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一帶、雙心、兩區” 良鄉大學城打造宜居宜業融合新城

發布時間:2022-07-01 15:04: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良鄉(xiang) 大學城是北京重點建設的兩(liang) 大高教園區之一。據北京市房山區消息,房山區將持續加強屬地服務,加快大學城建設,通過規劃實施,將良鄉(xiang) 大學城建設成為(wei) 首都校城融合的示範區、城南創新驅動的引領區和綠色宜居生活的典範區,成為(wei) 結構合理、要素齊全、職住平衡、充滿活力的科教及產(chan) 業(ye) 融合新城。

  構建“一帶、雙心、兩(liang) 區” 空間結構

  良鄉(xiang) 大學城包括北部主園區與(yu) 南部拓展區,總占地麵積1712公頃,建設規模1480萬(wan) 平米,規劃人口18.8萬(wan) 人。規劃將“打造世界一流的科教及產(chan) 業(ye) 融合新城”作為(wei) 良鄉(xiang) 大學城的發展目標,構建“一帶、雙心、兩(liang) 區”的空間格局。

  “一帶”是指強化一帶,依托大學城景觀帶構建整體(ti) 的城市級公共空間走廊,串聯大學城內(nei) 部及周邊河流、綠帶等生態景觀資源,形成富有活力的藍綠空間骨架。“雙心”指在主園區打造綜合服務核心,結合軌道站點布局商業(ye) 綜合體(ti) 、交通綜合體(ti) 等設施;在拓展東(dong) 區打造科創服務核心,結合濱河公園生態景觀優(you) 勢,布局科創服務平台、商務服務及商業(ye) 休閑服務設施。“兩(liang) 區”是指布局兩(liang) 區,完善產(chan) 學研用鏈條。主園區重點完善高等教育功能,發展人才培養(yang) 與(yu) 基礎研究、研發孵化、現代服務、科創服務等職能;拓展東(dong) 區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科創服務、商務服務、居住及配套等職能。

  加強基礎建設,宜居宜業(ye) 留人才

  房山區全方位強化園區配套服務,營造綠城融合的優(you) 美環境,將大學城打造成宜居、宜業(ye) 融合發展新城,吸引教學科研人才紮根園區發展。提供多元化住房,滿足高校教職工和產(chan) 業(ye) 人群居住需求,實現區域職住平衡,在區住建委支持下,近年來房山區已為(wei) 高校教職工及企業(ye) 人才累計籌集房源6764套。同時,實現15分鍾生活服務圈全覆蓋,新建社區會(hui) 客廳、文化體(ti) 育設施和基礎教育設施,建立“家庭—社區—機構”無縫銜接服務網絡。時代廣場、龍湖熙悅天街、旭輝E天地等商業(ye) 配套均已開業(ye) 。

  在基礎教育方麵,燕保大學城幼兒(er) 園、北理工附屬實驗幼兒(er) 園、北理工附屬實驗學校、北京第六實驗學校和清華附中等學校都已經相繼入駐或在有序推進中。交通設施方麵,在主園區建設綜合型軌道微中心,圍繞軌道交通房山線良鄉(xiang) 大學城站,建設集交通接駁、商業(ye) 服務於(yu) 一體(ti) 的綜合型交通樞紐。同時,推動穿越高校校區的局部道路降級,依托高校內(nei) 部建設增加校園街坊路,構建便捷舒適的交通體(ti) 係。

  此外,房山區成立了良鄉(xiang) 高教園區建設發展理事會(hui) ,通過議事協調機製,推動涉及校園建設、教師住房、子女入學、疫苗接種、疫情防控、校際資源共享等166項任務。據了解,良鄉(xiang) 大學城從(cong) 生態、民生和基礎設施等方麵定下了具體(ti) “小目標”,加快推動大學城發展。如生態方麵:建設更長的慢行係統,綠道長度115公裏;人均公園綠地麵積達到28.6平方米,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100%等,通過一項項具體(ti) 指標讓大學城發展未來可期。(郝金英)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