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檢測五大關切 權威回應來了
新華社北京6月9日電 題:核酸檢測五大關(guan) 切 權威回應來了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feng) 、徐鵬航
核酸檢測是預防疫情的重要手段。查驗核酸證明是否會(hui) 成為(wei) 各地的一種常態?怎樣解決(jue) 核酸檢測排隊長、結果出具慢等問題?如何通過加強監管,保證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9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對社會(hui) 關(guan) 切熱點做出集中回應。
長期居家人群沒必要頻繁核酸檢測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說,核酸檢測是疫情早發現的最科學、最有效手段,但在沒有發生疫情、也沒有輸入風險的情況下,查驗核酸證明不應成為(wei) 一種常態。
賀青華表示,低風險地區、低風險人群以及長期居家人群,沒有必要進行頻繁的核酸檢測。核酸檢測的重點應該放在高風險人群、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以及有疫情的地區。
“聚集性疫情發生以後,要根據疫情防控的需要,科學製定核酸檢測策略,劃定核酸檢測的範圍和頻次,避免盲目擴大開展全員核酸檢測的範圍。”賀青華表示,將受檢的人員按照風險等級由高到低依次開展核酸檢測。
據介紹,封控區24小時內(nei) 完成首次全員核酸檢測,管控區48小時內(nei) 完成首次全員核酸檢測。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人員不得外出,疫情發生地的低風險地區和防範區確需出行的,需要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不斷提高核酸檢測的便民性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zhuan) 員郭燕紅介紹,“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措施,開展高效便捷優(you) 質的核酸檢測非常必要。為(wei) 提高核酸檢測便民性,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合理設置核酸檢測點。采樣點要進行網格化布局,指導地方根據人口數量、人口分布、地緣交通等因素來科學規劃采樣點布局。現在基本上是以社區采樣為(wei) 主,在人群活動密度較高且不易發生擁堵的地方設立采樣點,同時也可以根據需要,在固定采樣點的基礎上設置移動采樣點。
第二,及時公布采樣點信息。通過官方網站、客戶端、微信公眾(zhong) 號、公共服務小程序等多種形式,向社會(hui) 公眾(zhong) 及時公布采樣點。指導地方建立和完善電子地圖,並及時更新,方便群眾(zhong) 查詢和就近采樣。
第三,彈性安排采樣時間。根據群眾(zhong) 的時間需要彈性安排采樣時間,比如針對上班、上學的人群,可以在早晨和下班以後傍晚的時間安排采樣。
第四,及時反饋和更新檢測結果。檢測機構完成檢測以後,相關(guan) 部門要及時將檢測結果同步到健康碼等平台,讓公眾(zhong) 能夠盡快地查詢到自己的檢測結果。
及時糾正核酸檢測的非法強製措施
賀青華表示,疫情發生地應該根據當地的疫情形勢和防控需要,依法、科學組織好核酸檢測工作,明確核酸檢測人群、區域範圍和頻次,做好宣傳(chuan) 、組織和引導工作。同時,也呼籲廣大群眾(zhong) 依法遵守疫情防控的相關(guan) 規定和要求,積極配合開展做好核酸檢測,履行好個(ge) 人的防控義(yi) 務,共同推動形成群防群控的良好社會(hui) 氛圍。
賀青華表示,對於(yu) 采取非法的、強製性措施的地區、單位和作出決(jue) 定的個(ge) 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將要求有關(guan) 地方及時整改糾正。
對核酸檢測機構設立“紅綠燈”
據介紹,核酸檢測是一項成熟的實驗室檢測技術。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家衛生健康委進一步加強了核酸檢測機構監管,從(cong) 審批準入、質控質評、日常監管、懲罰退出等全流程做出了相關(guan) 規定。
為(wei) 進一步加強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全鏈條監管,國務院聯防聯控機製綜合組近日專(zhuan) 門做出部署,從(cong) 嚴(yan) 格檢測機構和人員資質管理、規範樣本采集保存和轉運管理、強化核酸檢測機構日常監督管理、嚴(yan) 格落實核酸檢測機構退出機製等方麵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
“對核酸檢測機構設立‘紅綠燈’製度。”郭燕紅說,在依法準入時,對符合條件的主體(ti) 實行“綠燈”審批,同時堅決(jue) 落實“黃燈”整改、“紅燈”退出機製。
環境樣本檢出核酸陽性不等於(yu) 有活病毒
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製所所長許文波表示,活病毒、死病毒、完整病毒顆粒製備的滅活疫苗,都含有新冠病毒的核酸,可檢出核酸陽性。環境樣本檢出核酸陽性不代表環境中一定有活病毒。
許文波表示,如果環境樣本中檢出核酸陽性,可簡單理解為(wei) 有新冠病毒的核酸。但是否有活病毒,要進行很嚴(yan) 格的研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