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萬億之城”南通:風勁潮湧催征帆

發布時間:2022-08-22 16:52:00來源: 新華日報

  南通濱江臨(lin) 海,踞江海之利,憑江海而興(xing) 。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南通堅定不移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引的方向,完整、準確、全麵貫徹新發展理念,一路追江趕海,書(shu) 寫(xie) 時代華章,交出“非凡答卷”。

  十年砥礪,南通經濟總量連續跨越7個(ge) 千億(yi) 級台階,經濟占全省比重提升1個(ge) 百分點,2020年曆史性突破萬(wan) 億(yi) 大關(guan) ,成為(wei) 全省第四座“萬(wan) 億(yi) 之城”;2021年再上新台階,達11027億(yi) 元,增速位居全國24座“萬(wan) 億(yi) 城市”第三。

  十載奮進,交通末梢變立體(ti) 樞紐,“難通”變“好通”。南通不僅(jin) 成為(wei) 上海大都市圈中的核心成員,更成長為(wei) 長三角發展棋盤上的重要棋子,發展格局強力刷新。

  2020年11月12日,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江蘇,第一站就來到南通五山地區濱江片區,點讚南通“好通”、滄桑巨變、生活幸福。

  大江大海大時代,風勁潮湧催征帆——牢記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殷殷囑托,落實省委省政府決(jue) 策部署,南通將堅決(jue) 擔起“勇挑大梁”的重大責任,發揮好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用,努力成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奮力譜寫(xie) “強富美高”新南通建設現代化篇章。

  “萬(wan) 億(yi) 之城”見證滄桑巨變

  十年之變,最撼動人心的是經濟增長的“塊頭”。

  7月20日,“2022賽迪百強縣”揭榜,“南通軍(jun) 團”表現搶眼:如皋、啟東(dong) 、海安、如東(dong) 四縣(市)上榜,分列第23、24、26、33位。在壹城經濟谘詢中心發布的《中國市轄區高質量發展報告2022》上,崇川、海門、通州三區分列第12、14、21位。

  南通所轄7個(ge) 縣(市、區)全部躋身“千億(yi) 俱樂(le) 部”,放眼中國經濟版圖,這並不多見。板塊齊頭並進,推動大市跨越發展。數據顯示,2013年至2021年,該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8.4%,分別快於(yu) 全國、全省1.9、1.0個(ge) 百分點。更引人關(guan) 注的是,2020年南通首破萬(wan) 億(yi) 大關(guan) ,為(wei) 江蘇GDP突破10萬(wan) 億(yi) 大關(guan) 貢獻了重要力量。

  長“塊頭”的同時,南通製造業(ye) 的“體(ti) 質”不斷增強。7月21日,舉(ju) 行南通長風新能源建造的浮式油氣生產(chan) 平台“FPU TRUNOJOYO 01”交付儀(yi) 式,這標誌著南通海工企業(ye) 已完全具備了高端浮式生產(chan) 裝置建造能力。十年來,中國首艘2萬(wan) 標箱超大型集裝箱船、世界首製4000車位LNG雙燃料冰區加強型汽車運輸船、亞(ya) 洲最大的重型自航絞吸式挖泥船“天鯤號”、我國首製極地探險郵輪等一批批大國重器從(cong) 南通駛出,在船舶海工國際航道上高樹“南通航標”。

  造船業(ye) 轉型是“南通製造”整體(ti) 升級的一個(ge) 縮影。著眼戰略布局,南通梳理出16條優(you) 勢產(chan) 業(ye) 鏈,聚力打造船舶海工、高端紡織、新材料、新信息技術、高端裝備五大千億(yi) 級重點產(chan) 業(ye) 集群,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今年5月,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公示“第三批第一年建議支持的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名單,南通共有10家企業(ye) 在列,入圍數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國前十、地級市第一。

  黨(dang) 的十八大作出了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重大部署。十年來,南通始終堅持“謀創新就是謀未來”,將科技創新作為(wei)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沃太能源2012年落戶南通高新區,從(cong) 隻有3人的小團隊到引入億(yi) 緯鋰能、高瓴資本、淡馬錫等多家戰略投資者和產(chan) 業(ye) 資本投資,一步步成長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並成為(wei) 全球綠色儲(chu) 能領域領跑者,幫助75個(ge) 國家和地區數百萬(wan) 人用上清潔能源。如今,沃太能源在全球擁有10多家子公司,研發人員占比超過50%,董事長袁宏亮說,“越是競爭(zheng) 加劇,越要加快科技創新。”

