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工作崗位 書寫精彩人生
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促進殘疾人就業(ye) ,保障殘疾人權益”。近年來,各地各部門出台多項舉(ju) 措促進殘疾人就業(ye) 。完善幫扶政策,提供資金支持,助力殘疾人自主創業(ye) ;開發專(zhuan) 門崗位,培訓工作技能,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整合平台資源,優(you) 化各項服務,鼓勵殘疾人靈活就業(ye) 。在多方努力下,許多殘疾人走上工作崗位,書(shu) 寫(xie) 出精彩的人生故事。
——編 者
政策幫扶 資金支持
助力自主創業(ye)
約定的時間裏,王勇拄著拐杖緩步走來。8個(ge) 月大時,王勇患上小兒(er) 麻痹症,導致雙腿殘疾,但他身殘誌堅,雙手拄拐杖,一路打拚,考取了博士學位。2009年,他選擇自主創業(ye) ,在山東(dong) 省濟南市成立了自己的企業(ye) 。
創業(ye) 之初,王勇定下規矩——對於(yu) 每年新入職的員工,殘疾人優(you) 先錄取。這幾年,企業(ye) 人才輩出:雙耳基本失聰的青年職工崔哲開發軟件,為(wei) 企業(ye) 贏得可觀收益;視力障礙患者孫文龍碩士畢業(ye) 後,進入企業(ye) 工作,短短幾年時間,從(cong) 一名宣傳(chuan) 幹事成長為(wei) 宣傳(chuan) 部長……企業(ye) 現聘殘疾員工50餘(yu) 人,成為(wei) 山東(dong) 省殘疾人文化產(chan) 業(ye) 創業(ye) 就業(ye) 示範單位,還拿到了濟南市“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ye) 獎勵金”,用來為(wei) 殘疾員工發放特殊補貼。
近年來,濟南市深入推動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ye) 工作,定期通報公示安排殘疾人就業(ye) 先進單位,對全市358家用人單位進行超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ye) 獎勵。每超比例安置一名殘疾人,每年度獎勵8000元,促進殘疾人創業(ye) 帶動整體(ti) 就業(ye) 。
濟南市開展殘疾人培訓、創業(ye) 就業(ye) 需求調查,開展有針對性、個(ge) 性化的培訓。“市裏將培訓合格的優(you) 秀人才推薦給我們(men) ,為(wei) 企業(ye) 高質量發展注入‘源頭活水’。”王勇說,“員工入職後,企業(ye) 內(nei) 部也會(hui) 定期召開在崗提升培訓,按照政策標準,還能領到市裏的培訓補貼。”
王健是一名肢體(ti) 殘疾人,曾在王勇的企業(ye) 工作。在王勇的鼓勵下,他參加了市裏的培訓班,掌握了電商運營、平麵設計等技能。如今,他擁有了一家網上圖書(shu) 零售店。在濟南,共有492名殘疾人參加培訓並實現了穩崗創業(ye) 就業(ye) 。
展望未來,王勇有了新打算。“借著市裏的好政策,下半年,我打算投入資金,打造黃河流域殘疾人創業(ye) 產(chan) 業(ye) 園,為(wei) 擁有創業(ye) 夢的殘疾人提供支持,鋪就發展平台。”王勇的眼裏閃著光,“我希望盡自己的力量幫更多殘疾人過上好日子。”
開發崗位 培訓技能
推進集中就業(ye)
叮咣叮咣!在陝西西安華隆電工器材有限公司生產(chan) 車間裏,朱永曦正麻利地拆開一台連軋機,左敲右擰,動作飛快。不一會(hui) 兒(er) 他就找出了故障所在,很快排除。
“嗬!還是小朱行!”工友們(men) 擁上來拍拍他的肩,他靦腆地點點頭。誰能想到,這個(ge) 工作班組的“主心骨”竟然是名聾啞人。
“從(cong) 上海來的專(zhuan) 家都誇小朱技術好,殊不知他背後付出了多少努力。教技能的時候,別人練一遍,他練七八遍,別人下了班,他還在廠房裏鑽研。”朱永曦的班長對愛徒不吝讚賞。
位於(yu) 西安市西鹹新區的西安華隆電工器材有限公司,是一家市級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企業(ye) ,現有職工120人,安置殘疾人就業(ye) 46人,占職工人數38%以上。有不少像朱永曦一樣的殘疾人在這裏就業(ye) ,還有的走上了領導崗位。
腿部有殘疾的王根朋是模具加工班的班長,正對一組活動組合模具進行精度校準。“模具上走的是用在特高壓輸電線上的電磁線,精度誤差要求在1微米之間。這是去年新上的檢測設備,咱快學快用,技多不壓身!”王根朋說。
模具加工是公司生產(chan) 中的關(guan) 鍵業(ye) 務,王根朋在公司已經20多年,從(cong) 一名鉗工成長為(wei) 模具加工的技術“大拿”。他說:“以前模具加工班都是外麵聘請的高級技師,現在我們(men) 班組的8名成員都是殘疾人。好好學手藝,工作看本事,咱不比任何人差!”
