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關鍵時刻,這位名字挺難寫的交警又出現了

發布時間:2022-07-21 17:02:00來源: 杭州日報

  近日,一名年輕男子帶著麵錦旗興(xing) 衝(chong) 衝(chong) 地趕到杭州高架交警大隊城中中隊,說自己是受朋友張先生所托,要專(zhuan) 程表揚一位“名字挺難讀”的交警。

  大家很快反應過來,他要找的人是張龑(yǎn)君——一位曾經因一張背影照而被大家熟知的騎警。這回,他又做好事了。

  高架上突遇緊急求助,他迅速開道

  到了急診室要排長隊,他一個(ge) 個(ge) 去跟病人溝通

  7月16日晚上9點多,張龑君正在秋石高架上執勤,因為(wei) 周末,即便已是深夜交通依然繁忙。此時,一輛小車突然在他身邊停下,司機搖下車窗神情慌張,說自己的朋友快不行了,能不能幫幫忙!

  張龑君趕忙查看車內(nei) 情況,蜷縮在車內(nei) 的就是張先生。此時的他身體(ti) 不停抽搐,臉色慘白。張龑君立刻將情況上報給中隊數字勤務室,收到指令後馬上駕駛警車為(wei) 其護送開道。一路警笛之下,兩(liang) 車一前一後在密集的車流中疾馳,以最快速度趕到了附近醫院急診室。

  到了醫院,張龑君與(yu) 司機分工合作,司機照看好張先生,張龑君則去辦理就診手續。但當時急診室裏就診病人較多,按照正常的排隊流程輪到張先生起碼得需要半小時。眼見張先生情況越來越差,張龑君的心情愈發忐忑。為(wei) 了爭(zheng) 取時間,他與(yu) 位次在前的病人逐一溝通,詢問能否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插隊”。來到急診室的病人,各自情況都不相同,但大家都明白輕重緩急,在張龑君的好言溝通下,一些病情相對緩和的就診者非常大度地讓出了自己的位置,張先生也因此能提前就診。

  就診期間,張龑君一直陪同在張先生身邊,經過緊急治療,他的身體(ti) 情況好轉。直到確認其無生命危險,張龑君才安心返回崗位。事後,化險為(wei) 夷的張先生也十分感激,委托朋友專(zhuan) 程上門道謝。

  高架上來回進出火場滅火、司機求助當“臨(lin) 時代駕”

  除了名字,他做的事更讓人印象深刻

  張龑君這個(ge) 名字,對於(yu) 記者來說印象頗深。這不僅(jin) 僅(jin) 是因為(wei) 他的名字,更重要的是他做過的事。

  2021年年底,秋石高架上兩(liang) 車發生追尾,撞擊之下後車引擎蓋瞬間起火。麵對冒著明火的轎車,張龑君幾次衝(chong) 進車流向過路車主借來滅火器,又折回火場撲火,連續用完十幾隻滅火器最終將火勢控製。而等火最終撲滅後,他卻趴在欄杆上不停幹嘔。

  滅火的這20分鍾裏,刺鼻的濃煙夾雜著滅火器的幹粉,不斷侵入張龑君的喉嚨中。滅火的時候顧不上,等結束了不適感一下子襲來。這一幕被有心的路人拍下,看著他扶著欄杆的背影,很多人都直呼心疼。

  事後,他對記者講的話也很讓人動容,“我當時就想著兩(liang) 件事,一是讓大家都撤離保證安全,二是自己得衝(chong) 上去。即便我撲不滅這火,也一定要把它壓製住,給消防隊員爭(zheng) 取時間。”

  同樣是在2021年,張龑君與(yu) 同事趙澤鵬在秋石高架艮山西路上口執勤時,也遇到過一名突發不適的駕駛員求助,於(yu) 是兩(liang) 人充當了一回“專(zhuan) 業(ye) 代駕”,將當事人送至邵逸夫醫院慶春院區接受治療。

  作為(wei) 交警,路麵上的突發狀況總是難免碰到,而敢於(yu) 在關(guan) 鍵時刻站出來,便無愧自己身上的那件製服。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