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護眼路上的“攔路虎”:超八成受訪家長直指近視防控虛假營銷
暑假即將結束,各地中小學生陸續迎來開學日。眼科門診、近視矯正機構、配鏡門店近期也迎來了患者和顧客的人流“高峰”。但有家長發現,誇大功效、虛假宣傳(chuan) 等現象時常出現。今年教育部等三部門聯合發文,從(cong) 嚴(yan) 查處使用“恢複”“降低度數”“近視治愈”等誤導性表述對兒(er) 童青少年近視防控產(chan) 品進行宣傳(chuan) 營銷的行為(wei) 。
上周,中國青年報社社會(hui) 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1603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社交平台是受訪家長獲取近視相關(guan) 信息的主要渠道,83.6%的受訪家長感到現在聲稱能“治愈近視”的虛假營銷現象普遍,83.7%的受訪家長認為(wei) 近視防控虛假營銷是兒(er) 童青少年護眼之路上的一大“攔路虎”。
受訪中小學生家長中,孩子在讀小學的占48.8%,讀初中的占34.2%,高中的占17.0%。其中,孩子視力正常的僅(jin) 有34.1%,患低度近視的占41.0%,中度近視的占20.5%,高度近視的占3.7%。
社交平台和近視治療廣告是受訪家長獲取信息兩(liang) 大渠道
宿莎是一名高三學生的家長,女兒(er) 近視500多度。她介紹,自己平時比較關(guan) 注近視相關(guan) 信息。在每天自駕上班的途中,車載廣播經常播關(guan) 於(yu) 青少年近視的內(nei) 容和廣告。她還關(guan) 注了幾個(ge) 近視相關(guan) 的公眾(zhong) 號。“同事、朋友也經常討論孩子近視的問題。比如誰家孩子近視了,去哪裏看了,用什麽(me) 方法矯正,等等。我感覺與(yu) 人交流是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
在北京一家國企就職的孫芊近視800度。空閑時間,孫芊喜歡刷知乎、小紅書(shu) 等社交軟件,“因為(wei) 自己近視,會(hui) 在上麵看相關(guan) 的筆記和帖子。一些用戶的護眼方法、就醫經曆分享,對自己有一些幫助。加上平台的精準推送,這類信息獲取越來越方便”。
王瑞辰秋季開學讀高一,現在近視400度。他會(hui) 特意去上網了解關(guan) 於(yu) 治療近視的內(nei) 容。“比如搜索‘激光手術’,看看各類手術對度數的限製和要求。希望能提前做好準備”。
大家平時都是怎樣獲取近視相關(guan) 的信息?52.0%的受訪家長在社交平台,比如小紅書(shu) 、知乎、抖音等,51.8%的受訪家長通過近視治療的營銷廣告,50.8%的受訪家長會(hui) 通過正規媒體(ti) 的報道,46.5%的受訪家長通過眼科醫院和醫生的專(zhuan) 業(ye) 知識,還有39.9%的受訪家長通過周邊人的經驗介紹。
83.6%受訪家長表示聲稱能“治愈近視”的虛假營銷現象普遍
孫芊感到近兩(liang) 年有關(guan) 近視治愈的廣告和帖子非常多,尤其臨(lin) 近開學季,經常能看到。連高度近視都聲稱能治愈,效果驚人。但作為(wei) 患者本人,她深知近視不能治愈。“我經常瀏覽一些社交平台,看到過不少普通人‘現身說法’,吸引許多未成年人、家長去留言,這類帖子往往關(guan) 注度都非常高”。
調查顯示,83.6%的受訪家長感到,現在聲稱能夠“治愈近視”的虛假營銷現象普遍。
北京家長胡越的孩子遠視儲(chu) 備已經不足,最近快開學了,正在關(guan) 注青少年視力訓練儀(yi) ,“前不久剛在一家線下門店了解一款儀(yi) 器,孩子每天戴著練習(xi) ,裏麵有目標物遠近移動,來鍛煉眼部肌肉。有家長問孩子近視400度能恢複嗎?店員說有可能,而且沒有任何副作用。我覺得有誇大功效和忽悠的成分”。
孫芊小學三年級就近視了,之後每年都去醫院複查、配眼鏡。談及近視治療的“坑”,她感到虛構成功案例是常用的伎倆(lia) ,自己也曾差點中圈套。“高中時我們(men) 那風靡一款眼藥水,一個(ge) 月一療程,聲稱用了就見效,近視能去‘根兒(er) ’。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買(mai) 了,我也深信不疑,央求爸媽給買(mai) 。他們(men) 終於(yu) 被我說動正要找人幫忙買(mai) ,傳(chuan) 出有小孩使用出了問題,被曝虛假營銷,才作罷”。
