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又是一年清明時 江蘇各地綠色祭掃寄哀思

發布時間:2022-03-29 16:13:00來源: 新華日報

  家國又清明,文明祭先人。今年清明,全省各地民政部門把疫情防控和服務群眾(zhong) 需求有機結合,倡導“預約祭掃、錯峰引導”,網絡視頻代祭掃,創建紀念空間雲(yun) 祭祀等方式寄托哀思。據統計,3月18日-26日,全省共開通網絡祭掃平台58個(ge) ,網絡祭掃超過41萬(wan) 人次,各地已提供代客祭掃服務16萬(wan) 人次,預約現場祭掃110萬(wan) 人次。僅(jin) 26日一天,各級各部門就出動1萬(wan) 多名工作人員和誌願者保障清明祭掃安全有序。

  雲(yun) 端緬懷先人,

  重於(yu) 心而勝於(yu) 形

  清明前夕,省文明辦、省民政廳向全省廣大幹部群眾(zhong) 發出倡議,用最簡樸的形式表達最深切的緬懷,大力倡導網絡祭掃、鮮花祭掃、家庭追思,通過書(shu) 寫(xie) 寄語、製作思念卡、講述家風故事等方式,緬懷逝者,追憶美德。

  今年清明來臨(lin) 之際,南京市鼓樓區市民楊百盛一家為(wei) 去世的長輩建立了一個(ge) 網上家庭紀念堂。“我們(men) 把上世紀70年代住過的院子照片、老人生活照等匯集在一起,做了一個(ge) 音樂(le) 小視頻。全家十幾口人在紀念館裏留言,追思過去的時光。雖然大姐一家在福建不能回來祭掃,但是家人線上追思團圓,都覺得很有意義(yi) 。”楊百盛表示,疫情期間,無論是居家祭掃還是代祭掃,都不必大操大辦,親(qin) 族之間也不要相互攀比,祭掃形式變了,思念先人的情懷沒有變。

  網上祭掃撫慰了很多異鄉(xiang) 人“身不能至,心卻思念”的現實需求。記者打開“我的南京”APP,看到不少市民選擇“寧思念”進行“雲(yun) 祭掃”,緬懷親(qin) 人不受時間、空間限製,隨時隨地將思念送到“雲(yun) 端”。

  今年清明期間,南京市殯葬部門推出“寧思念”3.0版,優(you) 化用戶頁麵,新增殯葬資訊、辦事指南、業(ye) 務查詢等功能。3月10日開始,市民可通過“我的南京”APP或“南京殯葬96444”微信公眾(zhong) 號進入“寧思念”平台,進行網上祭掃、網上預約、留言祈福。市民登錄相應功能頁麵後,可輸入逝者信息,選擇獻花、點燭、寄語等形式在線祭掃。3月26日,2.6萬(wan) 人選擇“寧思念”平台在線祭掃。

  南京市雨花功德園在全國率先開展“雲(yun) 祭掃”,市民可隨時上網調閱“雲(yun) ”係統裏儲(chu) 存的視頻資料,也可以免費建立網絡紀念館。目前,該園已開設1000多個(ge) 網上紀念館,訪問量最大的一個(ge) 紀念館達到200多萬(wan) 人次。雨花功德園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他們(men) 嚐試推出數字化生命遺產(chan) 庫,通過互聯網技術,留住逝者的音容笑貌,這也成為(wei) 生態葬的配套服務。據悉,南京很多陵園都已設立網絡紀念館,幫用戶創建生平傳(chuan) 記,提供鮮花祭掃、雲(yun) 端緬懷等服務。

  祭祀在心不在形。省民政廳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人們(men) 觀念意識的更新,未來“雲(yun) 祭掃”接受度將越來越高,智慧殯葬也將助推殯葬行業(ye) 更加便民,在破除殯葬舊習(xi) 、移風易俗方麵必將發揮更突出的作用。

