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東方七日談|敢為最難的改革!上海“年報”透露解題思路

發布時間:2022-01-24 16:04:00來源: 人民網-上海頻道

  這一周,又到兩(liang) 會(hui) 時間。

  上海交出一份可圈可點的“城市年報”。聆聽政府工作報告,言簡意深,亮點頻頻,讓人不由感歎:過去一年,上海“不容易”,市民“真辛苦”。

  經濟總量更大。全市GDP總量首次突破4萬(wan) 億(yi) 元大關(guan) ,達到4.32萬(wan) 億(yi) 元,居國內(nei) 城市之首,與(yu) 紐約、東(dong) 京、洛杉磯、倫(lun) 敦、北京比肩世界城市第一陣營。4萬(wan) 億(yi) 還意味著,上海的經濟規模已經超越世界上相當一部分經濟體(ti) ,僅(jin) 次於(yu) 排名第20位的沙特阿拉伯,領先於(yu) 波蘭(lan) 、瑞典、以色列和新加坡。

  城市韌性更強。作為(wei) 超大城市、流量城市和口岸城市,上海始終確保應急指揮體(ti) 係處於(yu) 激活狀態,堅持事不過夜、以快製快,科學精準迅速處置多輪突發疫情。

  民生實事更暖。去年,上海完成成片二級舊裏以下房屋改造90.1萬(wan) 平方米,超額完成70萬(wan) 平方米的年度目標;完成加裝電梯1579台,數量是此前10年加梯總數的3倍。

  開放之門更寬。去年,上海實際使用外資達到225.5億(yi) 美元、增長11.5%。新增跨國公司地區總部60家,累計達到831家;新增外資研發中心25家,累計達到506家。開通運行“上海號”中歐班列;外貿進出口總額達4萬(wan) 億(yi) 元以上,增長16.5%。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第一輪三年行動計劃全麵完成,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累計形成78項製度創新成果,水鄉(xiang) 客廳等重大項目開工建設。虹橋國際開放樞紐建設加快推進,83項重點任務全麵實施。

  成績喜人,形勢嚴(yan) 峻,困難不小。國際局勢風雲(yun) 變幻和疫情此起彼伏之下,上海同樣麵臨(lin) 需求收縮、供給衝(chong) 擊、預期轉弱的三重壓力。盡管經濟同比上年增長8.1%,但考慮疫情後的低基數和兩(liang) 年平均,經濟增速還未恢複到疫情前水平。

  

  “勇闖最新的改革,敢為(wei) 最難的改革”——上海市委書(shu) 記李強參加浦東(dong) 代表團審議時的寄語,表達了上海麵對更高層次競爭(zheng) 時,以主動作為(wei) 應對環境不確定性的決(jue) 心。

  敢啃“硬骨頭”,率先打通製度堵點。上海政府工作報告用“十個(ge) 聚力”概括今年任務,居首便是“聚力更好發揮浦東(dong) 高水平改革開放引領作用,全麵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

  “今天能否選準一條好的賽道,直接關(guan) 係到明天能否掌握發展主動權。”上海全力構建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等“3+6”新型產(chan) 業(ye) 體(ti) 係,密切關(guan) 注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等新賽道。“搶占賽道,離不開好賽車、好賽手,也就是富有競爭(zheng) 力的企業(ye) 和有膽識、勇創新的企業(ye) 家。”上海今年將高標準開展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實施172項含金量大的改革舉(ju) 措,一體(ti) 推進全鏈條優(you) 化審批、全過程公正監管、全周期提升服務。

  “上海要持續增強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根本靠科技,基礎在教育,關(guan) 鍵是人才。”今年,上海《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將教育與(yu) 科技創新、人才建設並列同一板塊。

  “學業(ye) 競爭(zheng) 內(nei) 卷”和“創新人才缺乏”是中國教育之痛。上海的解題思路是:把科創之火燃得更旺,把強教育才之基築得更牢,把招賢引才之門敞得更開,大力激發全社會(hui) 創造活力。

  “進一步為(wei) 科研人員鬆綁解綁,不合理的限製都要取消,不應有的繩子都要拿掉。”擁有全市最多海外引進高層次人才的閔行區應聲而動,推出22條人才新政,今年新增專(zhuan) 項人才資金1億(yi) 元,推出1萬(wan) 餘(yu) 套人才公寓。項目政策覆蓋麵從(cong) 千人擴大至萬(wan) 人,打造四個(ge) 層級的人才金字塔結構。

  觀察上海兩(liang) 會(hui) ,還有一個(ge) 特點,就是新詞撲麵而來。麵對技術迭代的加速和傳(chuan) 統經濟理論的變化,上海敏銳感知,主動擁抱,卻不迷信。今年年初的上海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四個(ge) 並存”趨勢——“微笑曲線”與(yu) “痛苦曲線”並存、“二八定律”與(yu) “長尾理論”並存、“生命周期”與(yu) “第二曲線”並存、“木桶效應”與(yu) “長板效應”並存。在未來發展道路的選擇上,上海將更加順應時勢、獨立務實,不甘於(yu) 隻做追隨者,而是勇當引領者。

  大寒已過,立春將至。上海信心十足,謀定待發。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