關(guan) 於(yu) 矯正視力,家長們(men) 感到哪些營銷的“坑”比較普遍?74.7%的受訪家長都指出是聲稱見效快,短時期降低度數/摘掉眼鏡。55.5%的受訪家長遇到商家誇大孩子近視嚴(yan) 重性的情況。51.0%的受訪家長指出是虛構“成功”案例博取信任。48.7%的受訪家長指出商家常對診療安全性、功效作保證性承諾。
中國中醫科學院眼科醫院副院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謝立科表示,目前我國近視防控有三個(ge) 特點:發病率特別高、人群規模特別大、群眾(zhong) 防控需求特別大。青少年近視防控已經成了全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焦點,也因此創造了大量商機。“現在近視相關(guan) 的產(chan) 品,包括中醫的、西醫的,太多太多了。不少產(chan) 品都存在虛假廣告、誇大宣傳(chuan) 的現象”。
他介紹,產(chan) 品功效的驗證在醫學上講究“循證醫學”,即要有絕對的隨機對照、前瞻性的研究、多年的觀察,才能對產(chan) 品的安全性、可能存在的危害性等各方麵,得出科學的結論。“但目前以我掌握的情況,很少有真正符合醫學科學要求的治療近視產(chan) 品”。針對不同程度近視的治療,他認為(wei) 科學的觀念應是,對沒有發生的近視或低度近視,要預防它發生並阻止它加重。對於(yu) 高度近視,要防治並發症,減少低視力和失明率,但不能治愈。
77.4%受訪家長擔心虛假營銷給未成年人和家長造成錯誤認知
宿莎感到,現在青少年近視患者非常多,“我的好多同事,都在這個(ge) 暑假帶孩子去配眼鏡了。18歲之前眼睛發育不成熟,度數加深會(hui) 非常快。而虛假營銷的存在,對未成年人視力矯治一定會(hui) 造成阻礙,讓護眼之路難上加難”。
83.7%的受訪家長認為(wei) 近視防控虛假營銷是兒(er) 童青少年護眼之路上的一大“攔路虎”。對此,受訪小學生家長認同度最高,比例為(wei) 89.6%。
孫芊說,在那個(ge) 虛假營銷的品牌被查出問題前,她一直以為(wei) 近視能治愈,幻想著能通過藥品讓自己視力恢複正常,沒把愛護眼睛當回事。對待近視的態度不認真,使度數迅速上升。“當時已經600多度,是高度近視了。明白度數不可逆後,我才開始真正意識到要保護眼睛,明白合理用眼的重要性”。
宿莎認為(wei) ,近視虛假營銷害人不淺,不單單是交了“智商稅”,更會(hui) 傷(shang) 害孩子的眼睛。“給學生和家長都樹立錯誤的概念,影響孩子治療。對行業(ye) 而言,虛假宣傳(chuan) 的泛濫,會(hui) 擠占正規矯治機構的生存空間,影響整個(ge) 產(chan) 品市場的正規發展”。
近視治療虛假營銷現象普遍存在,77.4%的受訪家長擔心給未成年人和家長造成錯誤認知,以為(wei) 近視可逆,60.9%的受訪家長指出可能因此錯過孩子近視最佳預防治療時機,56.9%的受訪家長擔憂錯誤的用眼方法得到普及,48.0%的受訪家長表示家長會(hui) 交“智商稅”,多花冤枉錢。
謝立科指出,近視治療虛假宣傳(chuan) 現象擾亂(luan) 了近視防控的觀念和市場,給未成年人和家長形成誤導。另一方麵,耽誤了近視患者的科學治療與(yu) 選擇,錯過了早期有效的治療時機。“現在在近視治療上,很多產(chan) 品和治療手段是否有效,在全球醫學界都存在爭(zheng) 論。而市場上的某些廠家生產(chan) 的一些儀(yi) 器,宣傳(chuan) 說很有效,這是立不住腳的”。
“像‘近視治愈’這些關(guan) 於(yu) 療效的醫療宣傳(chuan) 廣告是明令禁止的。有關(guan) 部門要加大查處力度,嚴(yan) 禁虛假宣傳(chuan) 。”謝立科說。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杜園春 實習(xi) 生 尚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