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要率先建成“中國電影高地”
近日,北京市電影局發布《“十四五”北京電影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係統闡明了“十四五”時期北京電影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組織實施等。《規劃》錨定2035年我國建成電影強國目標,提出北京要“努力建設電影強國核心區、電影高質量發展示範區,率先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電影高地”。
北京電影發展七個(ge) 主要目標
根據規劃,北京電影發展要努力實現七個(ge) 主要目標。一是勇攀電影創作高峰。二是市場更加成熟繁榮。三是產(chan) 業(ye) 體(ti) 係更加健全。“規劃”裏提到,國有電影企業(ye) 進一步深化改革,做優(you) 做強,骨幹和帶動作用明顯提高。民營電影企業(ye) 更加發展壯大,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和專(zhuan) 精特新電影企業(ye) 大批湧現,電影基地(園區)不斷拓展升級,國際一流電影創製中心基本建成。
四是科技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積極承接國家電影高新技術研究實驗室建設,推出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關(guan) 鍵性電影科研成果,電影與(yu) 科技融合發展取得重大突破,電影工業(ye) 化和特效製作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五是公共服務不斷優(you) 化升級。城鄉(xiang) 一體(ti) 化電影公共服務體(ti) 係更加完善,鄉(xiang) 鎮影院建設有力推進,農(nong) 村電影放映進一步提質增效,覆蓋城鄉(xiang) 的電影公共服務網絡不斷拓展,服務質量和服務效能顯著提高。
六是傳(chuan) 播力影響力持續增強。“規劃”裏提出了北京“中國電影窗口”作用要更加突顯。京產(chan) 電影海外市場快速擴大,國際傳(chuan) 播力影響力大幅提升。
七是光影氛圍日益濃厚。“電影+”發展新模式不斷創新,北京國際電影節“電影名片”作用顯著增強,北京環球影城溢出效應和拉動效應凸顯,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式電影文化體(ti) 係建設取得新成效。
“七大提升工程”打造“七大新高地”
對照主要目標,《規劃》提出實施“七大提升工程”,打造“七大新高地”。
一是“實施創作質量提升工程,打造電影精品生產(chan) 新高地”。加強創作統籌規劃,提高創作生產(chan) 組織化水平,強化內(nei) 容創作引導,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建立科學的評論評價(jia) 體(ti) 係,建設劇本創作孵化中心和電影評論評價(jia) 中心。
二是“實施市場主體(ti) 提升工程,打造電影產(chan) 業(ye) 發展新高地”。壯大電影企業(ye) 實力,深化發行放映機製改革,支持影院優(you) 化發展,推動電影基地(園區)升級。
三是“實施科技賦能提升工程,打造電影創新創造新高地”。支持高精尖電影技術裝備的研發,鼓勵互聯網技術和自主創新技術在電影領域應用,建設世界領先的電影後期製作中心,促進科幻電影產(chan) 業(ye) 的發展,使北京成為(wei) 電影高新技術研發的策源地、國際電影後期製作首選地、科幻電影創製和首映的重要基地。
四是“實施惠民質效提升工程,打造電影服務消費新高地”。創新服務體(ti) 製機製,提高服務效能水平,豐(feng) 富活動形式內(nei) 容,促進實現文旅融合。
五是“實施傳(chuan) 播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電影海外推廣新高地”。以電影為(wei) 媒介講好中國故事,擦亮北京國際電影節金名片,構建國際影視攝製服務體(ti) 係,拓展中國電影國際發行網絡。
六是“實施智力驅動提升工程,打造電影人才集聚新高地”。造就一批戰略人才,培育大批青年人才,發掘一批創新人才。
