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林長製好製度產生好效果(評論員觀察)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林長製是生態文明領域又一重大製度創新,是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製度保障和長效工作機製
在陝西漢陰,縣、鎮、村三級共892名林長全方位管護全縣149.29萬(wan) 畝(mu) 林地;在江西吉安,靠智慧管理平台全麵應用林長製巡護係統,各類事件辦結率達99.4%;在安徽滁州,林長製公益監督員深入基層一線,走訪收集各方建議……2020年12月,中辦、國辦印發的《關(guan) 於(yu) 全麵推行林長製的意見》提出,“確保到2022年6月全麵建立林長製”。一年多來,全國各地全麵推行林長製改革,設立各級林長近120萬(wan) 名,如期實現了目標。全國基本建立了上下銜接、職責明確的林長製組織體(ti) 係和責任體(ti) 係,逐步形成了保障有力、運行有效的製度體(ti) 係。
“山有人管、林有人造、樹有人護、責有人擔”,林長製是生態文明領域又一重大製度創新,是森林草原資源保護發展的重大製度保障和長效工作機製。林長製源自基層的創新、成於(yu) 頂層的設計,以保護發展森林草原等生態資源為(wei) 目標,以壓實地方黨(dang) 政領導幹部責任為(wei) 核心,以製度體(ti) 係建設為(wei) 保障,以監督考核為(wei) 手段,初步形成了“有問題、找林長”的協同治理機製。隨著林長製工作步入有效運行、係統深化階段,我們(men) 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在機製完善、運用、見效上持續發力,推動製度優(you) 勢更好轉化為(wei) 治理效能。
林長製的重心在於(yu) 建立健全黨(dang) 政領導責任體(ti) 係,明確各級林長的森林草原保護發展責任。當林長要幹什麽(me) 、怎麽(me) 幹,這是首先要想清楚、做到位的事。全麵推行林長製,要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係統治理的要求,堅持生態優(you) 先、保護為(wei) 主,堅持綠色發展、生態惠民,堅持問題導向、因地製宜,把林草事業(ye) 發展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民生事業(ye) 發展同步謀劃、同等重視、統籌考慮。從(cong) 各地實踐來看,相關(guan) 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一些地方在林長製工作基礎上,還因地製宜推出“林區警長製”“民間林長”等做法,進一步夯實了林草資源保護發展的製度基礎。細化、實化“最後一公裏”的管護責任,帶動社會(hui) 參與(yu) 森林草原保護、提升公眾(zhong) 生態文明自覺,才能形成保護林草資源的合力。
讓好製度產(chan) 生好效果,狠抓落實是關(guan) 鍵,督查考核是保障。全麵推行林長製,要全麵強化林草資源保護管理,加強生態保護修複,強化執法監督,保護生物多樣性,以持續增強森林和草原等生態係統穩定性;要積極構建網格化管理體(ti) 係,加強林業(ye) 工作機構建設,出台護林員管理文件,把發展經濟和生態惠民有機結合起來。同時,也要強化監督和考核,充分發揮正向激勵和負麵懲戒作用,實現壓力層層傳(chuan) 導、責任層層落實。把林長製這項重大決(jue) 策部署落實、落細、落好,就能把綠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銀山做得更大。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製度創新未有窮期。全麵推行“林長製”,有助於(yu) 解決(jue) 林草資源保護的內(nei) 生動力問題、長遠發展問題、統籌協調問題,促進“林長治”。這是一項係統工程,需要統籌各方麵力量。著力完善各方麵體(ti) 製機製,實現生態保護、綠色發展、民生改善相統一,我們(men) 一定能守住生態安全的底線,更好推動生態文明和美麗(li) 中國建設,為(wei) 子孫後代留下美麗(li) 家園。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9日 第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