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這十年·江蘇”主題新聞發布會在江蘇各地幹部群眾中引發熱烈反響
8月12日,中共江蘇省委“中國這十年·江蘇”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在寧舉(ju) 行,在全省各地群眾(zhong) 中引發廣泛關(guan) 注和熱烈反響。發布會(hui) 上,省委書(shu) 記吳政隆和大家一起深情回顧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江蘇的一個(ge) 個(ge) 重要曆史時刻,展示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十年畫卷”。作為(wei) 這些重要曆史時刻的見證者、建設參與(yu) 者的廣大幹部群眾(zhong) ,回憶起這些年來全省各地遵循總書(shu) 記的囑托、不斷取得新成就的經曆,感到無比振奮、信心滿懷。大家一致表示,要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昂揚的鬥誌,緊跟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不斷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新篇章。
紮實開展黨(dang) 內(nei) 集中教育,不斷推動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向縱深發展,全省政治生態更加風清氣正、健康向上。如今已82歲的鎮江市丹徒區世業(ye) 鎮永茂圩自然村老黨(dang) 員崔榮海,回想起8年前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鎮江考察時的情景依然激動不已。當時崔榮海擠到人群前麵,緊緊握住總書(shu) 記的手激動地說:“您是腐敗分子的克星,全國人民的福星!”
正是在這次考察期間,總書(shu) 記首次提出“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
“這麽(me) 多年過去了,我們(men) 黨(dang) 的反腐敗力度依然沒有降,隨著一些好製度、強措施不斷落實,對幹部的管理監督不斷加強,老百姓對黨(dang) 員幹部越來越信賴。”近年來,世業(ye) 鎮對“四風”問題常抓不懈,緊盯“四風”新形式新動向,堅決(jue) 防止反彈回潮。2018年,鎮江在全省率先啟動領導幹部“政治體(ti) 檢”,承擔起為(wei) 全省探索創新的重要職責。如今在崔榮海周圍,越來越多黨(dang) 員幹部奔走一線,以過硬作風紮紮實實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期間,崔榮海專(zhuan) 門請鎮江選出的全國人大代表聶永平在全國人代會(hui) 期間向總書(shu) 記匯報:“這些年,咱們(men) 共產(chan) 黨(dang) 在人民群眾(zhong) 中的威信又回來了!”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科技自立自強。在江蘇的創新版圖中,科技進步正成為(wei) 助推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2014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頂著夜色前來江蘇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視察。每每想起總書(shu) 記“關(guan) 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mai) 不來、討不來的”諄諄教導,江蘇產(chan) 研院院長、長三角國家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劉慶深感重任在肩。“這幾年,我們(men) 在深化改革方麵大膽探索,初步構建了集創新資源、產(chan) 業(ye) 需求和研發載體(ti) 於(yu) 一體(ti) ,以企業(ye) 為(wei) 主體(ti) 、市場為(wei) 導向,產(chan) 學研用深度融合的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體(ti) 係和生態。”
不久前,江蘇產(chan) 研院迎來了第72家專(zhuan) 業(ye) 研究所;目前,第73家也在對接中。今年4月25日,產(chan) 研院旗下的比較醫學研究所在科創板上市,成為(wei) 江蘇產(chan) 研院首家獲批上市的專(zhuan) 業(ye) 研究所。該研究所建設了人源化模型與(yu) 藥物篩選平台,累計形成超過2萬(wan) 種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商品化小鼠模型,成為(wei) 全球最大的小鼠品係資源庫。“未來,江蘇產(chan) 研院將作為(wei) 長三角產(chan) 業(ye) 技術創新一體(ti) 化的踐行者,不斷推動長三角一體(ti) 化高質量發展。”劉慶表示。
2017年6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哈薩克斯坦出席中哈亞(ya) 歐跨境運輸視頻連線儀(yi) 式,親(qin) 自見證跨境貨運班列從(cong) 中哈連雲(yun) 港物流基地鳴笛開行,總書(shu) 記在致辭中希望將連雲(yun) 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wei)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杆和示範項目。
