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時間賽跑 為生命護航(守望)
陳爾真(左一)在分析安排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車輛出入線路。
丁燕敏攝
人物名片
陳爾真是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急診重症科醫生,在此輪疫情防控中任上海市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作為(wei) 負責方艙醫院衛生係統建設的應急處置專(zhuan) 家,他帶領團隊參與(yu) 方案設計,嚴(yan) 格把關(guan) 護理、院感、保障等工作流程,確保方艙醫院符合防控規範並有序安全運行,在7座方艙醫院、總計近11萬(wan) 張床位的建設和管理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爾真老師,在我們(men) 眼裏就是英雄!”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負責院感防控的張禕博和幾位瑞金醫院年輕醫生,說起陳爾真這位年近花甲的醫者,異口同聲。
“爾真,真好!每次危急時刻都挺身而出,不辱使命。專(zhuan) 業(ye) 強,處理危機及時快速,是難得的公共衛生應急處置專(zhuan) 家。”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寧光說。
在上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記者5次在不同方艙醫院見到陳爾真,每次都覺得他有新的白發冒出來,但根根直立,板寸平頭棱角分明。說話簡短、直接、縝密,嘴唇常常緊抿,眼裏布滿血絲(si) ……直到5月31日,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方艙醫院關(guan) 艙,他才露出一絲(si) 笑意。
作為(wei) 急診重症科醫生、瑞金醫院副院長,榮獲全國優(you) 秀共產(chan) 黨(dang) 員稱號的陳爾真,在此輪疫情防控中任上海市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帶領團隊臨(lin) 危受命、衝(chong) 鋒陷陣,在7座方艙醫院、總計近11萬(wan) 張床位的建設、管理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醫者陳爾真,人稱“尖刀連連長”“方艙拓荒隊長”。
參與(yu) 建設7家方艙醫院——
“既要爭(zheng) 分奪秒,又要考慮周全”
6月8日一早,瑞金醫院門診大廳,患者絡繹不絕。戴口罩、著便裝的陳爾真,7點不到就來了,跟著就診人群的行動軌跡走了幾遍,計算病患人數,留意患者訴求,琢磨就診區域、通道、設施優(you) 化等問題。
從(cong) 方艙返崗後,陳爾真立即投入了新工作。
相伴30年,閉眼都不會(hui) 走錯,坐在醫院指揮平台,他也能實時看到各個(ge) 角落,但是,“走近患者,從(cong) 他們(men) 的視角感受環境,才能發現真問題。”
有患者一眼認出他:“我在電視新聞裏看到過你!”
2020年率隊馳援武漢抗疫,不善言辭的陳爾真第一次在公眾(zhong) 麵前“亮相”;這一次,參與(yu) 建設7家方艙醫院,讓不少上海市民記住了他。
上午9點,離開門診大廳,他匆匆趕到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這座容納近5萬(wan) 張床位、有1萬(wan) 多名醫護和保障人員的方艙醫院,累計收治逾17萬(wan) 名感染者。
方艙醫院環境需要嚴(yan) 格殺毒,諸多瑣碎事務需要處理,各種各樣的物資需要分配,“無論什麽(me) 物資,都絕不能浪費。”陳爾真工作一絲(si) 不苟,從(cong) 不含糊。
少言寡語的他,疫情期間“吵”過不少架。“嗓門不大不成”,協調醫療服務隊、場地提供方、施工建設方、保障服務和衛生後勤服務團隊,陳爾真不眠不休,溝通、說服、爭(zheng) 吵。
3月中旬,為(wei) 快速阻斷疫情傳(chuan) 播,有效擴充救治床位,上海啟動建造市、區兩(liang) 級方艙醫院,隔離收治輕症和無症狀感染者。3月19日晚,剛剛處置完一起醫療緊急情況的陳爾真,再次被“點將”:去嘉定區牽頭建設集中隔離救治點。