“近年來,我們(men) 大力提升殘疾人無障礙設施建設,通過加強廠區硬件設施改造、生產(chan) 線自動化等方式為(wei) 殘疾人開發預留工作崗位。”西安華隆電工器材有限公司董事長彭光明說,“作為(wei) 殘疾人集中就業(ye) 安置企業(ye) ,我們(men) 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同時,得益於(yu) 省市殘聯利用殘疾人就業(ye) 保障金支持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企業(ye) 政策,近4年來西安市殘疾人就業(ye) 中心累計支持資金125.6萬(wan) 元。我們(men) 將所有政策優(you) 惠扶持資金全部用於(yu) 殘疾人就業(ye) 崗位開發和工作條件改善。”
據了解,目前西安全市共有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企業(ye) 17家。自2012年以來,各級財政投入扶持資金4037萬(wan) 元,穩定殘疾人就業(ye) 5112人(次),累計扶持企業(ye) 91家/次。
西安殘疾人勞動就業(ye) 服務中心副主任姚偉(wei) 介紹:“西安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企業(ye) 可以按殘疾人職工年平均人數得到每人每年8000元的扶持資金。我們(men) 要求這些企業(ye) 按規定為(wei) 殘疾職工按月足額繳納基本養(yang) 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ye) 保險、工傷(shang) 保險等社會(hui) 保險;同時,全市所有集中安置殘疾人就業(ye) 企業(ye) 均建立了殘疾人協會(hui) 、康複訓練室、文化活動室、職工培訓室和法律維權室,為(wei) 殘疾職工提供職業(ye) 技能培訓、法律維權、休閑娛樂(le) 等服務。”
整合資源 優(you) 化服務
鼓勵靈活就業(ye)
“您好,這裏是舊衣回收平台,請問需要什麽(me) 服務?”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助殘扶貧科創園,沈可頭戴耳麥,指尖在鍵盤上飛快劃過,正在嫻熟地進行著客服工作。很難想象,眼前的這個(ge) 大男孩竟是一名視障人士。
25歲的沈可從(cong) 特教學院康複專(zhuan) 業(ye) 畢業(ye) 後就找了一份盲人按摩的工作,可沒做多久,他就辭了職。“我從(cong) 小就對電腦有興(xing) 趣,更想找到一份操作電腦的工作養(yang) 活自己。”沈可說得鏗鏘有力。
讀書(shu) 期間,沈可就開始自學電腦,通過刻苦練習(xi) ,他的打字速度漸漸提高,每分鍾能敲120個(ge) 字以上。沈可滿懷希望,投了不少簡曆,但現實條件讓他四處碰壁,“人家一聽我是盲人都婉拒了,但我心裏一直不服輸。”
2019年,沈可了解到蕭山區助殘扶貧科創園的招聘信息後,主動聯係到園區負責人張錫林。經過麵試與(yu) 培訓,他順利成為(wei) 舊衣回收平台的客服。
如今,沈可已成長為(wei) 團隊負責人,還做起信息無障礙測評體(ti) 驗官,幫助優(you) 化了視障雲(yun) 客服平台。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沈可現在的收入比之前翻了幾倍。今年開始,他還負責做起園區內(nei) 客服團隊的培訓工作,成功幫助68名視障人士實現再就業(ye) 。
沈可所在的蕭山區助殘扶貧科創園成立於(yu) 2016年,通過與(yu) 浙江大學、浙江工商大學和知名電商平台積極合作,搭建創業(ye) 服務平台,免費為(wei) 殘疾人、脫貧戶等創業(ye) 者提供集住宿、培訓、就業(ye) 於(yu) 一體(ti) 的公益性電子商務培訓基地和創業(ye) 孵化服務。
“我們(men) 積極幫助殘疾人實現多種方式就業(ye) 、創業(ye) ,並簽訂協議明確入駐企業(ye) 須預留一定數量的殘疾人就業(ye) 崗位,涵蓋快遞員、打包員以及客服、運營人員等。”張錫林介紹。
發揮區位和電子商務優(you) 勢,杭州市殘聯積極整合社會(hui) 各界力量和電商平台資源,積極打造“互聯網+”殘疾人就業(ye) 創業(ye) 模式,創新推出社會(hui) 化培訓機製,先後開設了手機微視頻拍攝、有聲主播、動漫上色等針對殘疾群體(ti) 的培訓項目,幫助大家靈活就業(ye) 。並通過出台創業(ye) 扶持政策、與(yu) 銀行合作,積極為(wei) 殘疾群體(ti) 提供創業(ye) 扶持和金融幫扶,在資金扶持、信用貸款等方麵提供創業(ye) 支持和金融服務。截至目前,杭州全市殘疾人個(ge) 體(ti) 就業(ye) 數達9265人,領域涉及電商、文創等產(chan) 業(ye) ,近一半成功開辦企業(ye) 或成為(wei) 個(ge) 體(ti) 工商戶。
《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19日 第 13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