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每個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大數據觀察·數說新跨越)

發布時間:2022-01-12 11:0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數據來源:教育部、國家統計局

  製圖:張丹峰

  百年大計,教育為(wei) 本。從(cong) 1986年義(yi) 務教育法頒布,到2000年底基本普及九年義(yi) 務教育,再到2007年、2008年免除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學雜費……作為(wei) 現代國民教育體(ti) 係的基石,我國義(yi) 務教育發展一路走來,不斷開創新局麵。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我國義(yi) 務教育取得了舉(ju) 世矚目的成就:2020年,我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為(wei) 95.2%,義(yi) 務教育普及程度達到世界高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實施義(yi) 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和能力提升項目,發展“互聯網+”教育助力城鄉(xiang) 教育均衡,全國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已經全麵實現……讓適齡兒(er) 童少年有學上、上好學,讓每個(ge) 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正在成為(wei) 現實。

  動態清零

  脫貧家庭輟學學生數量

  教育公平實現新跨越

  “多虧(kui) 了陳老師給我送來電腦,網課我一節也沒落下,收獲很大!”說起之前疫情防控期間的學習(xi) 情況,河北省興(xing) 隆縣蘑菇峪中學學生婭宏記憶猶新。

  婭宏家庭困難,一度想出去打工掙錢。了解情況後,老師陳秀華三番五次登門家訪:“孩子上學享受國家‘兩(liang) 免一補’政策,免學雜費、免教科書(shu) 費、補助生活費。咱家裏這種情況,還能得到縣裏的教育資助。”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曆史性地解決(jue) 了“有學上”問題,教育公平實現了新跨越。堅守控輟保學第一道防線,決(jue) 不讓一個(ge) 孩子因家庭困難而失學。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全國義(yi) 務教育階段輟學學生由台賬建立之初時的約60萬(wan) 人降至682人,其中20多萬(wan) 建檔立卡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2021年以來,脫貧家庭輟學學生持續保持動態清零。

  2021年,鞏固拓展教育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有效展開,實現良好開局。鄉(xiang) 村教師隊伍建設深入推進,縣域內(nei) 義(yi) 務教育學校校長、教師交流輪崗進一步常態化。推普工作成果鞏固深化,“童語同音”計劃完成師資培訓1.6萬(wan) 人次。

  99%

  義(yi) 務教育學校提供課後服務

  “雙減”政策落細落實

  “作業(ye) 比以前少了,也更有趣了。”上海市鬆江區九亭第四小學四年級學生安尚宸說。少而精的作業(ye) 背後,是老師們(men) 用心的作業(ye) 設計:用“三級跳”的形式設計彈性作業(ye) ,用“友情提示卡”區分作業(ye) 難度,為(wei) 學生提供自主選擇,讓學習(xi) 困難的孩子“吃得飽”,讓學習(xi) 不費力的孩子“動動腦”,也讓學有餘(yu) 力的學生“跳一跳”。

  2021年暑期,中辦國辦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19個(ge) 部門組成了“雙減”工作的專(zhuan) 門協調機製,已經出台了20多個(ge) 配套的文件。隨著“雙減”政策在各地落細落實,校外學科類培訓大幅壓減,校內(nei) 服務有效提升。

  作業(ye) 總量和時長得到有效控製。據統計,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占比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目前的90%以上。

  課後服務基本實現全覆蓋。截至2021年10月底,全國14.3萬(wan) 所應開展課後服務的義(yi) 務教育學校中,99%的學校提供了課後服務,有效促進學生的學習(xi) 回歸校園。根據教育部直報平台摸底調查,有92.7%的學校開展了文藝、體(ti) 育類的活動,88.3%的學校開展了閱讀類的活動,87.3%的學校開展了科普、興(xing) 趣小組和社團活動,課後服務的吸引力顯著增強。

  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高。99%以上的學校建立了教學基本規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99%以上的學校做到了起始年級“零起點”教學,普遍建立了學習(xi) 困難學生的幫扶製度,98.7%的教師參與(yu) 了輔導答疑,切實做到減負提質,保障學生的學業(ye) 質量。

  培訓市場野蠻生長現象得到有效遏製。在12.8萬(wan) 個(ge) 線下學科類培訓機構中,壓減率超過40%;263個(ge) 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中,壓減率近50%。

  100%

  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

  優(you) 質教育資源可實時共享

  在陝西師範大學實驗小學召開的“陝西教育扶智平台”應用現場會(hui) 上,一堂五年級上冊(ce) 道德與(yu) 法治單元《美麗(li) 文字 民族瑰寶》課程正在進行。實驗小學的楊驚豔老師帶著大屏幕前的學生們(men) ,一起感受有著幾千年曆史的中國漢字的魅力。在大屏幕的另一端,300多公裏外的秦嶺深處,安康市一所小學的學生通過網絡直播也共上同一堂課,與(yu) 實驗小學的老師同學們(men) 一起了解中華漢字的悠久曆史,欣賞各時期漢字的形態之美。

  借助信息化手段,優(you) 質教育資源可以實現實時共享。全國中小學(含教學點)互聯網接入率達到100%,擁有多媒體(ti) 教室的學校比例達到95.3%。農(nong) 村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項目持續實施,整合開發英語、音樂(le) 、美術等學科數字資源6948學時,與(yu) 基礎教育階段所有學科教材配套的資源達5000萬(wan) 條。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和中國教育電視台“空中課堂”係統開發了覆蓋各年級、各學科的精品課程資源,並免費向農(nong) 村學校輸送資源。

  《 人民日報 》( 2022年01月12日 07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