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說話”更要“幹好事”(金台隨筆)
工作中,人們(men) 如果覺得一個(ge) 幹部待人隨和,答應爽快,讓人感覺很親(qin) 近親(qin) 切,往往就會(hui) 用“好說話”來形容他。那麽(me) ,幹部在工作中停留於(yu) “好說話”就夠了嗎?這需要深入思考、仔細辨別。
不可否認, “好說話”的幹部,往往情商較高,同理心強。很多“好說話”的人也的確與(yu) 人為(wei) 善,敬業(ye) 奉獻。這些都是好的。然而,光“好說話”還不夠,還得負責任、有尺度、講原則,如果不分情形、不守底線,一味地“好說話”,就很可能因為(wei) 講人情顧情麵而丟(diu) 了規矩,給事業(ye) 發展帶來損害。
“好說話”要負責任。“好說話”更要“幹好事”,出真招、見真章、求實效。習(xi) 近平同誌在福建工作期間一貫強調深入基層,曾8次陪同他下鄉(xiang) 調研的時任壽寧縣幹部連德仁回憶說:“習(xi) 近平同誌有一句話讓我印象最深——幹部一定要抓‘做’功,而不是‘唱’功。”因此,麵對工作任務,不能“隻有表態沒有表率”,必須在行動上敢於(yu) 擔當、真抓實幹;麵對群眾(zhong) 訴求,不能“口惠而實不至”,必須要調查研究、解決(jue) 問題。“我們(men) 黨(dang) 最講認真,言必行、行必果,說到做到。”在態度上“好說話”,在行動上敢擔當,才能把工作幹好,讓群眾(zhong) 滿意。
“好說話”要有尺度。樂(le) 於(yu) 助人本無可非議,但如果有求必應,甚至不管對錯、不分是非而事事都不加拒絕,就過不了人情關(guan) 、麵子關(guan) 。對於(yu) 他人的請托,需要以製度為(wei) 準繩、以規矩為(wei) 原則,如果超出職責範圍甚至越出製度邊界,對這樣的請托“好說話”,那就是對製度規矩的侵蝕。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還有這樣一種情形,一些幹部遇到苦事難事就撂挑子、卸擔子,將自己的分內(nei) 事推給他人,對於(yu) 這樣的不合理要求,就要亮明看法,要及時扯扯袖子,主動製止“隻想當官不想幹事,隻想攬權不想擔責,隻想出彩不想出力”的歪風邪氣,共同營造擔當盡責、求真務實的良好氛圍。
“好說話”要講原則,不當是非不分的“老好人”。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對共產(chan) 黨(dang) 人來說,‘好好先生’並不是真正的好人。奉行好人主義(yi) 的人,沒有公心、隻有私心,沒有正氣、隻有俗氣,好的是自己,壞的是風氣、是事業(ye) 。”如果該提醒的不提醒,該批評的不批評,你好我好大家好,對的得不到彰顯,錯誤受不到懲罰,就會(hui) 影響幹部成長,阻礙事業(ye) 發展。在大是大非麵前,講原則不講麵子、講黨(dang) 性不徇私情,才是一名共產(chan) 黨(dang) 員應有的品格。
無原則的“好說話”不值得提倡,但無論是幹好實際工作,還是走好群眾(zhong) 路線,我們(men) 都需要“好好說話”,待人接物態度端正、釋放善意。在此基礎上,分清是非對錯、堅守製度規矩、崇尚實幹擔當,才能在“好話一句三冬暖”的同時營造風清氣正的氛圍、幹出實實在在的業(ye) 績。
《 人民日報 》( 2022年07月12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