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政策解讀)
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關(guan) 於(yu) 積極做好用地用海要素保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26條政策措施涉及國土空間規劃、土地計劃指標、用地用海審批、耕地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保護、節約集約用地、土地供應等內(nei) 容,以用地用海等資源要素更好地服務於(yu) 穩增長。
自然資源部總規劃師吳海洋表示,這些政策舉(ju) 措將有效解決(jue) 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提高自然資源要素保障能力,推動有效投資重要項目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助力穩住經濟大盤。
強化保障
前七月全國批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6530個(ge)
“穩增長離不開土地、海洋等自然資源的支撐和保障。”吳海洋介紹,今年以來,自然資源部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把握保護和發展的關(guan) 係,在嚴(yan) 格落實耕地保護製度、堅守底線前提下,采取了一係列超常規舉(ju) 措,積極做好重大項目用地用海等要素保障。
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批準建設項目用地預審6530個(ge) ,擬用地236.9萬(wan) 畝(mu) ,其中自然資源部批準305個(ge) ,擬用地138.6萬(wan) 畝(mu) ;全國批準農(nong) 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項目15541個(ge) ,用地麵積479.9萬(wan) 畝(mu) ,其中,國務院批準845個(ge) ,用地麵積248.5萬(wan) 畝(mu) ,項目數和用地麵積是去年全年的2倍多;國務院批準項目用海33個(ge) ,涉及海域麵積15.9萬(wan) 畝(mu) 。
據介紹,自然資源部梳理了近年來支持重大項目用地用海行之有效的政策舉(ju) 措,並結合國務院穩增長穩市場主體(ti) 保就業(ye) 專(zhuan) 項督查中有關(guan) 部門、地方政府和市場主體(ti) 反映的要素保障方麵的意見建議,提出了保障重大建設項目落地涉及的用地用海階段性政策措施。
據了解,《通知》推出的建設項目落地涉及的用地用海階段性政策措施,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為(wei) 兩(liang) 年。
簡化流程
國家重大項目可繼續申請先行用地
自然資源部用途管製司司長趙毓芳表示,《通知》強化用地計劃指標保障,繼續堅持“土地要素跟著項目走”,以真實有效的項目落地作為(wei) 配置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的依據,切實保障有效投資用地需求。《通知》進一步明晰計劃指標配置規則,重申了納入國家和省級重大項目清單的用地,實行計劃指標重點保障,由自然資源部直接配置計劃指標。其他建設項目和城鎮村批次用地,繼續實施增存掛鉤,當年指標不足的,可結轉使用前三年度節餘(yu) 指標。
建設項目用地審批方麵,針對當前用地報批中存在的難點堵點,《通知》有針對性地提出縮小用地預審範圍(5種情形無需申請辦理用地預審)、簡化用地預審審查、分期分段辦理農(nong) 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規範調整用地審批、簡化規劃許可程序、推進建設項目“多測合一”等舉(ju) 措,重申了國家重大項目可繼續申請先行用地,並拓展細化了臨(lin) 時用地政策內(nei) 容。
優(you) 化利用
各地要積極推行產(chan) 業(ye) 用地“標準地”出讓機製
保護耕地是各項建設活動以及重大項目落地需要充分考慮的底線要求。自然資源部耕保司副司長楊祝暉介紹,《通知》再次明確了嚴(yan) 格占用永久基本農(nong) 田的重大建設項目範圍,同時考慮到一些有效投資重大項目亟須盡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建設用地組卷報批中耕地占補平衡需求集中和永久基本農(nong) 田補劃難的現實情況,《通知》提出在2023年3月底前允許國家重大項目以承諾方式落實耕地占補平衡。支持各地結合農(nong) 業(ye) 結構調整擴大補充耕地來源,統籌落實永久基本農(nong) 田補劃,優(you) 先將完成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的耕地補劃為(wei) 永久基本農(nong) 田。
自然資源部利用司副司長劉彥介紹,《通知》對超標準、無標準項目用地重申了開展節地評價(jia) 的要求,並明確建設項目使用城鎮低效用地的,繼續沿用以往的鼓勵性政策措施。
優(you) 化土地供應方麵,自然資源部權益司司長吳太平表示,在遵守有關(guan) 法律規定的前提下,進一步優(you) 化供地程序、提高供地效率。按照供地即可開工的原則,《通知》要求各地積極推行產(chan) 業(ye) 用地“標準地”出讓機製,確保市場主體(ti) 在依法取得土地後及時開工建設;強調在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範圍外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農(nong) 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經批準實施後,直接核發國有土地使用權劃撥決(jue) 定書(shu) ,確保用地單位依法及時獲得土地使用權。
用海用島審批方麵,自然資源部海域海島司副司長張紹麗(li) 說,海域和無居民海島是涉海投資項目建設的空間載體(ti) ,《通知》從(cong) 優(you) 化審批程序、精簡技術報告、完善臨(lin) 時用海製度等方麵提出具體(ti) 的政策舉(ju) 措。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09日 02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