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聚鄉村振興的精神力量
匯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力量
——第九屆全國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ti) 評選表彰綜述
記者 張 賀
舞台搭在田間地頭,銀幕豎在村頭空地,書(shu) 屋建在農(nong) 戶身邊……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文藝團體(ti) 和文化單位走進廣闊鄉(xiang) 村,把文藝演出、電影放映、圖書(shu) 閱覽等文化服務送到農(nong) 民家門口,滿足廣大農(nong) 民的文化需求,匯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力量。
2021年7月起,中央宣傳(chuan) 部、文化和旅遊部、廣電總局開展第九屆全國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ti) 評選表彰工作,346家文化單位榮獲第九屆全國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ti) 榮譽稱號。
引導學習(xi) 黨(dang) 史
傳(chuan) 承紅色基因
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鎮北莊村位於(yu) 革命聖地西柏坡中部,是革命歌曲《團結就是力量》的誕生地。“村裏各項事業(ye) 發展很快,舊貌換新顏!”北莊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封紅卷說,現在村裏鋪上了柏油馬路、裝上了路燈、家家戶戶用上了太陽能,鄉(xiang) 村旅遊、紅色旅遊、特色種植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的日子越過越好。北莊村農(nong) 家書(shu) 屋更是成了網紅書(shu) 屋,不少來村裏參觀的遊客都會(hui) 驚歎小山村裏竟然藏著這麽(me) 完備的一間書(shu) 屋。明亮的燈光照耀著木本色的書(shu) 架,1.4萬(wan) 餘(yu) 冊(ce) 書(shu) 分門別類整齊排列。“我們(men) 的這間農(nong) 家書(shu) 屋能同時容納80人閱讀。一到放學或假期,來書(shu) 屋的孩子可多了。”封紅卷自豪地說。為(wei) 了滿足不同群體(ti) 的需要,北莊村農(nong) 家書(shu) 屋對老弱村民全天開放;對學生在周六、周日以及節假日集中開放;對白天外出務工、晚上回家的村民安排晚上專(zhuan) 門時間開放。
在中宣部和省、市新華書(shu) 店的支持下,北莊村農(nong) 家書(shu) 屋成為(wei) 河北省第一批授牌的“紅色書(shu) 屋”,是河北省第一批通過冀雲(yun) ·融媒體(ti) “冀農(nong) 書(shu) 屋”頻道開展數字化閱讀的試點書(shu) 屋。北莊村農(nong) 家書(shu) 屋目前兼具圖書(shu) 館、農(nong) 家書(shu) 屋、基層黨(dang) 建示範點、愛國主義(yi) 教育基地等功能,是廣大黨(dang) 員、各行業(ye) 工作者學習(xi) 黨(dang) 的曆史、傳(chuan) 承紅色精神的文化陣地。
截至2020年底,全國共建設農(nong) 家書(shu) 屋58.7萬(wan) 多家,覆蓋了全國有基本條件的行政村,累計配送圖書(shu) 超過12億(yi) 冊(ce) ,進行數字化建設的農(nong) 家書(shu) 屋達到16.7萬(wan) 家。各地農(nong) 家書(shu) 屋積極推動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深入農(nong) 村,開展“農(nong) 民喜愛的百種圖書(shu) ”等形式多樣的主題閱讀活動。各地農(nong) 家書(shu) 屋配齊配好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等主題出版物,為(wei) 廣大農(nong) 村深入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和“四史”宣傳(chuan) 教育夯實文化根基,為(wei) 昂首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凝聚精神動力。
安徽省阜南縣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常年堅持為(wei) 農(nong) 民群眾(zhong) 送電影,一台放映機、一塊銀幕、一輛車,跋山涉水、走村進鄉(xiang) 。從(cong) 2021年4月開始,“看電影,學黨(dang) 史”主題放映活動在阜南縣數百個(ge) 行政村火熱開展。《地雷戰》《鐵道遊擊隊》《小兵張嘎》等40餘(yu) 部革命戰爭(zheng) 題材的紅色影片,在農(nong) 村、社區、文化廣場、敬老院等場所放映,受到觀眾(zhong) 熱烈歡迎。
眾(zhong) 多農(nong) 村電影院線、放映隊等不斷探索創新農(nong) 村電影公共服務,力求精準滿足觀眾(zhong) 多樣化文化需求,提升電影公共服務效能。農(nong) 村電影放映成為(wei) 宣傳(chuan) 黨(dang) 和國家政策的重要平台,很多放映隊精心選擇各類影片,宣傳(chuan) 脫貧攻堅、防疫衛生等知識,傳(chuan) 播文明新風。有些農(nong) 村院線還與(yu) 其他社會(hui) 力量合作,結合當地需求,參與(yu) 製作科教影片和戲曲影片,為(wei) 群眾(zhong) 致富提供幫助的同時豐(feng) 富了本地文化生活。農(nong) 村電影院線還通過貼片廣告等方式推廣各地土特產(chan) 品,惠農(nong) 助農(nong) 。
履行重要職責
彰顯中國精神
偉(wei) 大時代呼喚偉(wei) 大精神。把彰顯中國精神和中國力量的優(you) 秀文藝作品送到群眾(zhong) 身邊,是基層文藝團體(ti) 的重要職責。本屆入選的先進集體(ti) 聚焦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圍繞慶祝建黨(dang) 100周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積極開展係列活動。
