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走進縣城看發展】侯馬:晉國古都繪新圖

發布時間:2022-08-24 11:24:00來源: 山西日報

  絳山北麓,汾河岸畔,振通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車水馬龍,新田路道路及片區提升改造如火如荼,臨(lin) 汾(侯馬)綜合保稅區申建加快推進,廟寢遺址公園景色怡人、歡笑不斷……  千年晉都侯馬從(cong) 曆史深處一路走來,立足曆史文化和區位交通優(you) 勢,搶抓“建設國家級物流樞紐城市”契機,以打造晉南區域中心城市為(wei) 引領,堅持城市建設和產(chan) 業(ye) 提升“雙輪驅動”,不斷增進民生福祉,在高質量發展中篤定前行,爭(zheng) 先崛起。

  產(chan) 業(ye) 集聚添活力

  侯北工業(ye) 區,山西正大製管有限公司內(nei) ,機器轟鳴,吊車繁忙,一派火熱景象。“我們(men) 很看重這裏的交通區位優(you) 勢和營商環境。”該公司辦公室主任王健說,企業(ye) 得到了政府多方麵支持,2021年銷售收入達40.66億(yi) 元。  曆史文化深厚、城市環境宜居、產(chan) 業(ye) 發展強勁的侯馬,也深深吸引了王健。去年他買(mai) 房落戶、舉(ju) 家遷居,成為(wei) 侯馬新市民。

  侯馬,晉國晚期都城新田,明洪武八年設換馬驛站更名侯馬,素有“南來北往商埠地,千車百貨旱碼頭”美稱。侯馬地處太原、西安、鄭州“大三角”和臨(lin) 汾、運城、晉城“小三角”中心,是國家確立的“一帶一路”交通樞紐節點城市、“晉陝豫黃河金三角”區域的協同發展戰略和“關(guan) 中平原城市群”規劃發展的重要節點城市。

  產(chan) 業(ye) 集群是推動未來經濟增長的“加速器”。去年以來,侯馬市大力發展“七大產(chan) 業(ye) 集群”和“5+N百億(yi) 級企業(ye) 集群”,實施引人才、引項目“雙引工程”,帶動上千名高校畢業(ye) 生選擇在侯馬工作、生活。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該市人口淨增7.46%,在臨(lin) 汾各縣市區中增長率最高。去年,該市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速達到12.5%,總量達到152.1億(yi) 元,年度增量達31.3億(yi) 元,增速創下曆史新高,營商環境第三方總體(ti) 評價(jia) 位列臨(lin) 汾第一。

  作為(wei) 中國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企業(ye)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山西湯榮機械製造股份有限公司正在推進穩鏈、延鏈、補鏈、強鏈,努力構建車橋係產(chan) 品新布局。該公司副總經理李穎說:“一個(ge) 章子管審批、三證合一等帶來很多方便,職能部門服務意識不斷增強,我們(men) 企業(ye) 幸福感滿滿。”

  侯馬公路樞紐貨物中心園區,德邦快遞臨(lin) 汾運營區倉(cang) 庫前,20多輛重卡同步裝貨發車,很是壯觀。該運營區經理王星說:“我們(men) 正考慮增加3000平方米倉(cang) 儲(chu) 麵積。”振通電子商務產(chan) 業(ye) 園區規劃占地300畝(mu) ,物流輻射臨(lin) 汾、運城、長治、晉城49個(ge) 縣市區,集聚效應和引領效益日益顯現。

  今年以來,侯馬市利用交通區位、陸港平台、多式聯運、海關(guan) 監管等優(you) 勢,主動融入“黃河金三角”合作區域和“一帶一路”建設,全力推進臨(lin) 汾(侯馬)綜合保稅區申建。

  新產(chan) 業(ye) 在聚集,新動能在培育,新業(ye) 態在壯大,侯馬“旱碼頭”有了新的注解。

  民生普惠增福祉

  臨(lin) 近午飯時間,路東(dong) 街道市府北巷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的“爸媽食堂”熱鬧了起來。老人們(men) 或在愛心窗口前買(mai) 飯,或坐在餐桌前用餐,氣氛十分溫馨。  “好吃還實惠,對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來說,十分方便。”70歲的馮(feng) 福祿買(mai) 了四樣菜、一份大米、一碗米湯,僅(jin) 花了10元錢。市府北巷社區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王利說,“爸媽食堂”為(wei) 社區群眾(zhong) 提供午飯和晚飯,飯菜花樣眾(zhong) 多、價(jia) 格低廉,很受青睞。

