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4月5日起施行

發布時間:2022-04-06 17:00: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對烈士陵園內(nei) 各類紀念設施進行分層次保護、實行紅色文化資源與(yu) 綠色生態環境並重保護、在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以外的區域合理劃定活動範圍……”日前,南京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通過了《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經江蘇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八次會(hui) 議批準,於(yu) 4月5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作為(wei) 全國首部保護具體(ti) 烈士紀念設施的‘點’上立法,與(yu) 《南京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條例》進行有效銜接,形成了南京‘點麵結合、相互呼應’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立法體(ti) 係,為(wei) 雨花台烈士陵園的整體(ti) 保護、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宣傳(chuan) 和弘揚提供了更加堅強的法治保障。”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新聞發言人、研究室主任王利民說。

2021年12月29日至30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條例》。肖日東(dong) 攝

  不忘初心,南京持續70餘(yu) 年“法佑”烈士陵園

  南京是一座“英雄之城”“勝利之城”,擁有豐(feng) 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據統計,全市有各類紅色文化資源點160餘(yu) 處,雨花台烈士陵園作為(wei) 南京眾(zhong) 多紅色文化資源的突出代表,被譽為(wei) 全國有影響力的紅色文化資源富礦、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精神殿堂,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地位。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不久,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hui) 的前身——南京市第一屆各界人代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作出了在雨花台修建烈士陵園的決(jue) 議,啟動陵園建設與(yu) 保護。二十世紀七十年代開始,雨花台逐步建成了烈士就義(yi) 群雕、烈士紀念碑、烈士紀念館、忠魂亭等紀念性建築,全麵加強對東(dong) 、西、北烈士殉難遺址遺跡及其周邊環境的整體(ti) 保護。

  1999年,為(wei) 了加強對雨花台烈士陵園的保護和管理,市人大常委會(hui) 製定了《南京市雨花台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該條例自施行以來,為(wei) 推動雨花台風景名勝區建設、加強烈士陵園保護發揮了積極作用。

  為(wei) 進一步發揮雨花台烈士陵園作為(wei)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精神殿堂”的重要作用,2021年初,正值建黨(dang) 百年之際,南京市人大常委會(hui) 把製定《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列入了立法項目。“從(cong) 新中國成立到建黨(dang) 百年,持續70餘(yu) 年,市人大堅守初心使命、不忘人民重托,通過法治方式加強對雨花台烈士陵園的建設與(yu) 保護,引導市民群眾(zhong) 對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曆史傳(chuan) 承和宣傳(chuan) 弘揚。”市人大常委會(hui) 教科文衛委主任、一級巡視員陳煒說。

  據陳煒介紹,為(wei) 立一部精品良法,市人大常委會(hui) 相關(guan) 工作機構聯合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先後組織了30餘(yu) 場調研活動,充分聽取市(區)級相關(guan) 單位,黨(dang) 史、法學專(zhuan) 家的意見和建議;開展了“金陵民聲——熱點網談”活動,吸引近2萬(wan) 網民參與(yu) 在線交流;召開專(zhuan) 題座談會(hui) ,與(yu) 雨花英烈後代、雨花英烈題材創作者、雨花英名命名黨(dang) 團組織代表,以及紅領巾廣場、忠魂亭、共青團路建設的親(qin) 身參與(yu) 者等共同追憶、共商保護。

  一係列紮實細致的舉(ju) 措,為(wei) 市人大常委會(hui) 出台一部體(ti) 現南京紅色基因、彰顯南京立法特質的又一精品力作打牢了堅實基礎。2021年12月30日,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四次會(hui) 議表決(jue) 通過條例;今年1月14日,經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委會(hui) 第二十八次會(hui) 議批準,條例於(yu) 4月5日起正式施行。“這意味著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宣傳(chuan) 弘揚正式步入法治時代。”陳煒說。

2021年9月1日,《條例》征求意見座談會(hui) 。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供圖

