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良好家風助推鄉村振興
作者:唐月香(中共邵陽市委黨(dang) 校副教授)
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望了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hui) 議的農(nong) 業(ye) 界、社會(hui) 福利和社會(hui) 保障界委員,並參加聯組會(hui) ,聽取意見和建議。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能隻盯著經濟發展,還必須強化農(nong) 村基層黨(dang) 組織建設,重視農(nong) 民思想道德教育,重視法治建設,健全鄉(xiang) 村治理體(ti) 係,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有效發揮村規民約、家教家風作用,培育文明鄉(xiang) 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鄉(xiang) 風文明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之“魂”,鄉(xiang) 風文明的提升需要有良好的家風,農(nong) 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又是建設新農(nong) 村的關(guan) 鍵。良好家風的建設,需要多元協同治理的主體(ti) ,以傳(chuan) 承和培育這個(ge) 著力點,通過“引”“造”“參”“激”“新”等方式,各司其職,共同推進。
引:發揮黨(dang) 建引領作用
要充分發揮黨(dang) 建引領在鄉(xiang) 村文明建設的核心作用,就要在思想、作風和組織方麵著手、發力。在思想引領方麵,要以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為(wei) 導向,通過標語張貼、村村通廣播係統等形式,引導鄉(xiang) 風文明的建設。在作風建設方麵,基層黨(dang) 組織是關(guan) 鍵,基層黨(dang) 組織有一定的群眾(zhong) 基礎,其過硬的作風建設可以起到帶動、示範,甚至引領作用。要加強基層黨(dang) 組織的堡壘作用,帶頭“革陋習(xi) 、樹新風”,積極引領鄉(xiang) 風、家風文明建設。在組織建設方麵,要強固基層黨(dang) 組織陣地,就是要發揮好連接群眾(zhong) 的紐帶作用。加強黨(dang) 組織人才隊伍建設,就要是儲(chu) 備後備力量,廣納優(you) 秀人才。
造:營造良好社會(hui) 氛圍
個(ge) 體(ti) 依賴社會(hui) 而生,社會(hui) 促進個(ge) 體(ti) 發展,良好家風的構建離不開家庭單方麵的力量,更脫離不了社會(hui) 氛圍的作用。要鼓勵社區、企事業(ye) 單位、公益組織等相關(guan) 部門,自覺提高思想認知,積極主動參與(yu) 良好氛圍構建,發揮集體(ti) 智慧和力量,喚醒自身對社會(hui) 主義(yi) 價(jia) 值觀的認同。可以通過加大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的宣傳(chuan) ,弘揚傳(chuan) 統優(you) 良家風家訓;鼓勵組建家風研究組織或協會(hui) ,推動新時代家風文化的研究和產(chan) 業(ye) 發展;挖掘鄉(xiang) 村本土家風文化,對鄉(xiang) 村中的祠堂、牌坊、家譜、古典書(shu) 籍等古跡進行保護,對其分類整理,編纂家規家訓;實施家風廊、廳、館的建設,構建家風、鄉(xiang) 風文明建設的教育、展示基地,讓家庭在社會(hui) 氛圍中感知家風文明的宣傳(chuan) 教育。
參:發揮學校參與(yu) 價(jia) 值
學校教育中的德育與(yu) 家風建設具有目標的同一性,也是價(jia) 值的同歸性。學校要積極發揮參與(yu) 者的價(jia) 值,可以通過育人理念、教育方式等方麵為(wei) 關(guan) 注點,加強學生的德育建設。同時,構建家校共育的培育體(ti) 係,聚焦學校、家庭共發力,實現理論教育與(yu) 言傳(chuan) 身教相結合的教育形式。為(wei) 家風構建、鄉(xiang) 風文明建設助力。
激:激發農(nong) 民內(nei) 生動力
家風建設離不開農(nong) 民主體(ti) 力量的發揮,也是助推鄉(xiang) 風文明的重要一環。在推動家風建設中,要激發家庭主體(ti) 認識到家風建設對家庭影響、社會(hui) 建設的重要性,從(cong) 情感方麵激發他們(men) 內(nei) 心深處的真正認同;通過“硬製度”增強農(nong) 民踐行家風建設的意誌力,可以嚐試用法律的途徑為(wei) 家風的培育提供製度保障;采用積分管理製,開展家風積分評比管理,對於(yu) 排名靠前的可以通過積分管理給予物質精神層麵的獎勵,讓村民在比較、認可中激發家風內(nei) 生動力。
新:發揮新型媒體(ti) 載體(ti) 作用
信息技術的發展與(yu) 衍變改變著我們(men) 的思維方式,深刻影響著生活的點滴,引發了社會(hui) 實踐形式的變革。在新形勢下,家風的傳(chuan) 承與(yu) 培育也需緊跟時代步伐,發揮好新媒體(ti) 的價(jia) 值和作用。一是豐(feng) 富家風教育話語表達體(ti) 係。積極推動古漢語表達方式轉化為(wei) 現代化話語體(ti) 係;打造文字表達與(yu) 視圖表達相結合的話語體(ti) 係。二是運用新興(xing) 媒體(ti) ,創新家風傳(chuan) 承方式。開發係列短文案、短視頻等,通過各種即時平台,增強家風文化傳(chuan) 播。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