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奮力書寫現代化教育強市新篇章
教育興(xing) 則國家興(xing) ,教育強則國家強。9月8日,天津市政府新聞辦舉(ju) 行“天津這十年·教育”主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天津教育係統堅決(jue) 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關(guan) 於(yu) 教育的重要論述,深入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四次親(qin) 臨(lin) 天津視察和出席活動時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別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視察南開大學重要講話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守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推動天津市教育事業(ye) 取得的新成就。
十年來,天津市新增學前教育學位21萬(wan) 個(ge) ,所有中小學校初步達到現代化建設標準,用心辦好“家門口的幼兒(er) 園”“家門口的好學校”,向社會(hui) 培養(yang) 輸送近160萬(wan) 名高校畢業(ye) 生,教育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區域教育能力保持全國前列,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十年來,天津市始終堅持優(you) 先發展教育,全麵加強黨(dang) 對教育的領導。全麵貫徹黨(dang) 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hui) 主義(yi) 辦學方向,成立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提出高校黨(dang) 委書(shu) 記對學校工作負總責,履行第一責任人職責;試點中小學校黨(dang) 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製,強化民辦高校、獨立學院黨(dang) 建工作,深入實施黨(dang) 建領航工程,教師黨(dang) 支部“雙帶頭人”實現全覆蓋,黨(dang) 建體(ti) 製機製更加健全完善,黨(dang) 旗始終高高飄揚在育人一線。
十年來,天津市堅決(jue)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yang) 學生健康成長。構建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課程群,編寫(xie) 《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三進”教學指導方案》。建立領導幹部進校園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製度,實施“新時代馬克思主義(yi) 政治人才培養(yang) 工程”。製定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配備標準,建成思政實訓基地、主題教室,學生“思政小課堂”與(yu) “社會(hui) 大課堂”有機結合。開展思政課教師全員教學質量評價(jia) ,獲批2家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yi) 學院、6個(ge) 全國思政課名師工作室,獲批全國首批“三全育人”試點省市、全國首批“大思政課”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學生對思政課教學“滿意率”逐步提升。
十年來,天津市推動基礎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著力破解人民群眾(zhong) “急難愁盼”問題。堅持每年將學前教育納入天津市民心工程,學前教育資源供給迅速增加,建成市、區、幼兒(er) 園三級視頻監控係統,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2.3%,公辦園在園幼兒(er) 占比達到52.3%。分三輪次實施義(yi) 務教育學校現代化標準建設,特別是2020年以來實施義(yi) 務教育優(you) 質均衡發展三年行動,新增學位13.8萬(wan) 個(ge) ,基礎教育優(you) 質資源輻射帶動環中心城區和遠城區教育發展,城鄉(xiang) 義(yi) 務教育一體(ti) 化步伐加快,優(you) 質教育資源覆蓋麵不斷擴大。推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高中階段毛入學率超過98%。關(guan) 愛入學適齡殘疾兒(er) 童少年,確保每一名孩子都能享受同等教育權,為(wei) 孩子們(men) 的成長創造一切可能。
十年來,天津市持續推進現代職業(ye) 教育體(ti) 係建設,樹立全國職業(ye) 教育新標杆。今年8月,與(yu) 教育部共同舉(ju) 辦首屆世界職業(ye) 技術教育發展大會(hui) ,打造合作共贏、引領世界的職業(ye) 教育國際交流合作新機製。成功打造“國家職業(ye) 教育改革創新示範區”,獲得國家教學成果獎特等獎1項、一等獎6項,天津實踐得到國家通報表揚和宣傳(chuan) 推廣。率先貫通中高本碩博職業(ye) 教育培養(yang) 體(ti) 係,設立中德應用技術大學,7所高職院校、10個(ge) 專(zhuan) 業(ye) 群入選國家“雙高計劃”,職業(ye) 教育吸引力更強,學生成長成才的通道更寬。深化產(chan) 教融合,服務“製造業(ye) 立市”戰略,對接天津市主導產(chan) 業(ye) 設置專(zhuan) 業(ye) 點660餘(yu) 個(ge) ,成立職教集團31個(ge) ,建成一批行業(ye) 技術工程中心,形成多元化辦學的新模式。
十年來,天津市著力提升高校原始創新和服務能力,為(wei) 全市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人才支撐。5所高校14個(ge) 學科躋身“雙一流”建設行列。實施“頂尖學科培育計劃”和“服務產(chan) 業(ye) 特色學科群計劃”,全國新工科教育創新中心落戶天津大學,319個(ge) 本科專(zhuan) 業(ye) 、111門本科課程入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zhuan) 業(ye) 和一流課程。470餘(yu) 家科技型企業(ye) 入駐8個(ge) 大學科技園。高校牽頭建設首個(ge) 國家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國家臨(lin) 床醫學研究中心等支撐類重大平台,高校專(zhuan) 利擁有數量十年增長近3倍。天津中醫藥大學張伯禮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南開大學周其林團隊獲得年度唯一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記者 張雯婧)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