  八大亮點,支撐全國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立法“南京方案

  條例共分為(wei) 五章四十四條,包括總則、保護和管理、傳(chuan) 承和弘揚、法律責任、附則五個(ge) 部分。據南京市人大法製委主任委員姚正陸介紹,作為(wei) 全國首部保護烈士紀念設施具體(ti) “點”上的立法實踐,該條例呈現出八個(ge) 方麵的特色亮點。

  實現了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立法的點麵結合,開創全國先河。《南京市紅色文化資源保護利用條例》是南京市級層麵的“麵”上立法,《南京市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條例》是推動雨花台烈士陵園全麵步入法治化建設軌道的“點”上專(zhuan) 項立法,兩(liang) 者形成了南京“點麵結合、相互呼應”的紅色文化資源保護立法體(ti) 係,這在全國紅色立法實踐中是獨樹一幟的,也為(wei) 全國開展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立法探索製定出了“南京方案”。

  凸顯了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傳(chuan) 承和弘揚。為(wei) 了研究與(yu) 挖掘雨花英烈精神的內(nei) 涵和時代價(jia) 值,加強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宣傳(chuan) 和教育,充分發揮雨花台作為(wei) “一聖地兩(liang) 基地”的紅色文化的教育作用,條例從(cong) 規範性和引導性兩(liang) 個(ge) 層麵凸顯對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傳(chuan) 承與(yu) 弘揚。第二十六條規定,“市人民政府應當於(yu) 每年烈士紀念日,在雨花台烈士陵園紀念碑前舉(ju) 行紀念儀(yi) 式,緬懷英雄烈士。”同時,“鼓勵機關(guan) 、團體(ti) 、鄉(xiang) 村、社區、學校、企業(ye) 事業(ye) 單位、軍(jun) 隊以及社會(hui) 公眾(zhong) 在每年清明節、‘七一’、烈士紀念日、國慶節等節點,到雨花台烈士陵園開展英雄烈士紀念活動。”

  強化了對雨花英烈的人格權保護。為(wei) 了防止歪曲雨花英烈革命事實,詆毀、抹黑雨花英烈,或篡改、演繹雨花英烈生平、事跡等情況,條例第八條第二款規定,禁止侵害雨花英烈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同時在第六條第六款為(wei) 檢察機關(guan) 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留下製度接口,“檢察機關(guan) 通過依法提出檢察建議、提起訴訟和支持起訴等方式,在雨花英烈保護、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等相關(guan) 領域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責。”

  設定了禮遇雨花英烈親(qin) 屬條款。條例就學術研究、紀念活動、共建活動、爭(zheng) 創命名、文藝創作、儀(yi) 式活動等規定了倡導性、鼓勵性條款,同時也創新性設定了禮遇雨花英烈親(qin) 屬條款。第三十條特別邀請雨花英烈親(qin) 屬等加入誌願服務隊伍,開展誌願講解等活動,凝聚全社會(hui) 的力量,宣傳(chuan) 和弘揚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第三十五條特別設定禮遇雨花英烈親(qin) 屬條款,規定雨花英烈親(qin) 屬在參加重大紀念活動、祭掃活動、命名活動、誌願活動,以及查閱史料等方麵享有禮遇,體(ti) 現了南京作為(wei) 紅色之城,對雨花英烈親(qin) 屬的溫度。

  實行了分級分層,完善了各類保護製度。根據保護範圍內(nei) 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的不同特征,第十條規定對雨花台烈士陵園分三個(ge) 層次予以保護:北殉難處、西殉難處、東(dong) 殉難處、知名烈士墓的本體(ti) 區域,隻能開展必要的保護工程;烈士群雕像、烈士紀念碑等中軸線紀念建築群的本體(ti) 區域,隻能開展必要的保護、管理、展示工程;保護範圍內(nei) 其他區域,隻能開展必要的環境修複、與(yu) 文物相關(guan) 的展示、管理工程。