“上海的方艙建設,沒有現成經驗可循。”瑞金醫院黨(dang) 委書(shu) 記瞿介明說,陳爾真的組織管理和決(jue) 策能力都很強,“每次打硬仗,組織上總會(hui) 想到他,他也絕無二話。”
3月20日一早,帶著幾名骨幹,陳爾真直奔嘉定體(ti) 育館,勘查現場環境,嚴(yan) 格落實醫療規範和防疫要求。他們(men) 迅速完成圖紙設計,然後請施工隊進場,36小時後,方艙醫院即投入使用。這裏成為(wei) 上海最早收治無症狀感染者的區級方艙之一。此時,陳爾真和他的團隊已迅速轉戰嘉荷新苑,接受一項新的挑戰——為(wei) 幾幢高層公寓快速、科學地設計、分隔出規範的“三區兩(liang) 通道”(清潔區、汙染區和半汙染區以及醫務人員通道和病人通道)。
3月19日到4月8日,上海疫情形勢非常嚴(yan) 峻。瑞金醫院這支從(cong) 5人發展到20餘(yu) 人的小團隊,連續轉戰了7家方艙醫院,改建的公共建築規模越來越大:7500張病床的世博展覽館、1.5萬(wan) 張病床的新國際博覽中心、近5萬(wan) 張病床的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改造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從(cong) 4月4日接受任務到4月9日開始交付使用,用時僅(jin) 為(wei) 5天。
“把一個(ge) 大型會(hui) 展中心改建成方艙是個(ge) 複雜而浩大的工程,既要爭(zheng) 分奪秒,又要考慮周全。”陳爾真說。
作為(wei) 負責方艙醫院衛生係統建設的應急處置專(zhuan) 家,陳爾真帶領團隊參與(yu) 方案設計,嚴(yan) 格把關(guan) 護理、院感、保障等工作流程,確保方艙醫院符合防控規範並有序安全運行。
“打硬仗,需要硬骨頭。”瑞金醫院黨(dang) 委副書(shu) 記俞鬱萍說,“陳爾真就是這樣的硬骨頭。”
醫者仁心德為(wei) 先——
“我是醫生,請相信我,一定能幫助大家”
他敢和領導吵架,也曾向120救護車司機深深鞠躬。
世博中心方艙醫院剛開,感染者就被搶運而來。個(ge) 別車輛改線擋道,部分轉運大巴受阻,現場秩序有些亂(luan) 。陳爾真衝(chong) 進焦急的人群,抓起喇叭大聲喊道:“我是醫生,請相信我,一定能幫助大家!”
他攔下一輛準備返回的救護車,希望臨(lin) 時當作擺渡車。急著趕任務的駕駛員在他的再三懇求下,終於(yu) 點了頭。隔著車窗,陳爾真深鞠一躬——這一幕恰巧被一位記者拍下,被報道後讓很多人動容。
瑞金醫院急診科主任醫師楊之濤,是“尖刀連”成員之一。他印象最深的是陳爾真的“腳力”和“眼力”。
“在每個(ge) 場館,他都帶我們(men) 走五六遍,一遍遍查找問題,列出清單,反饋給建設單位,並要求整改不過夜。為(wei) 的是讓病患更便利、更安全,也為(wei) 醫護人員盡量消除感染風險。”楊之濤說。
新建的一排臨(lin) 時廁所,幹淨整潔,陳爾真走進去卻直搖頭,“台階太高,有跌落危險,必須加裝扶手。”
大型方艙的建設和運行,涉及水、電、消防、食品、醫療安全等,考慮充分才能降低風險,“關(guan) 鍵在細節。門的寬度、窗台高低是否合適,醫護人員工作間位置對於(yu) 查看病人是否方便,紫外線燈和照明燈的開關(guan) 是否分明……”麵對方艙改建,陳爾真巨細靡遺。
“他的專(zhuan) 業(ye) 是急診重症醫學,以前也沒建過方艙,但他學習(xi) 能力強,能快速整合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國家會(hui) 展中心(上海)方艙瑞金醫院團隊臨(lin) 時黨(dang) 支部書(shu) 記、瑞金醫院副院長畢宇芳非常佩服陳爾真的能力,“這種能力源於(yu) 他高度的責任感和專(zhuan) 業(ye) 精神。”
聞鼙鼓而思良將——
“沒問題,我去”
“爾真,你去!”
“沒問題,我去!”
聞鼙鼓而思良將,陳爾真當仁不讓,這樣的對話不斷重複。
非典疫情、汶川特大地震、昆山特別重大爆炸事故、新冠肺炎疫情……陳爾真參加過20餘(yu) 次重大救援任務。
2003年非典疫情期間,瑞金醫院首次發現感染者,必須立即轉往定點醫院。晚上10點,時任急診科副主任的陳爾真接到醫院電話,馬上應道:“好,我去!”
