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縣:科技賦能小雜糧 做實鄉村振興“大文章”
7月18日,興(xing) 縣蔡家會(hui) 鎮優(you) 質穀子品種選育試驗示範基地,盡管夏至時播種的的穀子苗還很稚嫩,然而,賀虎平看它們(men) 的眼神卻如愛人一般,輕柔撫過,憧憬無限。
他眼前的這片穀子地,源於(yu) 興(xing) 縣與(yu) 中國農(nong) 業(ye) 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一場簽約。該項目以培育適合興(xing) 縣種植的優(you) 質專(zhuan) 用型新品種、建立高標準產(chan) 業(ye) 模式和打造全國雜糧種業(ye) 基地為(wei) 目標,由國家穀子產(chan) 業(ye) 技術體(ti) 係首席科學家刁現民指導,委托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負責日常管理。
賀虎平不僅(jin) 是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公司的負責人,還是擁有省級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龍頭企業(ye) 稱號的“當家人”。2005年,他聯合興(xing) 縣蔡家會(hui) 鎮10戶農(nong) 戶投資成立了興(xing) 縣普惠小雜糧加工專(zhuan) 業(ye) 合作社,並注冊(ce) 了“山花爛漫”商標,他向農(nong) 戶們(men) 承諾:隻要加入合作社,管種子、管肥料、管培訓、管銷售。這些年,“山花爛漫”走進了全縣56個(ge) 自然村,去年共發展訂單農(nong) 業(ye) 28800畝(mu) ,涉及農(nong) 戶916戶,其中脫貧戶432戶,戶均收入1.5萬(wan) 餘(yu) 元。
新的模式指明新的方向,新的思路決(jue) 定新的未來。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公司的探索成果,不僅(jin) 篤定了自身發展的方向,也成為(wei) 興(xing) 縣小雜糧產(chan) 業(ye) 未來做大做強的重要支撐。隨著“龍頭企業(ye) +合作社+基地”的經營模式得到市場的認可,有效推動了小雜糧種植麵積、產(chan) 品品質和產(chan) 量的穩步提升,小雜糧成為(wei) 興(xing) 縣名副其實的支柱產(chan) 業(ye) 。
興(xing) 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當年晉綏老百姓用小米、黑豆等雜糧養(yang) 活了一代晉綏人,為(wei) 中國的抗戰和解放事業(ye) 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抗戰中,隻有9萬(wan) 人口的興(xing) 縣,支持了近4萬(wan) 晉綏黨(dang) 政軍(jun) 革命隊伍。進入新時代,興(xing) 縣雜糧產(chan) 業(ye) 呈現出蓬勃發展的良好勢頭,在脫貧攻堅及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主戰場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特別是近年來,興(xing) 縣圍繞打造“山西小雜糧第一縣”“中國小米之鄉(xiang) ”目標,利用光熱資源豐(feng) 富、無霜期長、全年幹旱少雨、晝夜溫差大等獨特自然資源優(you) 勢,不斷發展壯大雜糧的種植規模。2021年,全縣雜糧產(chan) 業(ye) 鏈產(chan) 值已達10億(yi) 元,占農(nong) 民種糧收入的83%,占農(nong) 民人均可支配純收入的53%。小雜糧成為(wei) 興(xing) 縣名副其實的富民產(chan) 業(ye) 。
特色雜糧產(chan) 業(ye) 是興(xing) 縣農(nong) 業(ye) 的主導產(chan) 業(ye) ,也是興(xing) 縣的基礎產(chan) 業(ye) 、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長遠產(chan) 業(ye) 。該縣依托雜糧研究院、雜糧試驗示範基地,打造雜糧特色小鎮,在興(xing) 縣蔡家會(hui) 鎮柳林村和固賢鄉(xiang) 吳城村建立穀子、高粱、蕎麥和豆類等200畝(mu) 新品種區域性試驗示範基地,開展雜糧品種的展示和篩選工作。同時,不斷深化龍頭企業(ye) 與(yu) 科研院校合作,積極引進新技術,著力開發小雜糧功能食品、亞(ya) 麻籽油功能食品、小米糠功能性化妝品、功能食醋(苦蕎、小米、老陳醋)等係列產(chan) 品精深加工項目,積極延伸產(chan) 業(ye) 鏈條,促進小雜糧產(chan) 業(ye) 特色化、品牌化、高端化發展。
興(xing) 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全縣今年在試驗示範基地總共試驗了200多個(ge) 新品種,通過引進和培育優(you) 良品種,在興(xing) 縣建設全國現代雜糧種質種業(ye) 集聚地,在推進種業(ye) 振興(xing) 、維護糧食安全的同時,真正把雜糧產(chan) 業(ye) 做成老區人民增收致富的富民產(chan) 業(ye) 。
小雜糧賣得好,老百姓腰包鼓,但如何讓小雜糧獲得更高附加值?
