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紹興:林下經濟助力鄉村振興跑出加速度

發布時間:2022-07-18 16:16:00來源: 紹興日報

  連日來高溫天氣持續,會(hui) 稽山國家森林公園內(nei) 的紹興(xing) 市柯橋區稽東(dong) 鎮占嶴村月華山上,卻來了一批批采摘遊客。“晚飯已經排了6桌,每桌10人,都是來摘藍莓留下的客人。”7月17日傍晚,紹興(xing) 市某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軍(jun) 民異常忙碌。

  林下栽花、榧園種茶、林藥間作……近年來,紹興(xing) 充分發揮林區自然資源稟賦,提高林地綜合利用效率。2021年年底,啟動“千村萬(wan) 元”林下經濟增收幫扶工程,創新結對幫扶機製,培育新型經營主體(ti) ,推進林業(ye) 生產(chan) 數字化改革,建設高質量示範基地,促進林業(ye) 產(chan) 業(ye) 一、二、三產(chan) 融合。具體(ti) 為(wei) 依托紹興(xing) 香榧、毛竹、花卉苗木、道地藥材、茶葉、四季鮮果等優(you) 勢資源,重點推行林藥、林菌、林草、林苗、林茶等林下種植模式,以及林禽、林畜等林下養(yang) 殖模式,豐(feng) 富林產(chan) 品精深加工、森林康養(yang) 、休閑旅遊等多種業(ye) 態。

  王軍(jun) 民的高山藍莓正是“千村萬(wan) 元”工程的一個(ge) 典型項目。占嶴村與(yu) 紹興(xing) 市某農(nong) 業(ye) 發展有限公司合作,以間種模式在香榧林下發展藍莓種植318畝(mu) ,不僅(jin) 帶來了鄉(xiang) 村遊人氣,還提高了單位麵積產(chan) 出和土地利用率,彌補了香榧產(chan) 出周期長、資金回收難的短板,同時也帶動了附近村民就業(ye) 。這兩(liang) 天,王軍(jun) 民還與(yu) 山東(dong) 煙台一家公司商定要合作釀製藍莓酒,拓寬增收渠道。

  這兩(liang) 天,浙江某中藥材股份有限公司在紹興(xing) 諸暨市陳宅鎮通過發展林下種植,收獲了30多噸浙貝母和芍藥等中藥材。“收成很好,實現了多贏。”公司副總經理陳科宇告訴記者,企業(ye) 在當地流轉了3萬(wan) 畝(mu) 林地,每年支付的流轉費就達150萬(wan) 元,目前有近1萬(wan) 畝(mu) 種了中藥材,當地500餘(yu) 位農(nong) 民可以一邊收租一邊在企業(ye) 上班。

  “這個(ge) 項目通過‘企業(ye) +村集體(ti) +林農(nong) ’模式,打通了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通道,帶動山區林農(nong) 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紹興(xing)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自推進“千村萬(wan) 元”工程以來,市縣兩(liang) 級建立了聯企、聯村、聯基地、聯農(nong) 戶的林技“四聯”幫扶機製,配套了獎勵補助政策,拓寬林下經濟發展路徑。接下來,他們(men) 將繼續挖掘優(you) 秀樣板,探索高產(chan) 高效共富模式。

  截至目前,紹興(xing) 市林下經濟經營麵積達85.7萬(wan) 畝(mu) ,產(chan) 值達43.1億(yi) 元,其中林下種植業(ye) 2.81億(yi) 元,林下采集業(ye) 35.3億(yi) 元,林下景觀利用4.53億(yi) 元,林下養(yang) 殖0.46億(yi) 元。預計到2025年,紹興(xing) 將打造林下經濟發展示範村50個(ge) 以上、林下經濟示範基地1.5萬(wan) 畝(mu) 以上,“以點帶片”逐步形成紹興(xing) 特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