  侯馬市高標準實施城鎮社區養(yang) 老幸福工程,解決(jue) 了社區內(nei) 獨居、空巢老人、高齡老人“吃飯難”問題,使老年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養(yang) 、老有所樂(le) ,獲得感和幸福感不斷增強。

  近年來,侯馬市樹牢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推動城鄉(xiang) 統籌發展,不斷普惠高質量發展成果,持續增進民生福祉。農(nong) 村供水、垃圾集中處理、集中供熱實現全覆蓋;旱廁改造率86%,超額完成省定改造任務;生活汙水綜合利用工程中城區汙水處理率達到94%以上;城市建成區實現天然氣全覆蓋,並延伸到28個(ge) 村子;覆蓋城鄉(xiang) 的醫療保障網絡全麵建立;去年第三次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複審……

  新田鄉(xiang) 南西莊社區馬秀芳家的四合院,讓人眼前一亮:上下兩(liang) 層八間房瓷磚貼牆,敞亮氣派;院子地磚鋪地,幹淨利落,君子蘭(lan) 、鴨掌木等花卉長得精神。

  南西莊改成社區後,馬秀芳和老伴在垤上水果批發市場做起水果生意,每年能賺10萬(wan) 多元。這幾年,她家蓋了新房,買(mai) 了樓房和小汽車,日子越來越紅火。

  開辦裝卸服務公司、房地產(chan) 開發公司、物業(ye) 家政公司,建居民住宅小區……多年來,南西莊積極發展三產(chan) ,集體(ti) 經濟不斷壯大,集體(ti) 經濟年純收入達400餘(yu) 萬(wan) 元。端午節、中秋節、春節社區發放生活用品,參加新農(nong) 合集體(ti) 統一出資,養(yang) 老保險由集體(ti) 出資補貼80%;閉路電視收視費、水費集體(ti) 也有補貼……社區居民的幸福指數在不斷提升。

  “城裏有的暖氣、天然氣、自來水,我們(men) 這裏也有,一點不比城裏差。”養(yang) 花、喂鳥、跳廣場舞,舒坦的生活讓馬秀芳笑逐顏開。

  城景交融更宜居

  清晨7時,新田廣場,沐浴著朝陽的“文公圖霸”雕塑更顯雄威。這個(ge) 園林式廣場處處草木蔥蘢、生機勃勃,在這裏晨練的市民人人意氣風發。82歲的退休幹部王大爺說:“城市幹淨,綠化也好,說侯馬是宜居城市真不假。”

  “人在林中,城在綠中”,作為(wei) 國家園林城市,近幾年,侯馬市在原先35個(ge) 公園基礎上新建了兩(liang) 個(ge) 公園、6個(ge) 街頭遊園,綠地麵積超過836萬(wan) 平方米,人均擁有公園綠地11.16平方米。

  新田路道路及片區提升改造一標段施工現場,挖掘機繁忙作業(ye) ,工人們(men) 對道路地下管廊進行施工。該標段技術負責人趙向榮告訴記者,南側(ce) 管廊寬3.6米、高3.2米,為(wei) 單倉(cang) ;北側(ce) 管廊寬5.7米、高3.2米,為(wei) 雙倉(cang) 。該工程將提升全線通行能力和綠化美化水平,塑造安全、綠色、智慧的高品質公共空間。

  踏上新田路,讀懂晉國史。新田路道路景觀改造還將把晉國曆史文化融入9個(ge) 主題遊園,推動晉國文化與(yu) 道路、城市深度融合,讓侯馬更具文化內(nei) 涵和“晉國古都”特色。

  去年以來,侯馬市把整個(ge) 城市當作一個(ge) 大公園來建設,全力構建“園中建城,城中有園,產(chan) 城融合,人城和諧,經濟發展”的城市格局,高標準更新城市,高水平打造“晉國古都·公園城市”。以“一路九園五片一區”為(wei) 核心,有序推進36個(ge) 老舊小區改造和片區背街小巷提檔升級;以澮河新區、城中村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為(wei) 帶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質;以新東(dong) 城公園、新二中、東(dong) 城小學為(wei) 支撐,打造城市新區,豐(feng) 富城市內(nei) 涵,進一步提高城市承載力和城市能級,讓城市更有顏值、更有氣質、更有魅力。

  “出門見公園,行路有綠蔭。道路拓寬了,危舊小區改造了,城市環境越來越好。新田路改造完成後會(hui) 更漂亮!”65歲的吳少雲(yun) 是土生土長的侯馬人,她眼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

  侯馬正乘勢而上,踔厲奮發,在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再鑄輝煌。(記者張誌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