走進興(xing) 縣清泉醋業(ye) 有限公司生產(chan) 基地,一股濃烈的醋香立即撲鼻而來,園林化的廠區古色古香、環境清幽。包裝車間,隨著自動化生產(chan) 線的全速運轉,一瓶瓶傳(chuan) 統包裝的清泉醋魚貫而出,被機械手碼垛機合攏成箱,即將送到千家萬(wan) 戶的餐桌上。
和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公司一樣,清泉醋業(ye) 通過采用“公司+合作社+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化合作模式,充分發揮龍頭企業(ye) 、示範基地、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近年來,隨著產(chan) 品質量的提高,產(chan) 品品牌效應的擴大,目前公司銷售網絡已輻射至北京、天津、上海、深圳、成都等一線城市,2021 年企業(ye) 實現銷售收入6600餘(yu) 萬(wan) 元。
“為(wei) 保障原料供應,帶動農(nong) 民增收,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nong) 戶’的產(chan) 業(ye) 化合作模式,在康寧鎮、孟家坪鄉(xiang) 集中連片建成5000畝(mu) 高粱種植基地,實行保護價(jia) 收購,可帶動農(nong) 戶1000戶,每戶年均增收6000元。”山西清泉醋業(ye) 有限公司董事長白清泉說。
今年以來,以穩產(chan) 保供為(wei) 基礎,興(xing) 縣加強龍頭企業(ye) 培育,圍繞“國家級龍頭企業(ye) 上榜、晉興(xing) 板上市、產(chan) 值上億(yi) 、利潤上千萬(wan) 的‘四上’目標”,結合各鄉(xiang) 鎮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地域特征,按照“宜種則種、宜養(yang) 則養(yang) 、宜加則加”原則,實施品牌戰略,打造“興(xing) 縣雜糧”“興(xing) 縣陳醋”“興(xing) 縣胡麻油”等區域品牌。同時,圍繞營銷體(ti) 係建設,興(xing) 縣充分利用“旅遊+電商”等新渠道、新業(ye) 態,將農(nong) 產(chan) 品銷售從(cong) “單打獨鬥”變“抱團發展”,打通銷售渠道,促進雜糧產(chan) 業(ye) 化發展。
目前,興(xing) 縣共有雜糧加工市級以上龍頭企業(ye) 7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33個(ge) 、種植 戶1600餘(yu) 戶,穀子、高粱、豇豆、大豆等小雜糧加工轉化率達到50%。興(xing) 縣山花爛漫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山西清泉醋業(ye) 有限公司和興(xing) 縣黃河灣農(nong) 業(ye) 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加工範圍覆蓋全縣所有雜糧品種,年加工轉化各種小雜糧2萬(wan) 餘(yu) 噸。
如今,作為(wei) 革命老區,興(xing) 縣正通過小雜糧產(chan) 業(ye) 化的創新,再一次走在時代的前列,成為(wei) 引領特色農(nong) 業(ye) 發展的“探路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