救護車車廂裏,隻有他和患者。他沉著冷靜,一邊觀察病人,一邊不間斷地捏著簡易呼吸器皮球進行人工輸氧。半個(ge) 多小時車程,手已累到僵硬。
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擔任瑞金醫院醫療隊隊長的陳爾真是最早抵達救援現場的上海醫生之一。在華西醫學中心急救中心,他參與(yu) 搶救了一名15歲的女孩。10年後重逢,女孩喊他“上海爸爸”,泣不成聲。陳爾真勉勵她說:“你是堅強的女孩,一定會(hui) 有更美好的未來……”
2020年1月,陳爾真率領由上海40家醫院148名醫護人員組成的第三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前往武漢。機場送別時,他向送行的同誌鄭重承諾:“這支隊伍,一定會(hui) 一起去一起回來!”
麵對後勤保障困難,陳爾真鼓勁大家:“我們(men) 是來打仗的,遇到困難在所難免。”
接手武漢市第三醫院光穀院區兩(liang) 個(ge) 重症病房和一個(ge) ICU病區,陳爾真發現重症病人急需的氧氣不足,他奔走協調,以最快的速度讓醫療救治走上了正軌。
這支醫療隊堅守武漢55天,累計收治患者332人,其中危重症237人。陳爾真還最早開設心理治療室,通過心理幹預,讓患者重樹信心,幫助治愈者融入社會(hui) 。
支援湖北歸來後,陳爾真有其他工作選擇,但他又回到急診重症和瑞金醫院醫療調度崗位,“我願意在公衛應急處置方麵多做點工作,這裏需要我。”
醫者白與(yu) 黨(dang) 旗紅——
“選擇入黨(dang) ,就是選擇奉獻”
每到一座方艙,陳爾真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工作間牆上掛起鮮紅的黨(dang) 旗。
穿紅彤彤的瑞金醫療隊隊服,戴一枚黨(dang) 徽徽章;穿“大白”防護服,粘一枚黨(dang) 徽貼紙——醫者白與(yu) 黨(dang) 旗紅,是他生命中最鮮明的色彩。
“在瑞金醫院,碰到病人情況危急,我們(men) 都會(hui) 習(xi) 慣性地喊‘快叫爾真’。有他在,我們(men) 心裏踏實。”瑞金醫院副院長、嘉荷新苑臨(lin) 時隔離點救治醫療隊領隊邱力萍說。
“絕不放棄任何一名患者!”直麵生死,陳爾真越是危急越冷靜。
冷靜的他很少動感情,除了那兩(liang) 次。
幾年前,母親(qin) 患了膽管細胞癌,陳爾真說服家人,用緩和治療方法減輕老人痛苦。他放下工作,陪母親(qin) 去想去的地方……說起這些事,他眼裏有淚,卻仍努力微笑。
從(cong) 武漢抗疫歸來,走下大巴後,陳爾真從(cong) 人群中衝(chong) 出來,與(yu) 焦急等待的妻女忘情相擁,淚光閃爍。
2003年,非典疫情過後,陳爾真成為(wei) 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他說:“選擇入黨(dang) ,就是選擇奉獻!”
在武漢,陳爾真帶領“混編”隊伍出征,抵達當天就召開黨(dang) 員大會(hui) ,先上一堂“戰地”黨(dang) 課,他說:“這能迅速凝心聚力。”
在上海,陳爾真被任命為(wei) 新國際博覽中心方艙集中隔離點臨(lin) 時黨(dang) 委書(shu) 記,他對黨(dang) 員們(men) 說:“這麵黨(dang) 旗,讓我們(men) 有力量。一個(ge) 黨(dang) 員,就是一麵旗幟。”
6月3日,陳爾真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瑞金臨(lin) 床教學基地上了一堂思政課,他對學生們(men) 說:“作為(wei) 醫生,我自豪;作為(wei) 共產(chan) 黨(dang) 員,我感受到了身上的責任。”
臨(lin) 床醫學專(zhuan) 業(ye) 五年製學生李想說:“陳老師那句‘我隻是一名普通的醫生’震撼了我——默默付出的前輩,最驕傲的身份是醫生。”
醫學碩博項目學生陳子龍留言:“今天你們(men) 出征,明天我們(men) 接棒!”
《 人民日報 》( 2022年06月23日 1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