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藥居小微空間改造竣工亮相 老舊邊角地變身“陽光能量場”
本報訊(記者 陳雪檸 實習(xi) 生 趙博聞)老舊的社區邊角地煥然一新,變成人氣旺盛的“陽光能量場”。上周六,位於(yu) 朝陽區太陽宮鄉(xiang) 芍藥居三社區的“太陽粒子能量場”小微空間項目竣工亮相,在場地內(nei) 舉(ju) 辦的百姓體(ti) 育健身節吸引不少居民參與(yu) 。跳繩、跳房子、趣味套圈……每個(ge) 項目都極受歡迎,歡笑聲起伏交織,“一老一小”其樂(le) 融融。
這處小微空間位於(yu) 文學館路與(yu) 京承高速輔路交叉口西南角,占地麵積約1400平方米,雖然麵積不大,卻服務於(yu) 周邊多個(ge) 住宅小區約五六萬(wan) 居民。改造前,場地內(nei) 部健身器材老化,缺少兒(er) 童專(zhuan) 用的娛樂(le) 設施,場地中央座椅暴曬,邊角空間利用不當。老人們(men) 常常頂著大太陽打牌下棋,孩子們(men) 也隻能在水泥地上奔跑玩耍。
從(cong) 去年5月起,市規劃院責任規劃師團隊開展了詳細的現狀調研,通過需求摸底、問卷調查、實地踏勘、人群畫像等多種手段,與(yu) 社區居民共同確立了“共建共享共治、服務全齡活動”的改造方案,並取名“太陽粒子能量場”。這個(ge) 名字,取的是太陽宮鄉(xiang) “太陽”的寓意,又融合芍藥居三社區“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的社區口號,以“太陽粒子”為(wei) 設計主題,每一位居民如同一顆“太陽粒子”,讓小微空間成為(wei) 充滿活力的“能量場”。
場地北入口,嶄新的“太陽粒子能量場”標識洋溢著童趣。9點不到,前來參觀和休閑的居民已是絡繹不絕。場地中心是兒(er) 童的專(zhuan) 屬地帶,秋千、蹺蹺板、滑梯、攀爬繩、搖椅等設施應有盡有,爬繩上一個(ge) 個(ge) “小攀登者”玩得不亦樂(le) 乎。記者注意到,兒(er) 童區地麵鋪設了可以減震防滑的彈性地坪,所有器械的鐵環均已包膠以防傷(shang) 手,幾套防腐木椅環繞場地周邊,方便家長看護。“原來這裏什麽(me) 玩的都沒有,現在有玩的了,孩子們(men) 非常高興(xing) 。”一位正陪孩子玩耍的阿姨笑著說:“你看,現在這兒(er) 人氣多旺!”
場地南側(ce) 主要是成年人和老人的活動區域。這裏不僅(jin) 有健身器械,還設置了多種類型的座椅。“咱們(men) 總共增加了44平方米可坐麵積,就是要解決(jue) 居民無處可坐的問題。”責任規劃師團隊介紹,座椅還有不同高度,老人可以坐,小孩也可以坐。“挺好的,沒事兒(er) 就在這裏玩一會(hui) 兒(er) ,周圍環境比原來舒坦了。”東(dong) 南角樹蔭下,一位老人正坐在新修的木椅上和幾位老友愜意地打牌。
場地最南端,破舊的涼亭被改造為(wei) 彩虹格柵頂棚,石材矮牆改造為(wei) 座椅,拆除側(ce) 麵金屬網後,整體(ti) 顯得既美觀又實用,居民和過往行人可以閑坐聊天、歇腳。一處風雨連廊休息區坐落在場地北側(ce) ,既有能遮陽擋雨的廊頂,也有讀報台、漂流書(shu) 屋、展示牆,滿足周邊社區宣傳(chuan) 、文化交流之需。
據了解,該項目是由市發改委、市規自委、市城管委聯合主辦的“建黨(dang) 百年、服務百姓、營造屬於(yu) 您的百個(ge) 公共空間”活動在朝陽區的23個(ge) 試點之一。場地後續維護主要由朝陽區園林綠化局綠化二隊進行專(zhuan) 業(ye) 養(yang) 護管理,社區也會(hui) 定期投入維護資金。“希望大家能夠共同使用好、嗬護好、管理好我們(men) 這樣一個(ge) 難得的小微空間,就像它的名字一樣,讓它成為(wei) 一個(ge) 能夠積聚陽光、傳(chuan) 遞正能量的場所。”太陽宮鄉(xiang) 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