  統計顯示:過去十年,南通全社會(hui) 研發投入累計達1875.41億(yi) 元,科技進步貢獻率年均提升近1個(ge) 百分點,累計斬獲國家科技進步獎14項,其中特等獎3項。去年,南通在國家創新型城市創新能力排行榜上位列第23位,前移3個(ge) 位次。

  萬(wan) 億(yi) 之城再出發,擁抱創新向未來。南通市委書(shu) 記王暉介紹,以建設沿江科創帶為(wei) 統領,以培育創新型企業(ye) 為(wei) 重點,以集聚高端領軍(jun) 人才為(wei) 關(guan) 鍵,以構建“如魚得水、如鳥歸林”的一流創新生態為(wei) 支撐,南通全力打造具有長三角引領性、全國影響力、國際知名度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力爭(zheng) “十四五”期間躋身國家創新型城市前20強。

  南通“好通”刷新發展格局

  5月,“萬(wan) 裏長江第一隧”海太通道地方配套工程啟動;6月,“世界第一跨”張靖皋長江大橋開工;7月,呂四起步港區集裝箱碼頭岸線獲批……南通“好通”,不斷取得新進展。

  “今年以來,登門考察的客商已經翻爛了3張地圖。”海門開發區招商幹部吳建榮依然記得,2008年之前,長江南通段沒有一條過江通道,南下招商得靠輪渡,過江一次要顛簸4個(ge) 多小時。

  天塹變通途,南通大步跨進長三角一體(ti) 化戰略的核心圈層。2019年底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ti) 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規劃建設南通新機場、南通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海口、北沿江高鐵、通蘇嘉甬鐵路等一批與(yu) 南通直接相關(guan) 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工程。南通市交通運輸局局長周建飛說:“未來,南通將形成‘八龍過江’格局,平均每18公裏江岸上就有一條過江通道。”

  衝(chong) 破“江海之困”,南通發展格局為(wei) 之一新——

  對外,廣建“朋友圈”。南通新機場引入“戰略合夥(huo) 人”,與(yu) 虹橋和浦東(dong) 機場一起,構建上海航空樞紐跨地域的多機場體(ti) 係,並借助北沿江高鐵打造“軌道上的機場”;通州灣新出海口開門建港,與(yu) 蘇州、無錫等蘇南城市深度合作,融入並依托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共同打造具有國際競爭(zheng) 力的世界級港口群。

  對內(nei) ,鍛強“動力核”。將洋口港、海門港、呂四港一體(ti) 納入“大通州灣”,打造江蘇新出海口。推進實施區劃變更,中心城區告別“小馬拉大車”,麵積、人口、經濟總量全市占比分別提高到30.7%、45%、51.4%,綜合承載力、資源配置力和區域競爭(zheng) 力顯著增強,南通迎來“大城時代”。

  十年砥礪奮進,南通在江蘇發展“大盤”上的分量越來越重。以前,省委省政府要求南通發揮後發優(you) 勢,加快把經濟體(ti) 量搞上來,“建設江蘇新的增長極”。省第十四次黨(dang) 代會(hui) 期間,省委領導同誌勉勵南通發揮好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的重要支點作用,努力成為(wei) “全省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從(cong) ‘新的增長極’到‘重要增長極’,意味著分量更重、站位更高、能級更強。”江蘇長江經濟帶研究院院長成長春分析,在打造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重要支點進程中,助力蘇南放大優(you) 勢、蘇中加速崛起、蘇北跨越趕超,南通都大有可為(wei) 。

  放眼長三角,共有41個(ge) 城市,而上海大都市圈規劃明確的“1+8”核心成員中,長江以北隻有南通“入圈”。從(cong) 接軌上海、融入蘇南,到打造令人向往的“北上海”“新蘇南”,非凡十年奠定了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中的“南通地位”。以“一樞紐五城市”為(wei) 主攻方向,南通正乘勢而上,加快構建滬蘇通“金三角”,真正成為(wei) 區位、資源、能級相匹配的中心城市。

