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以清新流域建設為抓手 打造幸福河湖風景區
泉州市聚焦水利風景區建設,以清新流域建設為(wei) 抓手,全麵打造“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xiang) 愁”宜居宜業(ye) 宜遊的水生態連綿帶。全市現有省級以上水利風景區15家,其中國家級7家、省級8家。日前,在水利部召開的水利風景區建設與(yu) 管理工作視頻會(hui) 議上,泉州市水利局作為(wei) 福建省唯一代表、全國7個(ge) 典型發言單位之一,在會(hui) 上交流了他們(men) 的創新經驗。
高位推動,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引擎
泉州市將“清新流域”寫(xie) 入市政府工作報告,製定三年實施方案,納入全市19個(g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專(zhuan) 項行動,實施“三一”原則,實現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
一是規劃一盤棋。對照部、省水利風景區評價(jia) 標準等規範,製定《清新流域規劃編製綱要》和工程建設指南,做到上下遊水源保護統籌,推動流域建設規劃與(yu) 經濟發展計劃、城鎮建設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建設規劃同步推進、銜接配套,左右岸生態和產(chan) 業(ye) 布局統一考慮,岸上、岸下一體(ti) 治理。
二是河長一支筆。將水利風景區、清新流域建設融入河長製,統籌調配涉河涉水補助資金,按項目派發工作清單,創新多元資金投入機製,以治理帶動流域土地升值和綜合利用,引導周邊群眾(zhong) 以土地入股、經營旅遊項目,吸收民間資本投資,達到“以水生財、以財治水”的效果。
三是水質向好一個(ge) 目標。堅持“汙水不入河、垃圾不落地”,引導涉水部門優(you) 勢互補、各自融入、各顯其功,推進農(nong) 業(ye) 、林業(ye) 、教育、文化、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深度融合,推動實現“清新流域、生態兩(liang) 岸、富美鄉(xiang) 村”。
提質增效,建設幸福河湖大景區
泉州市堅持把清新流域作為(wei) 推動水利風景區的重要載體(ti) ,以流域綜合治理為(wei) 龍頭,打破行政區域限製,串起河湖資源、小城小鎮,打造依山傍水、顯山露水、綠樹成蔭、瓜果飄香的水利風景區,讓群眾(zhong) 共享更多的綠色福利。
永春縣總結清新流域建設經驗,深化綜合治水試驗縣和水美鄉(xiang) 村建設,讓各項建設與(yu) 全域水利景區建設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先後打造了桃溪、金溪、霞陵溪和晉江東(dong) 溪等國家、省級水利風景區,全麵實現了“全縣是景區、處處是景觀、村村是景點、人人是形象”的目標。岱仙湖、龍門湖實施流域綜合治理,使景區環境持續優(you) 化提升,空氣平均達標率達99%以上,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普遍達到2萬(wan) 個(ge) 以上,Ⅲ類以上水質長年保持100%。
截至目前,全市已基本建成清新流域樣板工程26個(ge) ,累計完成投資18.8億(yi) 元,逐步形成了流域樣板工程相互銜接、連綿成片的水生態體(ti) 係,有力推動了全市水利風景區由點上發展向點、線、麵發展轉變。
文化增值,做好生態文明水文章
泉州曆史悠久、民俗多元,文化底蘊深厚。在建設清新流域過程中,泉州市注重挖掘周邊獨特水文化,在拓展水科普功能的同時,積極向外延伸,打造具有深厚水文化底蘊的品牌,充分展示了泉州水利發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在金雞攔河閘國家水利風景區建設水利文化展廳,集中呈現了泉州治水惠民、興(xing) 水強市的曆史畫卷。其與(yu) 山美水庫暨“水立方”生態保護展覽館,共同列入泉州向金門供水工程暨兩(liang) 岸通水交流中心,並獲批設立為(wei) 福建省對台交流基地。
永春桃溪水利風景區,改造電站廠房,建設“6982”品牌水電站科普館、咖啡館、書(shu) 吧等親(qin) 水文化景觀平台,打造出特色水利人文景觀。
“泉州市水利風景區建設勢頭強勁,前景廣闊。我們(men) 將學習(xi) 借鑒兄弟省市好經驗好做法,加快推進泉州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泉州市水利局局長劉建興(xing) 如是表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