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

發布時間:2022-09-20 14:53:00來源: 天津日報

 

  蜿蜒的海河貫穿天津城,一頭連接城市發祥地,一頭通往廣闊海洋,交相輝映的河與(yu) 海孕育出了天津獨特的城市氣質,也見證了這片土地的滄桑巨變。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先後4次赴天津視察工作、出席活動,其中兩(liang) 次親(qin) 臨(lin) 濱海新區,一係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為(wei) 天津的發展把脈定向、掌舵領航。

  牢記總書(shu) 記囑托,近年來,天津將加快打造“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作為(wei) 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的重大舉(ju) 措,以新發展理念優(you) 化完善城市布局。城市建設告別“攤大餅”,“十四五”規劃中提出,打造緊湊活力“津城”和創新宜居“濱城”,推動形成優(you) 勢互補、分工合理、良性互動、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雙城之間鋪展的綠色生態屏障,將成為(wei) 生態建設的樣板區,增強城市發展的持續性和宜居性。

  一市雙城,比翼齊飛,從(cong) 外延擴張走向內(nei) 涵提升,天津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大都市邁出了新步伐。

  “津城”:優(you) 化布局 提升活力

  擁有便利的交通條件、完善的公共服務和豐(feng) 富的文化資源,活力閃耀的“津城”吸引大量市場主體(ti) 和人才聚集,近年來,服務業(ye) 發展能級持續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載體(ti) 不斷豐(feng) 富。

  120歲的金街商業(ye) 底蘊深厚,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這裏寸土寸金。來自廣東(dong) 的天河城集團就看中了和平路的資源,5年前,北方第一家天河城購物中心在這裏開門納客,受到眾(zhong) 多天津市民的青睞,每逢節假日,購物中心的日均客流可以達到20萬(wan) 人次左右。

  幾年來,累計近百家首店、旗艦店品牌進駐天河城,涵蓋餐飲、體(ti) 育、親(qin) 子等多種業(ye) 態。“我們(men) 希望給消費者提供更多新的體(ti) 驗和消費場景,5年來不斷創新業(ye) 態、調整升級品牌,很多有代表性的特色店鋪引起了較高的關(guan) 注度,發揮了品牌的集群效應。”天河城購物中心運營推廣部經理王娜告訴記者,“經過長期的積澱,我們(men) 的會(hui) 員數量和銷售成長很快,銷售額每年都有兩(liang) 位數的增長,和入駐商戶實現了共贏。”

  優(you) 化商業(ye) 布局、推進業(ye) 態調整、盤活閑置載體(ti) ……走過百年的金街魅力不減,輻射能力進一步增強。2018年,金街被商務部確定為(wei) 全國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之一;2019年,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2021年,成為(wei) 全國示範步行街。經過一係列改造,金街的業(ye) 態品質、消費場景、街區環境都有了明顯提升,商旅文融合更加緊密。未來,和平印象城、國金購物中心等重點商業(ye) 項目也將在此落戶,為(wei) 天津百姓帶來更多高品質、多樣化的購物休閑體(ti) 驗。

  瞄準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目標,“津城”正著力打造意式風情區、金街、五大道等8大地標商圈和萬(wan) 達—愛琴海、大悲院等14個(ge) 目標商圈,幾年來吸引了眾(zhong) 多國內(nei) 外知名品牌進駐,連續舉(ju) 辦的海河國際消費季等促消費活動也讓市場更加活躍。

  “比如政府的消費券補貼,力度是非常大的,尤其在新冠疫情發生之後,對商戶銷售的複蘇和購物中心整體(ti) 的運營都提供了支持。”王娜表示。

  除現代商貿外,近年來,“津城”還圍繞金融服務、設計服務、健康服務、高端商務、智能科技、數字經濟等重點領域發展高端服務業(ye) ,集聚市場主體(ti) ,建設城市功能區,形成特色鮮明、業(ye) 態高端、功能集成的發展標誌區。

  在設計產(chan) 業(ye) 領域,天津已擁有相關(guan) 企業(ye) 近1.7萬(wan) 家,設計綜合實力居國內(nei) 前列。為(wei) 充分發揮傳(chuan) 統優(you) 勢,推動產(chan) 業(ye) 向價(jia) 值鏈高端延伸,天津提出打造“設計之都”的目標。隨著相關(guan) 設計方案的公布,在東(dong) 麗(li) 、津南、河東(dong) 、河西四區交界之處,天津“設計之都”核心區海河柳林地區揭開麵紗,這裏將主打數字設計、智慧設計等產(chan) 業(ye) ,以智慧城市和生態宜居為(wei) 主要特征。

  今年5月,華兆路二期(台兒(er) 莊南路—國盛道)項目正式開工,這也是天津海河柳林“設計之都”核心區綜合開發PPP項目中首個(ge) 開工的子項目。根據規劃,該PPP項目將實施設計產(chan) 業(ye) 配套設施、新基建智慧城市設施、市政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綠色生態設施5大類共80餘(yu) 個(ge) 子項目,眼下,藍圖正逐步變為(wei) 現實。

