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特寫|走近蘇州戰“疫”中的誌願者

發布時間:2022-02-22 16:34: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蘇州抗疫,晝夜不息。截至2月21日15時,蘇州本輪新冠肺炎疫情累計報告確診病例97例、無症狀感染者25例。

  蘇州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顧海東(dong) 介紹,自疫情發生以來,當地有序組織多輪區域核酸檢測、持續排查管控重點人群、查驗各條交通通道。除了黨(dang) 員幹部外,蘇州招募了12萬(wan) 誌願者就近就地參加抗“疫”。

  連日來,人民網記者在蘇州實地采訪發現,這些誌願者當中,有並肩作戰的母女,有外地趕來的“中國好人”,也有在蘇州工作的外國友人……他們(men) 都在用自己的一份力量守護著這座江南古城。

  

  跨江而來的“中國好人”王新(右)。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中國好人”跨江而來

  “保持一米距離,戴好口罩,準備好蘇康碼……”2月20日早晨7點多,在蘇州市吳江區東(dong) 太湖生態園核酸檢測采樣點,一名中年男子正在維持現場秩序。他就是“中國好人”王新,在看到蘇州招募誌願者的公告後,他從(cong) 一江之隔的南通奔赴而來。

  王新是南通市海門區的一位汽修老板,每當有交通意外發生,他總是火速馳援,現場施救。20多年來搶救車禍傷(shang) 員2000餘(yu) 人,救助他人是他的最大心願。

  “這次我特地開了一輛大型麵包車,以便在必要時幫助轉運醫護人員和其他誌願者。”王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疫情不結束我不回家,一定堅守到最後,與(yu) 蘇州人民共同打贏這場疫情阻擊戰。”

  汪宏勝是這個(ge) 核酸檢測采樣點的誌願者總協調人,他和20多名“戰友”每天隻睡幾個(ge) 小時。“我每天都被感動著。特別是在疫情防控的關(guan) 鍵階段,除了本地居民一呼百應,還有王新這樣的先鋒模範人物前來支援,讓我們(men) 感受到溫暖的力量。”汪宏勝說。

  

  誌願者熊雪花(左)與(yu) 在采樣間忙著錄入信息的女兒(er) 。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母女齊上陣

  20日中午12點多,家住蘇州灣景苑的陳宇潼從(cong) 小區對麵的核酸檢測采樣點走出來。當日早上7點多,她和母親(qin) 熊雪花就來到了采樣點。母親(qin) 在板房外引導市民有序排隊,她在板房內(nei) 協助醫護人員錄入采樣市民身份信息。

  陳宇潼是江蘇海洋大學的大三學生。虎年春節前兩(liang) 天,她在醫院動了一個(ge) 小手術。本想康複後返校上課,孰料疫情突如其來。根據疫情防控需要,她不能立即返校。“正好利用在家的機會(hui) ,參與(yu) 抗疫誌願服務。”陳宇潼說。

  據了解,2月14日,當太湖明珠城啟動核酸檢測時,麵對3000人以上的住戶規模,現場工作急需人手,這對母女當時就報名上陣。那晚,她們(men) 和其他誌願者從(cong) 晚上7點30分一直工作到深夜。20日這天,因為(wei) 陳宇潼剛做過小手術,在大家多次勸說下,她才同意回家休息。

  

  在蘇州火車站參與(yu) 誌願服務的熱心市民何群飛。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戰勝疫情需要每一個(ge) 平凡小我”

  在蘇州火車站南廣場地下旅客出口處,一名身著紅馬甲的誌願者正在疏導旅客,同時將出站旅客引導到核酸采樣點。

  這名誌願者叫何群飛,大年初五開始,她就堅守在車站進行誌願服務。自2月13日疫情發生以來,她更是繃緊了神經,每天一站就是8個(ge) 多小時。“抗疫來不得絲(si) 毫馬虎,我既然參與(yu) 了一線疫情防控,就要認真對待。”在何群飛看來,戰勝疫情需要每一個(ge) 平凡小我的支持與(yu) 參與(yu) 。

  何群飛是蘇州市姑蘇區桂花公益坊的一名誌願者。由於(yu) 工作認真,又有管理經驗,她被推選為(wei) 火車站支援組組長。當誌願者義(yi) 不容辭,唯獨家裏6歲的孩子令她心懷愧疚。“孩子一個(ge) 人在家,我每天早早起來將飯菜做好,到了飯點再打電話提醒他吃飯。擔心孩子碰插頭不安全,我請鄰居幫忙將飯菜熱好。”盡管如此,她每次總會(hui) 提前一個(ge) 小時趕到服務崗位,從(cong) 未耽誤過誌願工作。

  

  外籍誌願者艾倫(lun) (右)。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相信蘇州一定能早日渡過難關(guan) ”

  “我可以看一下您的健康碼嗎?謝謝您的配合!”連日來,在蘇州工業(ye) 園區核酸采樣點,一名外籍誌願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她是美國人艾倫(lun) ,主要為(wei) 轄區居民進行誌願服務,包括體(ti) 溫測量、健康碼查驗等工作。不過,此次擔任誌願者,艾倫(lun) 還有一個(ge) 隨時擔任翻譯的任務。

  原來,蘇州有近3萬(wan) 外籍人士,其中有不少在蘇州工業(ye) 園區。作為(wei) 重點防控區域,難免會(hui) 出現工作人員與(yu) 外籍人士語言不通的情況。艾倫(lun) 介紹,她熟練掌握英、法、德等多國語言,可以協助疫情防控人員與(yu) 國際友人交流,準確、及時傳(chuan) 遞疫情防控相關(guan) 情況。

  艾倫(lun) 說,她與(yu) 蘇州有著不解之緣。早在100年前,她的祖父母曾在蘇州定居。此次自己報名成為(wei) 誌願者,不僅(jin) 是因為(wei) 對祖父母的懷念,更是源自對自己所工作生活的蘇州的那份特殊情感。外籍誌願者Thang表示,看到所有人在困難時相互支持,齊心協力抗擊疫情,相信蘇州一定能早日渡過難關(guan)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