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圍繞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市人大代表建議:讓大數據服務基層減負

發布時間:2022-01-10 14:29: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陳強 劉蘇雅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以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為(wei) 試點,大力提升服務管理水平”。會(hui) 場中,“如何建設數字化社區”也成為(wei) 了代表們(men) 熱議的話題。來自基層的代表們(men) 紛紛表示,建設數字化社區,要統籌共享好大數據資源,為(wei) 基層量身定製應用場景,讓大數據服務基層治理,切實為(wei) 基層減負。

  “我曾經在街道工作了32年,最大的感受是,基層人手緊張,麵對的上級部門又很多,真是‘上麵千條線,下麵一根針’。”市人大代表、朝陽區政協秘書(shu) 長董會(hui) 生說,開展數字化社區建設,並不隻是按照各部門分管領域各自建設數據平台那麽(me) 簡單,各部門之間必須做到數據共享,“一份相同的數據,讓基層工作者挨個(ge) 平台登錄、投遞,會(hui) 耗費大量的精力。”董會(hui) 生說,基層工作應該把時間、精力放在“刀刃”上,騰出手來多去服務群眾(zhong) ,讓群眾(zhong) 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有人辦、馬上辦、能辦好。

  “疫情防控期間,‘填表格’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我們(men) 社區住著7000多位居民,可居委會(hui) 隻有18位專(zhuan) 職社工,本來就捉襟見肘。”市人大代表、房山區西潞街道蘇莊三裏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邵雪鬆說,以上報居家觀察人數這一個(ge) 簡單的數字為(wei) 例,不僅(jin) 街道、區級衛生健康部門需要,這個(ge) 數字還要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上報,“怕數據傳(chuan) 錯了,我們(men) 社區副主任專(zhuan) 門盯這事兒(er) 。”

  “資源共享很重要。”市人大代表、海澱區青龍橋街道原工委副書(shu) 記、辦事處主任段淑珍長期在街道工作,退休後又常常深入社區調研。她發現,由於(yu) 各單位係統獨立,導致部分數據需反複采集,且很難做到各條線的實時更新。

  董會(hui) 生、邵雪鬆、段淑珍都建議,在全市統籌建立數據中心,以實現各部門數據的規範互通,這不僅(jin) 能夠為(wei) 基層單位的信息工作“減負”,還將節約資金,並有助於(yu) 提高整體(ti) 的管理效率。同時,各級部門的治理重心和數據也要盡可能下移到基層,這就要求製定統一的數據安全使用標準,加大數據使用共享和隱私保護等製度建設保障,在細節上下足功夫。“與(yu) 數字化社區建設相配套的,還應該有基層工作者培訓體(ti) 係,讓大數據真正在基層發揮作用,而不再是一串串數字。”董會(hui) 生說。

  邵雪鬆建議,建設數字化社區,有關(guan) 部門需要多到社區走走,與(yu) 基層工作者聊聊數字化應用場景,在打造係統平台的過程中,充分考慮基層實際,為(wei) 更多基層工作者開放操作權,“社區書(shu) 記工作龐雜,無法保證第一時間更新數據,這就會(hui) 讓大數據的作用大打折扣,希望為(wei) 網格員也開通登錄權限。”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