  對特色物質載體(ti) ,建立了特別保護機製。第十六條規定:“紅領巾廣場、共青團路和忠魂亭由少先隊員、共青團員和共產(chan) 黨(dang) 員以捐贈、義(yi) 務勞動等方式建造,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重要標誌和象征,受法律保護,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變更其名稱和用途。”三者是在宣傳(chuan) 和弘揚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中所形成的物質載體(ti) ,具有紀念價(jia) 值和教育引領功能,對形成崇尚英雄的社會(hui) 風尚,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代代相傳(chuan) 具有現實意義(yi) 和深遠的曆史意義(yi) ,應當對其進行特殊保護,為(wei)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賡續紅色血脈提供法治保障。

  實施了“紅綠”並重,強化生態環境保護。雨花台烈士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yi) 教育示範基地,同時也是江蘇省省級風景名勝區,具有特殊的政治和文化地位。為(wei) 了凸顯紀念功能,營造紀念氛圍,條例專(zhuan) 門設置了加強對自然生態環境的保護條款。第十八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ge) 人不得擅自大修剪、移植或者砍伐雨花台烈士陵園保護範圍內(nei) 的樹木。中軸線紀念建築群、北殉難處、西殉難處、東(dong) 殉難處和知名烈士墓區域確需砍伐、更新樹木的,應當經市人民政府批準。”條例提升了核心區域內(nei) 樹木的保護級別,維護核心區域莊嚴(yan) 肅穆的紀念氛圍。

  實現了休閑健身與(yu) 英烈保護相結合。雨花台既是英烈紀念地,又是市民日常休閑生活的生態公園。立法既要凸顯英烈保護,也要關(guan) 照民生需求,統籌平衡好兩(liang) 種關(guan) 係。第二十一條規定:“陵園管理機構應當根據雨花台烈士陵園景觀資源分布狀況和周邊居民休閑健身需要,在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以外的區域合理劃定活動範圍,並指定時段。”為(wei) 了營造烈士陵園莊嚴(yan) 肅穆的紀念氛圍,第二十條、二十一條設置了禁止性規定。在入園行為(wei) 方麵,規定禁止破壞、汙損英雄烈士紀念設施,禁止在倒影池、雨花湖、忠魂池垂釣、遊泳、嬉戲,禁止攜帶獸(shou) 類寵物等行為(wei) 。如有違反條例規定的行為(wei) ,陵園管理機構有權依據相關(guan) 規定進行處罰。

雨花台烈士陵園。雨花台烈士紀念館供圖

  4個(ge) 方麵打算+十大重點項目,確保條例“落地生效”

  如何更好地實施條例,全麵加強陵園保護、傳(chuan) 揚英烈精神,是推動雨花台烈士陵園步入法治化建設軌道的重要手段。

  據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局長、雨花台烈士紀念館館長趙永豔介紹,作為(wei) 條例實施主體(ti) ,雨花台烈士陵園管理局將重點圍繞“深化英烈精神研究闡釋、推進革命文物征研利用、建立配套的製度性規範和擴大紅色教育輻射範圍”四個(ge) 方麵,與(yu) 全市各相關(guan) 部門進一步形成合力,更好發揮條例的引領、指導和規範作用。

  趙永豔提出,雨花台具體(ti) 將實施十大重點項目:一是致力加強雨花英烈與(yu) 偉(wei) 大建黨(dang) 精神研究,彰顯雨花英烈事跡與(yu) 精神的時代價(jia) 值;二是創新建立紅色智庫運行機製,構建高層次學術研究平台;三是持續開展雨花英烈史料征集“紅星計劃”,提升革命文物搶救性保護力度;四是精心策劃係列主題精品展陳,優(you) 化館藏資料展示利用水平;五是全麵擴大“小雨滴”誌願者服務品牌效應,構建有全國影響力的社會(hui) 教育體(ti) 係;六是探索建立紀念活動禮儀(yi) 、雨花英烈英名命名等係列規範,深化社會(hui) 共建合作;七是著力建設青少年紅色基因傳(chuan) 承園,發揮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作用;八是不斷開發高質量黨(dang) 性教育課程,增強黨(dang) 性教育實效;九是深入實施紅色基因庫、文物藏品數字化等項目,推進智慧陵園建設;十是逐步建立全域博物館體(ti) 係,推動雨花台融合創新發展。 (寧人宣)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