  個(ge) 性化代祭掃,

  別樣清明一樣情

  因疫情防控需要,全省有2000多家殯葬服務機構暫停了現場祭掃,為(wei) 了滿足群眾(zhong) 掃墓祭祀需求,各地陸續推出代祭掃、視頻祭掃等服務。

  連日來,鎮江組織公墓工作人員根據墓區規模,分片區集中提供代祭掃,該市民政局微信公眾(zhong) 號公布了預約電話。3月23日,鎮江市舉(ju) 行首場墓園代祭掃儀(yi) 式。鎮江市栗子山公墓墓地管理部主任李陽傑介紹,代祭掃在提供免費服務的同時,可升級個(ge) 性化定製,提供鮮花、電子香燭、清潔、鞠躬、拍照反饋家屬等服務,更好滿足群眾(zhong) 多元需求。

  3月17日上午,南京舉(ju) 行清明節首場代祭掃活動。細雨紛飛,在南京普覺寺墓園內(nei) ,20名神情肅穆的禮儀(yi) 人員佩戴口罩,統一著裝,向在普覺寺墓園長眠的逝者敬獻菊花,並向墓區行三鞠躬禮,以花寄語,追思逝者。3月19日上午,南京隱龍山陵園舉(ju) 行了一場樸素莊重的清明代祭掃公益活動。墓園工作人員進行了敬獻鮮花、墓碑擦拭、雜草清除等祭掃程序,彌補親(qin) 屬不能到場祭掃的遺憾。

  3月26日,南京市為(wei) 9851人提供代祭掃服務。據悉,清明期間,南京200多家墓園、紀念堂等殯葬服務機構都將分批次有序開展代祭掃服務,有需要的居民還可以提出在線個(ge) 性化代祭掃服務預約。

  淮安市永思園公墓管理處主任程培坤介紹,墓園組織職工為(wei) 墓碑打掃衛生、清除雜草、鮮花祭掃,確保一個(ge) 不漏,全部祭掃到位。

  不跨區域不返鄉(xiang) ,

  預約祭掃錯峰行

  3月26日-27日是清明假期前的最後一個(ge) 周末,天氣晴朗,不少市民通過網絡和電話預約現場祭掃。記者采訪獲悉,26日當天,無錫有6.8萬(wan) 人通過預約,錯峰出行,有序現場祭掃。目前,無錫市民可預約10天內(nei) 市區範圍經營性公墓現場祭掃服務,每天有3個(ge) 時段,同一人員同一時間段隻能預約一次。各公墓根據實際情況和防控能力,科學確定現場祭掃人數上限。

  無錫市民政局副局長李恒介紹,無錫湖景公墓、青城公墓等公墓都設立了專(zhuan) 人專(zhuan) 崗,負責現場祭掃流量預警監測,嚴(yan) 防人員聚集,嚴(yan) 控森林防火安全。無錫安排工作人員、誌願者1200多人,每天清晨6點到崗,做好各項服務。對有外地旅居史的人員,當地嚴(yan) 格落實疫情防控要求,耐心做好勸返工作,近期每天勸返數百人。

  青山一道同風雨,明月何曾是兩(liang) 鄉(xiang) 。清明期間,長三角地區群眾(zhong) 常出現跨區域返鄉(xiang) 祭掃人流。為(wei) 此,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四地的民政部門日前及時發出清明祭掃倡議:長三角地區由於(yu) 交通便利、地緣相近、人緣相親(qin) ,彼此之間更是互動頻繁。為(wei) 確保長三角地區人民群眾(zhong) 健康安全,倡議非必要不返鄉(xiang) 、不跨區域祭掃,減少出行,降低感染和傳(chuan) 播風險。我省還倡導黨(dang) 員群眾(zhong) 破除殯葬舊俗,無煙祭掃,不銷售、不購買(mai) 、不使用封建迷信和低俗祭祀用品,不在街頭、廣場、小區、墓地焚香燒紙點燭,祭掃過程中不破壞自然生態環境,不影響他人生產(chan) 生活,以實際行動共建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園。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