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首次開展曆史地段認定
在前兩(liang) 批認定218處曆史建築的基礎上,金華市區近日啟動新一輪曆史文化資源普查,計劃新增一批曆史建築的同時,首次認定公布曆史地段。
根據浙江省相關(guan) 規定,未公布為(wei) 文物保護單位或文物保護點的建築物、構築物,達到相應條件,可由當地市、縣政府確定並公布為(wei) 曆史建築。
“曆史建築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基石,是一本活的曆史教科書(shu) 。”金華市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指導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公布曆史建築名錄,是在文物保護範圍之外,對其他曆史遺存建築設立的又一道法律保護防線。
經曆屆市委市政府努力,金華市以古子城曆史文化街區和雅畈曆史文化保護街區為(wei) 依托,2007年3月被國務院列為(wei)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2018年,金華市政府分兩(liang) 批公布市區曆史建築名錄,其中第一批65處,第二批153處,全部實行建檔掛牌保護。
在符合保護要求的前提下,相關(guan) 部門對部分曆史建築進行活化利用,鼓勵設置小型博物館、專(zhuan) 題陳列館、民俗館等。比如,古子城街區內(nei) 集中成片的曆史建築,以及鐵路文化公園內(nei) 的金華老火車站等8處曆史建築,通過加固修繕,活化利用,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得以較好傳(chuan) 承和保護。
金華市區新一輪曆史文化資源普查認定將廣泛動員公眾(zhong) 參與(yu) ,擴大普查地域空間範圍,延展普查年代區間,加大線索征集力度,對不同曆史時期的曆史文化遺存作一次查漏補缺式的梳理和發掘。尤其要將近現代、新中國成立以後、改革開放以來有代表性的建設成果納入保護名錄。
結合新一輪普查,金華市區首次開展曆史地段認定工作。曆史地段要求留存有一定的文物古跡、曆史建築或傳(chuan) 統風貌建築,能夠較完整、真實地反映一定曆史時期的傳(chuan) 統風貌或地方特色。
“曆史文化資源是城鄉(xiang) 記憶的物質留存,是人民群眾(zhong) 鄉(xiang) 愁的見證。”金華市曆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指導中心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金華作為(wei) 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曆史文化遺存豐(feng) 富,雖然經過兩(liang) 輪曆史建築認定保護,仍有一些有價(jia) 值的資源散落在城鄉(xiang) 大地,新一輪普查認定堅持以價(jia) 值為(wei) 導向,應保盡保,為(wei) 後續建立曆史文化資源預備庫做好鋪墊。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