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升級增動能 揚帆啟航正當時
這裏,是黃帝故都,底蘊深厚;這裏,是北方水城,生態綠城;這裏,是產(chan) 業(ye) 新城,品質靚城;這裏,是實力之城,幸福之城……這裏,就是中國環京津、環渤海經濟圈的一顆璀璨明珠——遷安。
遷安,一座依礦而起,因鋼而興(xing) 的典型資源型城市。近年來,遷安市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建設山清水秀、宜居宜業(ye) 的生態之城,昔日“鋼鐵之城”搖身變為(wei) 美麗(li) 的“北方水城”,傳(chuan) 統印象中“鋼城”的“灰色記憶”也轉而被“水城”的“綠色風采”所代替。
如今的遷安,正以嶄新的姿勢和萬(wan) 物一起生長。近日,人民網走進遷安,去體(ti) 驗這裏的產(chan) 業(ye) 美、生態美、園區美、企業(ye) 美、城市美、鄉(xiang) 村美、社區美、生活美,為(wei) 您帶來《遷安轉型記:從(cong) “鋼鐵之城”到“北方水城”》係列報道。
遷安市首鋼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材料項目建設現場。 趙崇宇攝
人民網石家莊1月7日電 近日,在河北省遷安經濟開發區,唐山燕陽冷軋有限公司年產(chan) 500萬(wan) 噸冷軋薄板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正在緊張施工。
作為(wei) 遷安市鋼企轉型升級龍頭項目,目前一期1550mm冷軋薄板生產(chan) 線軋機段正在試生產(chan) ,全部建成後,年可生產(chan) 冷軋薄板500萬(wan) 噸,將實現鋼鐵產(chan) 品由粗放加工向高精尖加工的質的突破,而這也正是遷安市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發展過程中的生動寫(xie) 照。
近年來,遷安市持之以恒堅持轉型發展:鋼鐵產(chan) 業(ye) 量減值增,精品鋼材比重提高到35%,躋身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生態環保產(chan) 業(ye) 變廢為(wei) 寶,金嶺礦山公園華美蝶變,利合耕養(yang) 、威盛固廢探索新路,成功躋身國家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20%,獲評中國縣域科技創新百佳……
唐山市2021年第三季度重點項目集中開工活動遷安市會(hui) 場現場。 周劉楊攝
審時度勢 現代產(chan) 業(ye) 展宏圖
北方的數九寒天,天氣已經變得十分寒冷。但在威盛生態經濟產(chan) 業(ye) 園項目現場,卻是一派火熱的施工景象,工人正在搶工期、趕進度,全力保障項目如期投產(chan)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是全國首家一站式鋼鐵固廢資源化、高值化應用基地,也是全市大宗固廢利用基地建設項目之一,將與(yu) 鋼鐵企業(ye) 合作共建產(chan) 業(ye) 生態圈,確保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共贏。”
見一花而知春來,窺一斑而見全貌。單從(cong) 威盛生態經濟產(chan) 業(ye) 園項目施工現場這一幕,我們(men) 就能看出遷安市在力促轉型、鋪展現代產(chan) 業(ye) 布局方麵的決(jue) 心與(yu) 成效。據相關(guan) 數據統計顯示,近年來,遷安市始終以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為(wei) 主線,著力推動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緊緊扭住項目建設“主抓手”,累計實施重點項目626個(ge) ,完成投資1063.5億(yi) 元,夯實了轉型支撐。與(yu) 此同時,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迅速崛起,增加值年均增長20%;文化旅遊則實現“井噴式”發展,全國首家縣級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管理機構掛牌運營……
尤其是今年以來,遷安市審時度勢,打破陳舊觀念,進一步強化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率先提出了“跳出遷安看遷安、站在未來看遷安”,以項目建設為(wei) 抓手,加快推動現代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
“謀劃一批、開工一批、推進一批、投產(chan) 一批”是全市項目建設的總體(ti) 思路,遷安市堅持以項目投入為(wei) 硬核支撐,進一步夯實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壓艙石”作用,今年,遷安市共謀劃實施重點項目257個(ge) ,計劃總投資1142億(yi) 元,已完成投資215.8億(yi) 元。
遊客在遷安市金嶺礦山生態修複旅遊觀光景區打卡留念(資料圖片)。 商立超攝
聚力突破 綠色崛起譜華章
預計2022年,可實現增收1500萬(wan) 元;到2025年,大健康產(chan) 業(ye) 年實現增收5000萬(wan) 元以上,成為(wei) 推動企業(ye) 跨越式發展新的增長極……在位於(yu) 遷安市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開發區內(nei) 的葵花藥業(ye) 集團(唐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大健康產(chan) 業(ye) 對外研發、檢測及委托生產(chan) 等業(ye) 務日漸成熟。