七是“實施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打造電影發展環境新高地”。理順管理體(ti) 製機製,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升依法治理效能,落實相關(guan) 配套政策。
此外,《規劃》在係統謀劃的基礎上,聚焦重點任務設計項目抓手,通過重點突破帶動整體(ti) 推進,共設置7個(ge) 專(zhuan) 欄27個(ge) 工程項目。
文/本報記者 肖揚 統籌/滿羿
快評
“北京精品”將越來越多 北京電影發展會(hui) 更加耀眼
細心的觀眾(zhong) 會(hui) 發現,《長津湖》《狙擊手》《革命者》這幾部高質量、高口碑的電影佳作都是“北京出品”,而隨著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的不斷發展,隨著《“十四五”北京電影發展規劃》的出台,“北京出品”正不斷向“北京精品”更迭奮進,北京電影的發展將會(hui) 更加耀眼,完成建設影視高地的光榮使命。
北京作為(wei) 全國文化中心,在電影創作方麵匯集著大量的人才,2020年全年北京出品電影達到185部。據統計公報,2021年,全國生產(chan) 電影565部,北京出品電影達到186部,位列全國榜首——相當於(yu) 每生產(chan) 的3部電影中就有一部為(wei) 北京出品。而北京豐(feng) 富多元的電影文化氛圍和硬件設施也推動了人們(men) 的觀影熱情,2020年,在全國年度票房排名前十的影院中,北京占據6席;2021年北京電影票房收入達22.3億(yi) 元,較2020年增加了12億(yi) 元,同比增長116.50%,北京電影市場迎來全麵複蘇,為(wei) 中國電影乃至世界電影在疫情下的複蘇貢獻了“北京模式”。
近年來“北京出品”尤為(wei) 引人關(guan) 注,2021年上映的電影《長津湖》票房達到57.75億(yi) ,超過了《戰狼Ⅱ》,成為(wei) 中國影史票房冠軍(jun) 。影片詮釋了偉(wei) 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代表了當前中國電影產(chan) 業(ye) 的最高水平,成為(wei) 中國戰爭(zheng) 電影的新裏程碑。其續集《長津湖之水門橋》成為(wei) 2022年春節檔當之無愧的冠軍(jun) 。兩(liang) 部影片不僅(jin) 探索了中國電影工業(ye) 化進程,還肩負著文化傳(chuan) 播的責任與(yu) 擔當。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在影史上創造多個(ge) 紀錄的作品,是由中宣部和國家電影局直接推動,北京市立項並組織創作、大力支持的。
此外,2022年春節檔頗受關(guan) 注的張藝謀導演的《狙擊手》則以“小而美”的創作手法,實現了主流電影在商業(ye) 和藝術上的更深入探索;2021年上映的實現重大革命曆史題材突破的電影《革命者》,也同樣是“北京出品”。
這些“北京作品”的精彩呈現,體(ti) 現了北京的創造力,在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和北京市電影局的助推下,北京電影從(cong) 組織策劃、資源整合、資助扶持、體(ti) 製機製等方麵著手,聚焦重大主題,推動精品電影創作,並在電影創作中深挖中國傳(chuan) 統、中國文化和中國故事中“人類命運共同體(ti) ”的基因,做到“中國故事、國際表達”,以電影的力量同心共圓中國夢。
根據《“十四五”北京電影發展規劃》,北京將每年承接國家重點電影項目5部左右,每年推出市級重點影片30部以上,力爭(zheng) 每年票房過億(yi) 元的京產(chan) 影片達到20部左右,獲得國家級電影獎項位居全國前列,這意味著“北京精品”將在電影市場上以更加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姿態,為(wei) 中國電影帶來勃勃生機和嶄新氣象。
文/本報記者 肖揚
數說電影發展目標
電影創作
每年承接國家重點電影項目5部左右
每年推出市級重點影片30部以上
力爭(zheng) 每年票房過億(yi) 元的京產(chan) 影片達到20部左右
獲得國家級電影獎項位居全國前列
市場規模
到2025年全市影院超300家
城區和主要鄉(xiang) 鎮基本形成3公裏影院圈
平均單體(ti) 影院、單塊銀幕票房和綜合營收全國領先
每年京產(chan) 影片票房占國產(chan) 影片總票房的50%以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