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踏青祭掃不忘先烈 公園紅色遺跡遊客多
清明臨(lin) 近,公園裏的紅色遺跡引來不少市民。圖為(wei) 家長帶著孩子參觀雙清別墅。
市民祭拜“三·一八”烈士公墓。 代麗(li) 麗(li) 攝
本報記者 代麗(li) 麗(li)
清明臨(lin) 近,公園裏的紅色遺跡引來不少市民。大家瞻仰革命遺跡,緬懷先烈。
3月25日是中共中央進駐香山73周年紀念日。上周末,不少遊客來到香山公園內(nei) 的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相對於(yu) 日常前來參觀學習(xi) 的團體(ti) ,周末來遊覽的大部分是家庭。許多父母帶著孩子出門踏青之際,特別來到雙清別墅、來青軒等革命舊址緬懷老一輩革命家在香山籌建新中國的豐(feng) 功偉(wei) 業(ye) 。八處革命舊址均提供定時講解服務。
公園內(nei) 山桃花開正盛,順著山路一路感受著春天的氣息,拾級而上,很快就來到了雙清別墅。毛主席故居門楣處懸掛著“紀念中共中央進駐香山73周年”的橫幅,香山革命紀念地贈送的大花籃擺在毛主席巨幅掛像一側(ce) ,散發著陣陣幽香。遊客們(men) 懷著崇高的敬意參觀展品,感受毛主席在這裏的日常生活。“還記得上次咱們(men) 路過天安門看到的毛主席像嗎?其實毛主席來北京之後,先是在這裏住了181天,後來才搬到中南海。毛主席帶領我們(men) 建立了新中國,我們(men) 要永遠懷念他。”一位媽媽帶著兩(liang) 個(ge) 孩子,邊走邊講。
1949年3月23日,毛主席率領中共中央機關(guan) 、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總部從(cong) 西柏坡來到北京,3月25日進駐香山,毛主席就住在雙清別墅。“解放南京的捷報傳(chuan) 來,毛主席高興(xing) 極了,欣然寫(xie) 下《七律·人民解放軍(jun) 占領南京》的詩篇。”孩子們(men) 圍在講解員身邊,認真傾(qing) 聽這裏的紅色故事。
“在這棵樹下誕生了一張珍貴而特殊的合影。那是1949年5月的一天,毛主席在雙清別墅接見外賓。會(hui) 後,毛主席對攝影師徐肖冰、侯波夫婦說:‘你們(men) 一直為(wei) 我們(men) 拍照,咱們(men) 沒留下一張合影,咱們(men) 合張影吧。’於(yu) 是,兩(liang) 人一左一右站在毛主席身旁。但毛主席說不行,現在女同誌能頂半邊天,於(yu) 是把侯波換到了中間,留下了這張具有珍貴意義(yi) 的照片。後來,夫妻二人將這張照片放大擺在家裏最顯眼的位置,並起名為(wei) 《幸福的瞬間》。這張罕見的毛主席不站中間的合影,體(ti) 現了他的謙和與(yu) 對女性的尊重。”聽完這個(ge) 故事,遊客們(men) 來到旁邊的《毛澤東(dong) 同誌在香山》展覽參觀,幾個(ge) 孩子驚喜地拉著家長來到一張照片前,興(xing) 奮地說:“媽媽快看,這就是剛才講解員姐姐講的那張合影。”
展覽當中的一段開國大典的影像資料讓遊客們(men) 紛紛駐足。“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聽到錄音裏毛主席的這段莊嚴(yan) 宣告,遊客們(men) 不由地挺直了腰杆。
據悉,香山革命紀念地八處舊址周末兩(liang) 天共接待遊客10160人次,開展義(yi) 務講解場次62次。其中雙清別墅兩(liang) 天共接待遊客3940人次,開展義(yi) 務講解場次40次。
在圓明園遺址公園“九洲清晏”遺址,有一座“三·一八”烈士公墓。該公墓是為(wei) 紀念1926年“三·一八”慘案犧牲的47名烈士而建立。碑身正麵鐫刻“三一八烈士公墓”幾個(ge) 金色大字,基座正麵為(wei) 《三·一八烈士墓表》,另外五麵銘刻劉和珍、楊德群等烈士的姓名、籍貫和年齡等相關(guan) 信息。作為(wei) 圓明園代表性紅色教育景點,每年的3月18日及清明節前後,都會(hui) 有來自各個(ge) 學校的師生和機關(guan) 、企事業(ye) 單位人員來此開展掃墓活動,以此緬懷先烈,銘記曆史,接受愛國主義(yi) 教育的洗禮。
今年受疫情影響,集體(ti) 參觀、祭掃活動減少,但仍有不少散客自發來到烈士墓前緬懷先烈,寄托哀思。圓明園管理處愛國主義(yi) 教育辦公室主任常華告訴記者:“周末我來的時候,發現烈士墓前整齊地擺放著十多束鮮花,保安告訴我,這些都是遊客自發送來的,他們(men) 懷著崇敬的心情獻上鮮花,並在墓前鞠躬致敬,那一幕很令人動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