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央廣網評】鋪綠網、掛塑料樹葉的虛假複綠 怎麽就評上了“綠色礦山”?

發布時間:2022-01-10 10:37:00來源: 央廣網

  違法侵占林地耕地,采礦作業(ye) “遍地開花”,廢石廢渣隨意填埋,強酸性淋溶水滲入地下,這是貴州省黃平縣某礦區的現狀。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用“觸目驚心”形容暗訪現場。然而,這樣一個(ge) 近三年被處罰了62次的礦山,卻被列入貴州省2021年度第一批省級綠色礦山公示名單。另一個(ge) 違法侵占國家森林公園的砂石場也位列其中。

  綠色礦山,是指礦產(chan) 資源開發利用與(yu) 生態環境保護相協調的礦山,必須具備“營業(ye) 執照、采礦許可證、安全許可證合法有效”“近三年未受到行政處罰或處罰已整改到位”“礦區範圍未涉及各類保護地”等先決(jue) 條件。

  然而,據中央生態環保督察組披露,貴陽市修文縣2020年建成的14座綠色礦山中,多數不符合上述條件,有的壓根就沒有取得安全生產(chan) 許可證,其中13座礦山2018年以來因侵占林地等被處罰47次,有12座不同程度存在生態破壞嚴(yan) 重、生態修複滯後等問題。

  那麽(me) 問題來了,這些劣跡斑斑、千瘡百孔的礦山怎麽(me) 就成了“綠色礦山”?它們(men) 如何順利通過層層評審,搖身一變,成了榜上“楷模”?為(wei) 何涉事企業(ye) 多次被罰,還敢屢教不改,還能繼續作業(ye) ?礦企如此肆無忌憚、明目張膽地違法,當地政府是毫不知情還是視而不見?又或者說,他們(men) 對“綠色礦山”另有見解?這背後是否存在為(wei) 開發讓路、甚至大開綠燈的情況?這些疑問,含糊不得,必須有個(ge) 說法。

  此外,礦山生態遭到破壞,如果當地政府和涉事企業(ye) 知錯能改、全力修複,那麽(me) 也能及時止損。但令人憤懣的是,所謂的“複綠”不過是在山體(ti) 上鋪設綠色防塵網、懸掛塑料樹葉,掩人耳目罷了。“遮羞布”蒙得了一些人的良心,卻無法蓋住醜(chou) 行。督察組暗訪曝光後,一切公之於(yu) 世,那些曾試圖瞞天過海的人終究難逃其責,注定要付出更大的代價(jia) 。

  多彩貴州,生態大省。綠色是貴州高質量發展最亮的底色、最持久的動力。隻有從(cong) 發展理念、發展路徑上都堅守好綠色,貴州的飛躍才能不失本色,有更靚麗(li) 的成色。毀山采礦、違規評優(you) 等不光彩行為(wei) 必須根除。畢竟,綠色與(yu) 多彩不容抹黑。(央廣網評論員 陳銳海)

(責編: 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