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旅遊熱 致富勁頭足(喜看老區新變化)
穿林過洞,春風拂麵,從(cong) 陝西省漢中市鎮巴縣驅車1個(ge) 多小時,便來到了巴山環抱的柳營村,川陝紅色交通線黎壩紀念館就坐落於(yu) 此。
“原來在這個(ge) 小山溝,還藏著這樣一段驚心動魄的革命故事!”5月,鎮巴縣黎壩鎮柳營村迎來大批遊客。忙的時候,解說員田紅梅連口水都顧不上喝,“這陣子,紀念館每天要接待2000人次以上。”
馬燈、步槍、藥品盒、手電筒……櫥窗中的一件件革命文物將人們(men) 帶回那段崢嶸歲月。1933年至1935年,中共地下黨(dang) 員武誌平等開辟了從(cong) 漢中通往川北的紅色交通線,在黎壩建立了秘密交通站。
院落一間房間內(nei) ,依然留存有交通站秘密通行的地道,沿著這條地道可以進入柳營村後大山之中。村民黎光德回憶:“革命年代,三爺爺黎正剛、三奶奶王三珍都是交通員,他們(men) 和村民把糧食、藥品、地圖等重要物資及情報送往川陝革命根據地。”
光陰荏苒,山鄉(xiang) 巨變。“柳營村依托紅色資源,完成了從(cong) 貧困村到旅遊村的華麗(li) 轉身。”柳營村第一書(shu) 記賀曉宏說。為(wei) 了把遊客迎進來、留得住,2017年,柳營村改造了7家民宿,整治提升村居環境,修建觀光步道、休閑廊亭。
路好了、景美了,柳營村乘上農(nong) 旅融合發展的快車。山上采茶葉、中草藥,山下有稻魚種養(yang) 基地、蓮藕基地。“一年四季,柳營村有四種色彩,油菜花春天一片黃,荷塘夏天一片綠,水稻秋天一片金,辣椒冬天一片紅。2021年柳營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萬(wan) 元。”賀曉宏說。
“呀!真香!”遊客們(men) 圍在村口商店,要帶上幾瓶柳營村的特產(chan) 辣椒醬回家。辣椒醬生產(chan) 企業(ye) 的創始人是從(cong) 北京回鄉(xiang) 創業(ye) 的田寶林。“現在我帶動500多個(ge) 脫貧戶,每年生產(chan) 辣椒醬20萬(wan) 罐。”田寶林一臉自豪。
“把紅色基因傳(chuan) 承下去,咱要接續做好鄉(xiang) 村振興(xing) 各項工作,讓鄉(xiang) 親(qin) 們(men) 生活越來越好。”黎壩鎮副鎮長汪宇飛說。
《人民日報》( 2022年05月27日 第 06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