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數字經濟賦能京津冀協同發展

發布時間:2022-08-03 11:29:00來源: 河北日報

 

  當今世界已全麵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經濟已成為(wei) 驅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關(guan) 鍵力量。

  京津冀作為(wei)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地區之一,如何搶抓機遇,實現高質量協同發展?7月27日,在由國務院參事室指導,河北省政府參事室會(hui) 同北京、天津市政府參事室以及河北經貿大學、石家莊市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京津冀協同發展參事研討會(hui) 上,京津冀三地政府參事、專(zhuan) 家聚焦京津冀區域協同發展中的數字經濟現實問題建言獻策。

  ■ 數字經濟成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重要動力源

  隨著數字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經濟深度融合,數字經濟成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新的動能和增長點,也正在成為(wei) 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要動力源。

  製造業(ye) 集群的發展水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地區產(chan) 業(ye) 的發展水平和競爭(zheng) 力。京津冀地區的首要定位是建設以首都為(wei) 核心的世界級城市群,而世界級城市群需要世界級產(chan) 業(ye) 集群,特別是製造業(ye) 集群的支撐。2021年3月,工信部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等重點領域,選出了兩(liang) 批共25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作為(wei) 重點培育對象。

  “25個(ge) 先進製造業(ye) 集群的主要經驗做法包括頂層設計產(chan) 業(ye) 規劃、注重強鏈補鏈、搭建創新平台和優(you) 化營商環境。”河北省政府參事、河北經貿大學副校長武義(yi) 青建議,立足打造雄安新區數字產(chan) 業(ye) 集群新引擎,加快構建京津雄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鏈,推動京津雄數字經濟產(chan) 業(ye) 互聯、政策互通、資源共享、平台共建;加快推進“產(chan) 城教科”一體(ti) 化布局;加快建設京津雄“產(chan) 業(ye) 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四鏈融合、協同發展的以數字經濟為(wei) 引領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

  數字經濟發展在京津冀內(nei) 部存在不平衡。與(yu) 北京相比,天津和河北的數字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劉剛認為(wei) ,要加速京津冀之間數字產(chan) 業(ye) 化和產(chan) 業(ye) 數字化部門的協同,共同建設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產(chan) 業(ye) 集群。

  “在京津冀產(chan) 業(ye) 協同發展方麵,北京擁有我國最多頂尖權威的數字經濟專(zhuan) 家,也有諸多的研究隊伍和平台。”天津市政府參事崔可賢說,應該通過創新合作機製,整合優(you) 勢資源,充分發揮專(zhuan) 家領軍(jun) 人物和優(you) 勢平台的創新優(you) 勢,更好地賦能實體(ti) 經濟,引領和帶動京津冀實體(ti) 經濟快速健康發展,為(wei) 中國實體(ti) 經濟提供發展模式和經驗,甚至標準規範。

  北京市政府參事室特約研究員柯文進建議,立足全國數字經濟發展戰略全局,加強京津冀數字經濟發展頂層設計,明確三地數字產(chan) 業(ye) 定位和區域重點數字產(chan) 業(ye) 的產(chan) 業(ye) 鏈各環節分工;發揮各自資源優(you) 勢,加快推進產(chan) 業(ye) 鏈與(yu) 創新鏈深度融合,把京津冀打造成為(wei) 我國基於(yu) 創新資源、產(chan) 業(ye) 優(you) 勢和實際需求的協同創新共同體(ti) 。

  ■ 數字經濟助力京津冀產(chan) 業(ye) 融入全球經濟

  “雙碳”目標,是國際化大趨勢,也是我國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硬約束”。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擔負著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重要使命。

  能源行業(ye) 轉型升級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路徑和必然選擇。通過數字化轉型助推能源行業(ye) 綠色低碳發展,是“雙碳”目標下能源行業(ye) 轉型升級麵臨(lin) 的新任務和迫切要求。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研究所所長、京津冀協同發展河北省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田學斌認為(wei) ,發揮數字經濟助力京津冀實現“雙碳”目標,要依托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體(ti) 係,麵向京津冀區域重點高耗能行業(ye) 建設國家工業(ye) 互聯網大數據中心雙碳分中心,支撐承載綠色低碳基礎數據平台,統籌綠色低碳基礎數據和工業(ye) 大數據資源,建設數據共享機製,推動數據匯聚、共享和應用。加快推進能源行業(ye) 的數據共享標準體(ti) 係建設,建立健全數據跨行業(ye) 合規流通管理機製,進一步打破數據壁壘,建立多級聯動的國家級能源數據庫,推動能源數據高質量匯聚。

  “實現‘雙碳’目標,京津冀合作的空間很廣闊。”田學斌建議,通過數字化在能源結構、綠色產(chan) 業(ye) 、區域空間布局等方麵,可以共同爭(zheng) 取一些政策支持,協力打造京津冀經濟圈協同“雙碳”示範區。推進北京、天津、河北參與(yu) 碳排放權、排汙權、森林碳匯交易市場建設,開展生態環境治理合作;推進京津碳交易試點市場向京津冀協同模式發展,推進碳排放權、排汙權、森林碳匯在跨省域間轉讓、轉移或購買(mai) 與(yu) 出售,利用數字化技術規範交易行為(wei) 、加強交易價(jia) 格管理、做好監測評估。

  數字經濟的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阿裏巴巴集團戰略發展部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張影強建議,充分依托全國性電商平台,推動京津冀產(chan) 業(ye) 融入全球市場。

  張影強說,綜合性全國電商平台已成為(wei) 中國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重要渠道。阿裏、京東(dong) 等國內(nei) 電商平台,已建立起覆蓋全球的市場、物流網絡,通過電商平台實現全球買(mai) 和全球賣。河北有超過500個(ge) 淘寶村和200個(ge) 淘寶鎮,政府應多措並舉(ju) ,優(you) 化電商發展環境,建設完善的物流網絡,推動產(chan) 業(ye) 帶“上線觸網”。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yu) 數據科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數據挖掘與(yu) 知識重點實驗室主任石勇表示,我國作為(wei) 世界第二大經濟體(ti) ,有必要也有能力積極參與(yu) 各類數字經濟國際組織,並積極參與(yu) 國際數字經濟的規劃製定。崔可賢同樣建議京津冀要放眼世界,積極參與(yu) 數字經濟國際規劃的製定,建立數字經濟的談判和合作機製。(記者馬朝麗(li) )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