為(wei) 了迎接建黨(dang) 百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楚劇團充分發掘地方文化資源,注重保護傳(chuan) 承,積極創作建黨(dang) 百年題材楚劇《好一片綠洲》,深受基層群眾(zhong) 歡迎;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開展了慶祝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文化市場綜合執法保障行動等一係列專(zhuan) 項行動,加大重點時段、重要區域、重點行業(ye) 的執法監管;貴州省遵義(yi) 市匯川區板橋鎮婁山關(guan) 社區農(nong) 家書(shu) 屋成立了婁山關(guan) 紅色讀書(shu) 會(hui) ,緊緊圍繞婁山關(guan) 的紅色資源,定期組織開展主題宣講等活動。
為(wei) 大力弘揚偉(wei) 大抗疫精神,重慶市北碚區文化館、遼寧省大連市西崗區文化館推出歌曲《風雨同舟》、評書(shu) 《逆行者》、快板書(shu) 《眾(zhong) 誌成城抗疫情》等一係列優(you) 秀作品,鼓舞人心、凝聚力量。江西省分宜縣融媒體(ti) 中心、湖北省赤壁市融媒體(ti) 中心推出的《天氣逐漸放晴 疫情威脅依然不能懈怠》《赤壁民警助力湖南小夥(huo) 馳援武漢》等融媒體(ti) 產(chan) 品,全網點擊量均超千萬(wan) 。遼寧省大連市金普新區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隊的執法人員踴躍報名參加3批次抗疫工作,持續做好對文化市場經營單位的檢查指導,並協調當地電信企業(ye) 提供資費優(you) 惠,幫助全區上網服務行業(ye) 減少損失250餘(yu) 萬(wan) 元。雲(yun) 南省瑞麗(li) 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指導文化市場經營單位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配合防疫部門開展滯留旅客轉運等工作,並積極為(wei) 當地困難企業(ye) 協調解決(jue) 居家隔離員工吃飯困難問題。
為(wei) 了助力脫貧攻堅和推動鄉(xiang) 村振興(xing) ,江蘇省鹽城市大豐(feng) 區圖書(shu) 館連續12年開展文化科技下鄉(xiang) 送圖書(shu) 活動,與(yu) 恒北村結成幫扶對子,送出種植、科學普及類圖書(shu) 2000餘(yu) 冊(ce) ,舉(ju) 辦專(zhuan) 家講座,現場解答農(nong) 民技術問題,助力當地早酥梨特色產(chan) 業(ye) 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崇左市扶綏縣新寧鎮百合社區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農(nong) 家書(shu) 屋自2020年建成以來,由農(nong) 民自主點單、按需配備圖書(shu) ,聘請小區脫貧戶為(wei) 公益性崗位人員,常態化開展暑期作業(ye) 輔導、“四點半課堂”等便民誌願服務,經常性開展黨(dang) 史學習(xi) 、黨(dang) 史宣講、經典誦讀、書(shu) 畫比賽、文藝演出等活動,極大豐(feng) 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支隊包河大隊與(yu) 大圩鎮迎河村結為(wei) 共建單位,除了捐贈圖書(shu) 幫助建立村內(nei) 圖書(shu) 閱覽室外,還積極幫助村民解決(jue) 葡萄滯銷問題,聯係直播平台運營公司進行線上銷售,使每家種植戶平均增收1.5萬(wan) 餘(yu) 元。
圍繞群眾(zhong) 需求
健全服務體(ti) 係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呈現出深入基層紮實、日常演出活躍、服務群眾(zhong) 精準的特點。特別是一些先進單位在聚焦服務農(nong) 民、服務基層的同時,積極拓寬經營方式,把“送演出”和“種文化”結合起來,努力實現社會(hui) 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安徽省馬鞍山市當塗縣黃梅戲演藝有限公司采取“你點單、我配送”模式,緊緊圍繞群眾(zhong) 需求,創新推出文化服務菜單,每年開展公益演出200場。同時,成立“美麗(li) 當塗”誌願服務隊,深入田間地頭,培訓鄉(xiang) 村能手,培育基層文藝骨幹。此外,還通過承辦當地文化藝術節、鄉(xiang) 村春晚、桃花節等,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hui) 效益雙豐(feng) 收。
基層文化服務體(ti) 係的逐漸健全,極大提升了文化服務保障能力。截至2020年12月,全國575384個(ge) 行政村(社區)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城市書(shu) 房、文化驛站、鄉(xiang) 村文化禮堂等一批新型公共文化空間不斷湧現,成為(wei) 城鄉(xiang) 公共文化服務的新陣地。2011年免費開放製度實施以來,各級各類公共文化設施服務人次明顯提升。2020年,全國公共圖書(shu) 館共藏書(shu) 11.79億(yi) 冊(ce) ,總流通5.41億(yi) 人次,全年為(wei) 讀者舉(ju) 辦各種活動15萬(wan) 次,9279萬(wan) 人次參加;各級文化館(站)開展活動192.65萬(wan) 次。
文化如水潤心田。廣大基層文化單位和文化工作者心係群眾(zhong) 、默默奉獻,為(wei) 夯實農(nong) 村思想文化基礎,匯聚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精神力量作出了重要貢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