江蘇預算管理一體化係統上線 10萬用戶已接入
全省各地預算管理,從(cong) 預算編製到預算執行,都將通過統一的係統“線上”貫通,過程更透明、結果更高效。1月5日,省財政廳正式啟動“江蘇省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係統覆蓋省、市、縣、區各級財政部門,首次實現了財政管理信息係統的全省一體(ti) 化和數據大集中。
2022年部門預算,用新係統編製完成
黨(dang) 的十九大明確提出建立全麵規範透明、標準科學、約束有力的預算製度。近年來,江蘇財政在全麵實施預算績效管理、推進預決(jue) 算公開、實施中期財政規劃、完善轉移支付製度等方麵實行了一係列改革舉(ju) 措,基本構建了現代預算管理的主體(ti) 框架和實施體(ti) 係。
自2019年10月,根據財政部統一部署,江蘇省財政廳啟動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建設。“江蘇堅持探索‘製度+技術’的管理機製,實施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一體(ti) 化,確保財政業(ye) 務流程、核心管理節點以及數據要素標準、規範、可控。”省財政廳廳長張樂(le) 夫介紹,我省建設的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聯接省、市、縣、區各級財政部門,全省135個(ge) 財政區劃全部接入,實現了層級全聯通。係統打通項目庫、預算編製、預算執行、政府采購、績效管理、資產(chan) 管理等預算管理環節,實現了業(ye) 務全貫通。關(guan) 聯財政部門、預算單位、人民銀行、代理銀行、支付對象等,實現了主體(ti) 全覆蓋。
據悉,在16個(ge) 試點區劃全麵使用一體(ti) 化係統開展預算管理的基礎上,2021年全省財政區劃全部使用一體(ti) 化係統編製完成2022年部門預算,進一步規範財政業(ye) 務,提高財政管理效率。
每筆預算都實現“動態管控”
統一頂層設計、統一業(ye) 務規範、統一技術框架、統一數據底座、統一支撐保障,是我省預算管理實現一體(ti) 化的實現路徑。
“我省財政業(ye) 務複雜、數據量大、涉及麵廣,業(ye) 務類型包括預算編製和執行的8個(ge) 主線業(ye) 務模塊,每年涉及資金量很大。”省財政廳信息中心主任張駿告訴記者,一體(ti) 化就是要切實解決(jue) 財政業(ye) 務鏈條割裂和信息孤島的問題,橫向形成預算編製、執行等業(ye) 務順向銜接、逆向反饋的管理閉環,縱向實現全省各級財政預算管理規則的規範統一、數據上下貫通,支撐全省各級財政全域業(ye) 務的一站式處理。
2020年下半年起,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已在省本級和15個(ge) 地區試點上線,率先嚐“鮮”一體(ti) 化業(ye) 務。
就在幾天前,無錫市財政局已將“一體(ti) 化”試運行業(ye) 務拓展覆蓋到工資統發、財政直接支付、授權支付、資金清算等業(ye) 務中。其中,財政直接支付4筆,財政授權支付455筆,人行實撥1筆。“所有試運行業(ye) 務均順利完成,實現橫向全覆蓋,縱向全流程。”無錫市財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如今有了一體(ti) 化平台,相關(guan) 數據暢通流轉,極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
“試運行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後,我們(men) 預算資金的配置更科學、更精準,積極向政府重大決(jue) 策部署、重點任務和高績效領域傾(qing) 斜,增強了預算資金使用效益。”徐州市睢寧縣財政局局長秦飛介紹,依托預算管理一體(ti) 化,睢寧在所有項目中嵌入績效目標,健全了“花錢必問效、無效必問責”機製;同時還健全了財政資金動態監控,在資金分配、撥付、使用的同時,都會(hui) 自動記錄和同步反饋監控信息,每一筆財政資金從(cong) 預算安排到使用末端,流向全過程清晰可查。
提升政策效能,提高資金效益
據悉,目前已有超過3萬(wan) 家單位、10萬(wan) 個(ge) 用戶接入一體(ti) 化係統,項目庫儲(chu) 備項目達70萬(wan) 個(ge) ,日均在線用戶超過1.3萬(wan) 個(ge) ,初步形成“全麵覆蓋、上下貫通、有效應用、平穩運行”的良好局麵。
“推進預算管理一體(ti) 化建設有利於(yu) 更加全麵準確地反映預算收支運行情況,有利於(yu) 推動挖掘預算管理的潛力,創新完善財政調控,提升財政政策效用。”財政部江蘇監管局黨(dang) 組成員、副局長丁麗(li) 麗(li) 表示,江蘇具有較為(wei) 完備的預算製度和豐(feng) 富的財政信息化建設經驗,為(wei) 建設一體(ti) 化係統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她期待,預算管理一體(ti) 化係統能有力支撐財政部門研判經濟財政形勢,助力精準謀劃調控舉(ju) 措,不斷提高財政科學決(jue) 策水平,全力為(wei) 黨(dang) 委政府做好參謀助手。
“江蘇省數字經濟規模一直位居全國前列,更有條件建設‘數字財政’。”南京財經大學財政與(yu) 稅務學院副院長田誌剛建議,下一步多元化、多渠道地實現各領域數據“互聯互通”“互用互享”,將政府預算單位、金融、企業(ye) 、中介、個(ge) 人等各社會(hui) 主體(ti) 的數據有效匯聚,通過深度挖掘分析各類共享數據,來驅動更科學的財政預算編製、執行及決(jue) 算,進一步提升財政政策效能,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