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水養魚魚養水 溫州文成包頭魚“遊”出共富路

發布時間:2022-06-21 15:18:00來源: 人民網-浙江頻道

  依托飛雲(yun) 江一江秀水,近年來,溫州文成立足區域生態優(you) 勢,推進保水漁業(ye) 產(chan) 業(ye) 化、多元化發展,提升飲用水源保護和扶持庫周村集體(ti) 經濟建設能力,走出了一條以魚護水、以水養(yang) 魚、以魚富民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好水養(yang) 好魚 好魚淨好水

  “一二三,收網!”隨著文成珊溪水庫捕撈隊隊長老錢的一聲呐喊,6名隊員應聲用力收網。網越收越緊,一條條飛雲(yun) 湖包頭魚從(cong) 水庫裏被捕起,在網中競相跳躍。

  

  捕撈隊作業(ye) 中。文成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珊溪水庫是溫州800萬(wan) 人的“大水缸”,這裏碧波浩淼、群山環抱,5.3萬(wan) 畝(mu) 的水域清澈如鏡。造就這一灣碧水的,離不開這裏的魚。

  “鱅魚每生長1公斤,可消耗近40公斤的藍綠藻。”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漁業(ye) 管理部經理杜雙雙說,為(wei) 了保護水質,該水庫多年來投放了鰱鱅魚等濾食性魚苗1500萬(wan) 尾,封庫管理,提升水質。

  “每個(ge) 季度,我們(men) 還會(hui) 邀請中科院對珊溪水庫水質、水生生物、魚生長情況等進行監測,全麵掌握珊溪水庫魚資源的情況。”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總經理潘三林說,根據評估情況,在確保水質不受影響的基礎上,每年製定成魚捕撈計劃,明確捕撈規格、數量、種類等,“輪捕輪放、抓大放小”,以此維持水庫水體(ti) 生態係統平衡。

  珊溪水庫現有魚類37種,較2017年增加了2種,生態係統趨於(yu) 完善。水庫水質持續改善,穩定在地表水Ⅰ類以上,水體(ti) 平均透明度達285厘米,較2017年提高了107厘米,從(cong) 源頭上保障了居民的飲用水安全。

  以生態鏈治水、以魚控藻、以魚控有害生物,文成在保護好水質的同時,打造生態魚、有機魚、天然魚。

  2019年全水域3533公頃600噸鰱鱅魚一次性通過了有機產(chan) 品認證,2020年順利通過國家有機產(chan) 品複評認證,成功創建浙江省高品質綠色科技示範基地、水產(chan) 健康研製示範場。從(cong) 此,這裏也成了溫州最大的有機魚生產(chan) 基地。

  好魚帶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助民富

  “珊溪水庫的包頭(鱅)魚頭大身瘦,肉質鮮嫩,回頭客多,我當初就是看好它的潛力,才轉行做這個(ge) 的。”在文成縣珊溪鎮的首家有機包頭(鱅)魚特許經營門店,門店負責人林加昌正忙著從(cong) 魚箱裏撈出活魚,準備打包送往縣外。

  

  林加昌正忙著從(cong) 魚箱裏撈出活魚。文成縣委宣傳(chuan) 部供圖

  林加昌是文成人,從(cong) 事水產(chan) 行業(ye) 多年的他,在知道水庫放出特許經營許可證後便去招投標,第一眼便相中了珊溪水庫的有機包頭(鱅)魚,這一做就是三年。他說,現在門店一天能出售100斤魚,不光是文成,像溫州平陽、金華義(yi) 烏(wu) 、上海等縣外的訂單也很多,品質好,訂單就絡繹不絕。

  林加昌嘴裏的“品質好”,並不是空穴來風。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辦公室主任葉堅堅說:“經浙江省海洋水廠養(yang) 殖研究所檢測,珊溪水庫鱅魚中鐵、鋅、磷等人體(ti) 需要的微量元素含量較高。特別是硒元素,比普通的包頭(鱅)魚高出了48.95%。”

  好水養(yang) 好魚,好魚帶產(chan) 業(ye) 。目前,珊溪水庫鱅魚的市場銷量平均每天800至1000斤,以文成縣珊溪鎮為(wei) 起點,逐步向市區輻射,相繼在溫州文成、瑞安、甌海、龍灣、樂(le) 清等地開設特許經營門店、有機魚品魚館授權門店。飛雲(yun) 湖包頭魚進了城,上了桌,以“嶨”牌有機包頭(鱅)魚為(wei) 基礎,實現品牌化轉型。

  “我們(men) 這個(ge) 魚資源是有限的,如果是通過魚資源捕撈上來以後去批發的話,它的經濟價(jia) 值遠遠達不到我們(men) 的預期,所以我們(men) 當時就決(jue) 定注冊(ce) ‘嶨’牌商標,走品牌經營化的路徑。”潘三林說。

  走品牌經營的路子,保水漁業(ye) 帶來了經濟效益,2021年活魚銷售39.58萬(wan) 斤,同比增長59.89%;實現銷售收入489.99萬(wan) 元,同比增長62%。同時,為(wei) 反哺庫區,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還為(wei) 當地村民提供漁業(ye) 捕撈、庫麵保潔等工作。

  “一年工資有3萬(wan) 多元,生活還過得去的,家裏人也可以照顧到。”林清平是庫區移民之一,在珊溪水庫從(cong) 事庫麵保潔已有11個(ge) 年頭。如今,這支庫麵保潔隊的人員全部來自庫周村民。

  自2018年起,溫州市公用集團珊溪水源保護分公司每年從(cong) 漁業(ye) 收益中列支220萬(wan) 元用於(yu) 扶持庫周7個(ge) 鄉(xiang) 鎮、86個(ge) 行政村庫周薄弱村集體(ti) 建設,帶動庫區百姓們(men) 增收致富。

  一條條魚,連接了生態保護與(yu) 經濟發展。“接下來,我們(men) 將整合農(nong) 林牧漁特色資源,加強飛雲(yun) 湖魚頭品牌IP打造,探索一條集養(yang) 殖、管護、捕撈、銷售、加工、烹飪、旅遊、文創於(yu) 一體(ti) 的完整產(chan) 業(ye) 鏈,以產(chan) 業(ye) 帶動收益,以效益反哺生態治理,實現從(cong) ‘以魚養(yang) 水’到‘以水養(yang) 水’。”文成縣文旅局工作人員姚瑞瓊表示。(徐露露、吳鄭潔、林培科、趙敏)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