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醫療協同發展 百姓共享“健康紅利”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菅鳳增教授在為(wei) 患者做手術。 受訪者供圖
人民網石家莊3月17日電 (商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的菅鳳增教授是我的主刀醫生,這個(ge) 月4號給我在宣武醫院河北醫院做了手術,今天我都可以下床了,我太激動了!”近日,河北省石家莊市讚皇縣16歲的患者王與(yu) (化名)說。
家門口看名醫、跨省異地結算、優(you) 質的醫療人才有序流動……近些年來,京津冀三地通力合作,醫療衛生體(ti) 製機製逐步健全、服務共建共享取得實質性進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不斷提高,河北正一步步成為(wei) 首都衛生科技轉化的“試驗田”“孵化器”。
共享優(you) 質資源 填平醫療窪地
3月16日上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菅鳳增教授正帶著主治醫師在神經外科查房。在護士和家人的攙扶下,王與(yu) 已經能夠正常行走,沒有了曾經的“一瘸一拐”,菅鳳增及其主治醫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王與(yu) 的病例在全國範圍內(nei) 都屬於(yu) 比較罕見的,因為(wei) 她的腫瘤特別大,手術切口長度達到60公分,切出來的瘤子有一大碗。”宣武醫院河北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張文華介紹說,有了菅鳳增教授坐鎮,這個(ge) 手術很成功。
據了解,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是“十四五”期間,國家發改委、國家衛健委等有關(guan) 部門推行的第二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
“建設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河北醫院就是希望把醫療資源均衡起來,讓北京的優(you) 質醫療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給當地的患者解決(jue) 問題,讓患者不用跨省流動。”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神經內(nei) 科首席專(zhuan) 家、宣武醫院河北醫院院長王玉平說。
8年來,京津冀在醫聯體(ti) 建設上逐年突破。目前,僅(jin) 廊坊就有32家一級以上醫院與(yu) 京津61家醫院(北京50家、天津11家)達成對接合作;天津市有9家三甲醫院與(yu) 河北40多家醫院和北京5家醫院建立了合作聯盟。
優(you) 質的醫療資源,隨著協同發展的步伐“流動”起來。京津冀三地群眾(zhong) ,都可以在家門口享受到同一水平的醫療服務。據統計,2021年全年,北京核心區三級醫院外地患者較2019年同期減少了約186萬(wan) 人次。
跨省異地結算 打通就醫壁壘
位於(yu) 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燕達金色年華健康養(yang) 護中心與(yu) 北京通州僅(jin) 一河之隔,在這裏養(yang) 老的老人中京籍占98%。但因是異地跨省,報銷很不方便。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深入推進,三地民政部門共同簽訂《京津冀養(yang) 老工作協同發展合作協議》。試點機構按所收住京籍老人的身體(ti) 狀況,每床每月給予不同補貼直接發放到養(yang) 老機構。京籍老人赴津冀養(yang) 老每月還可獲得收住機構發放的交通補貼。
享受政策的老人表示,“異地就醫直接持卡結算,讓異地養(yang) 老不用再往返奔波,真是太方便了!”
受益的不僅(jin) 是在河北異地養(yang) 老的京籍老人。隨著京津冀醫療衛生協作日趨緊密,合作持續深化。京津冀醫療保險轉移接續和異地就醫服務取得重要進展。據統計,目前京津冀已有4800餘(yu) 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跨省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直接結算,5100餘(yu) 家定點醫療機構實現異地就醫門診費用直接結算。截至2022年1月底,北京690餘(yu) 家醫療機構為(wei) 津冀參保人員來京住院直接結算82.46萬(wan) 人次,涉及273.03億(yi) 元;北京參保人員在津冀住院直接結算5.98萬(wan) 人次,涉及10.6億(yi) 元。
培養(yang) 醫療人才 激活協同效能
如果說優(you) 質醫療資源流入為(wei) 河北“輸血”,那麽(me) 培養(yang) 一支能力強又帶不走的醫療人才隊伍便是“造血”。
近日,被授予“河北省級青年文明號”榮譽的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泌尿外科辦公室內(nei) ,主任楊斌剛剛忙完一天的工作,馬上著手新一篇小兒(er) 泌尿外科疾病的診斷與(yu) 治療的論文。
借助北京專(zhuan) 家的指導,楊斌在診療技術與(yu) 科研能力等多領域發力,如今成為(wei) 醫院小兒(er) 外科重點學科及重點專(zhuan) 科帶頭人。楊斌所在的泌尿科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診治的患兒(er) 已遍布全國各地。
在托管模式下,鍛造一支能力強且帶不走的醫護隊伍是京保兩(liang) 家醫院共同的夙願。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院長田劍表示,托管“造血”功能效果初顯,越來越多像楊斌一樣的保定醫護人員正在迅速成長。
托管模式真正做到了“傳(chuan) 幫帶”,醫院的整體(ti) 醫療水平得到穩步提升。托管以來,北京兒(er) 童醫院共選派350位專(zhuan) 家、7位“雙主任”、6位科主任來河北省保定工作。與(yu) 2015年相比,2021年北京兒(er) 童醫院保定醫院高級技術職稱數量增長79%;10人受聘成為(wei) 河北大學醫學部碩士研究生導師,實現了醫院碩導零的突破。目前,該醫院匯集了全市一流的兒(er) 科專(zhuan) 家和中青年技術骨幹,形成了完整的人才梯隊,帶動了醫療技術和服務水平跨越式提升。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杜彥良表示,“疏解的是資源,流動的是數據,最終受惠的是群眾(zhong) ,這才是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題中之意。”
行而不輟,未來可期。8年來,三地醫療衛生服務合作像漣漪一樣,在協同發展的洪流中泛開波紋,把成千上萬(wan) 的個(ge) 體(ti) 納入同心圓,互融、互通、普惠百姓民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