葵花藥業(ye) 集團(唐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chan) 和研發化學製劑、中藥製劑、生物化學製劑、保健食品、食品為(wei) 主的中型製藥企業(ye) 。該公司總經理陳玉軍(jun) 介紹說,企業(ye) 投入3680萬(wan) 元進行大健康項目建設,形成了集保健食品和食品研發、分析檢測、中試放大及生產(chan) 的一體(ti) 化項目平台,未來將投入更多資金來支持新興(xing) 業(ye) 務發展。
在遷安,類似於(yu) 葵花藥業(ye) 集團(唐山)生物製藥有限公司的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企業(ye) 不在少數。依托毗鄰京津的區位優(you) 勢和四家省級園區的資源優(you) 勢,遷安市在全力打造產(chan) 業(ye) 平台、夯實產(chan) 業(ye) 根基的前提下,結合實際謀發展、全力以赴上項目,開啟了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迅速崛起的新征程。
“該市4家省級產(chan) 業(ye) 園區聚集了規上企業(ye) 154家,2020年主營業(ye) 收入達到2700億(yi) 元,創造了全市80%的經濟總量,是推進項目建設的‘主戰場’。”據遷安市發展和改革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毛澤平介紹,遷安市依托“園中園”模式著力打造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生物製藥產(chan) 業(ye) 園、化工園區等承載平台,在環保科技、生物醫藥、數字經濟、文化旅遊等領域謀劃實施了一係列重點項目,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20%。
其中,遷安市與(yu) 首鋼、北京金隅、北科大共建的循環經濟產(chan) 業(ye) 園落地實現了生態環保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雙贏;同時,與(yu) 華為(wei) 、浪潮等企業(ye) 進行積極對接,大力發展雲(yun) 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產(chan) 業(ye) ,中鑫聯雲(yun) 商平台累計注冊(ce) 用戶2700多家,交易總額突破千億(yi) 元。
除了錨定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遷安市還重點著眼存量煥新,力求促使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提質升級實現華美“蝶變”。2013年以來,遷安市重點做好延鏈、提質、增效文章,圍繞鋼鐵產(chan) 品就地加工增值和加快鋼鐵企業(ye) 轉型升級,累計化解煉鐵產(chan) 能946萬(wan) 噸、煉鋼產(chan) 能1319.8萬(wan) 噸,謀劃了鋼鐵鋼板樁及超大H型鋼生產(chan) 線等產(chan) 業(ye) 項目48個(ge) 。全市精品鋼材比重由10%提高到35%,耗鋼能力突破千萬(wan) 噸。
遷安市行政審批局高效審批項目一角。 夏誌俠(xia) 攝
科學統籌 重點項目強筋骨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guan) 審批部門在手續辦理、技術支持、人才引進方麵給與(yu) 了大力支持,無時無刻都讓我們(men) 感受著遷安的審批速度。”遷安市晟昊陶瓷設備智能製造項目負責人說,該項目於(yu) 2021年年初開工,建設進展順利,目前主體(ti) 已完工,正在進行部分設備的安裝調試。
該企業(ye) 項目之所以能夠進展得如此順利,與(yu) 當地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是分不開的。在項目推進過程中,遷安市大膽推行容缺審批製度,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出台了《遷安市重點項目容缺審批實施意見》,為(wei) 民生效益好的公共事業(ye) 項目和科技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重大招商引資項目開通“綠色通道”,項目開工建設和手續辦理同步進行,擦亮了“投資到遷安、事事都好辦”的營商品牌。
與(yu) 此同時,遷安市還通過召開項目建設督導協調會(hui) ,協調相關(guan) 部門幫助企業(ye) 解決(jue) 手續辦理過程中產(chan) 生的難題,對於(yu) 曆史遺留、手續辦理困難以及用地指標、技術對接等問題,采取特事特辦,明確責任單位、工作舉(ju) 措和完成時限,確保問題一次性解決(jue) 到位,項目建設道路暢通無阻。
遷安市黨(dang) 員幹部更是始終秉承“全省爭(zheng) 第一創唯一、全國爭(zheng) 進位不掉隊”的進取精神,實幹為(wei) 要、奮勇爭(zheng) 先。一批批大項目、好項目落地開工、加速建設,就是全市黨(dang) 員幹部夙興(xing) 夜寐燃激情、以奔跑狀態幹事業(ye) 的重要體(ti) 現。
未來,遷安市將發展新業(ye) 態、創新新模式、培育新產(chan) 業(ye) 、引進新技術,作為(wei) 轉型升級的發展方向,助力全市經濟呈現出增長有速度、有質量,發展有活力、有動力的態勢,從(cong) 而為(wei) 遷安新時代經濟高質量可持續發展裝備上動力強勁的“新引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