多年來,江蘇大力推進開放強省建設,努力打造具有世界聚合力的雙向開放樞紐。連雲(yun) 港中哈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左學梅說,作為(wei)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首個(ge) 落地的實體(ti) 平台項目,中哈物流基地已逐漸成為(wei) 中亞(ya) 五國過境運輸、倉(cang) 儲(chu) 物流、往來貿易的國際經濟平台。“截至今年7月底,中哈物流公司累計完成貨物進出庫量3737萬(wan) 噸,集裝箱進出場量160.3萬(wan) 標箱。”左學梅介紹,經過多年發展,平台實現了智能化調度、可視化生產(chan) 、無人化作業(ye) 、船站車直通,成為(wei) 加快東(dong) 西雙向開放的重要載體(ti)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切期望將連雲(yun) 港—霍爾果斯串聯起的新亞(ya) 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為(wei) ‘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的標杆和示範項目,這是我們(men) 矢誌不渝的追求和目標。中哈物流基地將在國際班列線路常態化運營等方麵持續發力,力爭(zheng) 全年開行700列,為(wei) 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提供重要支撐。”左學梅說。
2017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親(qin) 臨(lin) 徐工集團考察,提出必須始終高度重視發展壯大實體(ti) 經濟,抓實體(ti) 經濟一定要抓好製造業(ye) 。“這為(wei) 徐工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徐工有限、徐工機械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王民說,2017年到2021年,徐工集團從(cong) 全球工程機械排名第七名躍升至前三名,提前完成了向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匯報時“力爭(zheng) 在2025年進入世界前三”的諾言。總書(shu) 記關(guan) 心的核心技術,徐工已在傳(chuan) 動與(yu) 液壓等領域取得突破,發明專(zhuan) 利由10年前的102件增長到如今的2216件,累計26款產(chan) 品獲得江蘇省首台(套)重大裝備認定,研發出一係列全球數一數二的先進裝備。“未來,徐工將瞄準世界裝備製造業(ye) 前沿,不斷強化自主創新,代表中國工程機械向全球產(chan) 業(ye) ‘珠峰’發起衝(chong) 擊。”
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江蘇堅持把實體(ti) 經濟作為(wei) 發展的“看家本領”,加快製造強省建設,著力構建自主可控的現代產(chan) 業(ye) 體(ti) 係,擔負起作為(wei) 經濟大省的重大政治責任。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交出更有溫度的民生答卷。近年來,徐州市賈汪區馬莊村黨(dang) 委班子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men) 的奮鬥目標”重要指示精神,帶領全村幹群堅持“腦袋口袋一起富”,深挖馬莊曆史民俗文化,創新編排“穆桂英情景劇”,開展“元宵燈會(hui) ”“二十四節氣表演”等文化活動,不斷豐(feng) 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
2017年12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到馬莊村考察時親(qin) 切問候村民群眾(zhong) ,並自己花錢買(mai) 下一個(ge) 香包,笑著說:“我也來捧捧場。”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特色經濟是加快推進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的重要舉(ju) 措。馬莊村黨(dang) 委書(shu) 記毛飛介紹,這幾年,馬莊村注冊(ce) 商標、開發新款式,建起香包青創大院、香包文化大院等。2021年,馬莊香包收入突破800萬(wan) 元。“我們(men) 將以昂揚的鬥誌、過硬的舉(ju) 措,全力打造全國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樣板村、示範村。”
十年來,綠色已成為(wei) 江蘇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8月13日,南通市崇川區狼山鎮街道閘橋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郭菊紅,組織社區黨(dang) 員幹部學習(xi) 省委書(shu) 記吳政隆在新聞發布會(hui) 上的發布講話。“‘良好的生態環境已成為(wei) 江蘇百姓最有幸福感的公共產(chan) 品’,吳書(shu) 記這句話講到了大家心坎裏。”她介紹,南通近年來以壯士斷腕的決(jue) 心大力推進五山地區濱江片區生態保護修複,曾經的“生態傷(shang) 疤”蝶變“綠色氧吧”,成為(wei) 聞名全國的生態旅遊勝地。沿江居民告別髒亂(luan) 差的棚戶房,搬進高品質的安置房,推開窗戶就是綠水青山,走出家門就是森林綠地。
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一定要走出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的新路子,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殷殷囑托,今年以來,閘橋社區上下正進一步優(you) 化沿江生態景觀帶專(zhuan) 屬網格服務管理,運用好長江生態眼創新應用智慧平台,強化對長江生態、文物古跡、岸線資源等方麵的監管力度,發揮數據優(you) 勢,濃墨重彩繪就“滄桑巨變”新篇章。
“每一個(ge) 曆史時刻都是一幅生動、鮮活的曆史畫麵,共同組成了‘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的十年畫卷。”放眼江蘇大地,一幅更加多姿多彩的錦繡“蘇”景圖正在徐徐鋪展。
本報記者集體(ti) 采寫(xie)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