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勤市郊鐵路宜6至15分鍾一趟
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方便了中心城區與(yu) 城市副中心市民出行、通勤。 IC photo 供圖
本報記者 張楠
為(wei) 適應北京市市域(郊)軌道交通的發展需要,服務於(yu) 京津冀協同發展和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戰略目標,《市域(郊)軌道交通設計規範》近日在北京市市場監管局網站上發布。新規範將從(cong) 今年10月1日起實施。新規明確,服務於(yu) 通勤的骨幹線路,根據客流需求,在主要路段初期高峰時段發車間隔不宜大於(yu) 6分鍾,平峰時段不宜大於(yu) 15分鍾。
將構建“1小時交通圈”
市域(郊)軌道交通是什麽(me) ?規範提出,市域(郊)軌道交通是連接中心城區、副中心和半徑50至70公裏的新城、城鎮組團和跨界地區,最高速度為(wei) 120公裏/小時至200公裏/小時,為(wei) 通勤客流提供公交化運輸服務的軌道交通係統。
市域(郊)軌道交通應主要承擔北京市主副中心之間以及主副中心與(yu) 多點新城、一區新城和跨界城鎮組團之間以及具有大量出行需求的區縣組團之間的快速聯係,以服務於(yu) 通勤客流需求為(wei) 主,以滿足通學、商務、旅遊休閑等客流需求為(wei) 輔。其中,應為(wei) 城市構建主、副中心70公裏的1小時交通圈,30公裏圈層45分鍾可達。通勤乘客乘坐市域(郊)軌道交通的時間宜控製在30分鍾至45分鍾。
通勤線路6至15分鍾來趟車
市域(郊)軌道交通的站點應設在哪?規範提出,車站分布應以規劃線網的換乘節點、城市交通樞紐點為(wei) 基本站點,結合既有鐵路、城市道路布局和客流集散點分布確定。車站平均間距不宜小於(yu) 3公裏,在城市中心區及人口稠密區可適當縮小。
一天運營多久?幾分鍾來一趟車?對於(yu) 這些乘客最為(wei) 關(guan) 注的問題,規範要求,主要服務於(yu) 通勤的骨幹線路,根據客流需求,在主要路段初期高峰時段不宜大於(yu) 6分鍾,平峰時段不宜大於(yu) 15分鍾;遠期高峰時段不宜大於(yu) 4分鍾,平峰時段不宜大於(yu) 10分鍾。
接駁設置應滿足公交優(you) 先原則
下車後的交通接駁是否便利,也是規範考慮的重點之一。市域(郊)軌道交通的接駁方式可分為(wei) 步行、非機動車、公交、出租車和小汽車等,接駁設施的設置應滿足慢行優(you) 先和公交優(you) 先的原則。
其中,非機動車接駁設施應區分共享單車停車區和私人自行車停車區。公交車停靠站距車站出入口不宜大於(yu) 50米。周邊公交覆蓋率較低的車站宜設置微循環公交的接駁。車站還應結合實際需求和規劃用地情況設置小汽車駐車換乘停車場,若周邊用地緊張時,可共用配建和公共停車場或與(yu) 其他類型用地複合使用。小汽車駐車換乘停車場出入口距車站出入口不宜大於(yu) 150米。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