  “幸福城市”共創美好生活

  盛夏時節,在海門中興(xing) 能源裝備有限公司,約5000平方米的人工島上樹林茂密,棲息著上千隻鷺鳥。廠區鷺蹁躚,在江海大地已成常態。

  深入踐行“兩(liang) 山”理念,堅持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十年間,南通走出了一條保持經濟社會(hui) 較快發展的同時,生態依然良好、不斷向好的高質量發展路徑——去年,南通環境空氣優(you) 良天數比率達88.2%,連續4年保持全省第一。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省考以上斷麵水質優(you) Ⅲ比例達93.5%,主要入江入海河流全麵消除劣Ⅴ類。今年6月,南通生態文明建設相關(guan) 工作先後獲國務院、省政府督查激勵。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曾經的狼山港是南通沿江集裝箱裝卸運輸主力港,受限於(yu) 岸線空間資源不足,存在汙染飲用水水源地安全隱患,被整體(ti) 搬遷至下遊通海港區。2018年6月投產(chan) 以來,通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連續3年刷新紀錄,2021年達145.2萬(wan) 標箱,較搬遷前增長118.6%,躍升至全國江河港口集裝箱碼頭第二位。深入推進長江大保護,南通組織實施船舶汙染、非法碼頭、飲用水水源地環境保護等20多項專(zhuan) 項整治行動,累計投入超過100億(yi) 元。該市還在五山濱江“黃金地段”建成全市首個(ge) 國家森林公園——五山國家森林公園,2019年中國森林旅遊節舉(ju) 辦期間,這裏成了最美“城市客廳”。

  回望這十年,持續拉升南通人幸福指數的,不隻藍天白雲(yun) 、綠水青山,還有城市麵貌的日新月異、人居環境的煥然一新。

  今年夏天,一個(ge) 荷塘,讓建成於(yu)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濠橋新村成為(wei) 人們(men) “打卡”熱點。這個(ge) 水塘原來水係不通,一到夏天就散發出濃烈的臭味。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這裏變死水為(wei) 活水,還順勢打造了“九曲廊橋”荷塘月色景觀。根據摸排,南通約有10萬(wan) 戶共30萬(wan) 名居民生活在2000年之前建成的老舊小區。南通市第十三次黨(dang) 代會(hui) 報告給出“幸福承諾”:有序推進城市更新,係統解決(jue) 停車、充電、管網、加裝電梯、物業(ye) 管理等方麵突出問題,確保需改造的城鎮老舊小區應改盡改。

  城市形象煥新,城市內(nei) 涵更要提升。南通“莫文隋”現象全國聞名,不留名的好人與(yu) 一大批見賢思齊者的存在,擦亮了“中國近代第一城”的“文明底色”。作為(wei) 第二批摘得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的城市,10多年間,南通不但成功實現全國文明城市“五連冠”,所轄海安、如皋、如東(dong) 、啟東(dong) 四縣(市)也創成全國文明城市,實現全域“滿堂紅”。前不久,南通製定實施三年行動計劃,建設更高水平全國文明城市群。

  城市更美麗(li) 、更宜居、更溫暖,必將成為(wei) 近悅遠來的幸福家園。南通教育聞名遐邇,但曾經存在大學生“出去一火車、回來一卡車”的現象。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南通常住人口為(wei) 772.66萬(wan) 人,人口淨流入16.61萬(wan) 人,曆史性扭轉人口長期淨流出的局麵。新南通人、南通大學藝術學院21級美術專(zhuan) 碩茆靜雅說:“這是一方充滿機遇的沃土,在這座城市奮鬥成長,我感到很幸福。”

  與(yu) 江海相遇,與(yu) 未來有約。今年3月出台的《南通市人口集聚工程實施方案(2022—2025年)》明確,力爭(zheng) 到2025年末,全市常住人口超過800萬(wan) ,常住人口中年輕人口年均淨增不少於(yu) 4.2萬(wan) 人。南通市市長吳新明說,聚力建設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要讓更多“千裏馬”在江海大地競相馳騁,在共同奮鬥中建設宜居宜業(ye) 幸福之城。

  長江浩蕩奔流,黃海飛濤如歌。南通乘風聚勢,勇立潮頭,開啟又一次高質量發展“滄桑巨變”!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