  從(cong) “設計之都”核心區出發沿海河向南,會(hui) 邂逅“津城”又一重要標誌區域──國家會(hui) 展經濟片區。北方規模最大的國家級展館去年在津南區拔地而起,國家會(hui) 展中心(天津)一期投入運營一年多來,已舉(ju) 辦綠色建築展、國際汽車展覽會(hui) 、全國糖酒會(hui) 等近30場展覽、會(hui) 議、活動,在推動周邊配套設施和服務不斷完善的同時,也為(wei) 這座城市帶來滿滿人氣。

  連接起會(hui) 展與(yu) 先進製造、旅遊、文化、體(ti) 育等多個(ge) 產(chan) 業(ye) ,國家會(hui) 展經濟片區將助力天津打造綠色高質量發展的北方國際會(hui) 展城。“國家會(hui) 展中心(天津)將服務和承接好國際化的展覽、會(hui) 議以及國家級行業(ye) 協會(hui) 舉(ju) 辦的大型展會(hui) 。針對天津發展的特點,著重引進工業(ye) 、消費類展會(hui) ,促進產(chan) 城融合。”國家會(hui) 展中心(天津)有限責任公司展覽部副總經理宋明春表示。

  “濱城”:開放包容 綻放“津彩”

  “津城”以東(dong) ,是為(wei) “濱城”。雙城並進的軌道上,轉換“角色”定位的“濱城”,如何在協作、共享中,履行一座城的職責,唱好“雙城記”?

  一份戰略圖譜給出了答案。“十四五”期間,濱海新區落實雙城發展戰略,錨定“創新立區”“製造強區”“改革活區”“開放興(xing) 區”“環境優(you) 區”5個(ge) 方麵,發展實體(ti) 經濟、推進改革創新、提升基礎設施功能、補齊公共服務短板,向著生態、智慧、港產(chan) 城融合的宜居宜業(ye) 美麗(li) “濱城”邁進。

  2019年1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來到天津濱海—中關(guan) 村協同創新展示中心,觀看了飛騰芯片、麒麟操作係統等產(chan) 品展示,並強調,自主創新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動能轉換的迫切要求和重要支撐,必須創造條件、營造氛圍,調動各方麵創新積極性,讓每一個(ge) 有創新夢想的人都能專(zhuan) 注創新,讓每一份創新活力都能充分迸發。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看了麒麟的產(chan) 品,我們(men) 特別自豪,始終牢記總書(shu) 記的囑托,創造條件,努力創新。”麒麟軟件有限公司董事長諶誌華坦言,操作係統的產(chan) 業(ye) 生態環境對上下遊依賴性高,幸運的是,身處濱海高新區的中國信創穀,左鄰右裏不乏飛騰這樣的“同道中人”,大家經常“串門”,開研發會(hui) 、商量合作事項。

  2021年,飛騰、麒麟軟件、中國長城和中國電子雲(yun) 4家公司聯合發布PKS行業(ye) 解決(jue) 方案。目前,飛騰CPU、銀河麒麟操作係統和全流程全環節立體(ti) 安全防護的“PKS體(ti) 係”,在醫療、能源、金融等領域廣泛應用。

  濱海新區副區長張桂華介紹,中國信創穀聚集了以飛騰、麒麟、曙光、360為(wei) 代表的千餘(yu) 家企業(ye) ,擁有市級以上研發機構43家,完善了從(cong) CPU、操作係統、數據庫、超算、網絡安全到整機終端的信創全產(chan) 品鏈條,打造天津信創領域“國之重器”。目前,濱海新區已建成信創、高端製造、航空航天等8個(ge) 國家新型工業(ye) 化產(chan) 業(ye) 示範基地,形成石油化工、汽車及機械裝備製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等4個(ge) 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2021年工業(ye) 總產(chan) 值突破1萬(wan) 億(yi) 元。

  立足“津城”“濱城”雙城發展格局,在濱海新區由產(chan) 業(ye) 園區向“濱城”轉變過程中,如何破解民生短板突出、城市活力不足等問題?城市更新無疑是融入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

  可以說,“濱城”煥新的實踐開場了。

  “‘濱城’的定位是提升城市綜合配套能力,經過反複研判,我們(men) 確定了舊工業(ye) 園區、舊城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海河發展軸線4處區域、10個(ge) 重點項目,編製《城市更新操作細則》等多項配套政策,涉及土地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招商和曆史文化資源保護。”市規劃資源局濱海分局詳細規劃室工作人員劉鵬飛告訴記者,這10個(ge) 重點項目占地麵積約445.3公頃,總投資不少於(yu) 330億(yi) 元。目前,6個(ge) 項目掛牌落地,塘沽南站片區新城家園老舊小區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新河租賃式住宅正加緊施工……

  劉鵬飛舉(ju) 例說,塘沽南站片區地處於(yu) 家堡區域,這幾年人流聚集,對綜合服務配套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此次城市更新,這裏將引入耀華中學濱海學校優(you) 質教育資源,新建7條市政道路,上海道、新華路、新港路等可實現互通,塘沽南站片區將與(yu) 天堿、外灘和解放路地區串聯成一個(ge) 整體(ti) ,促進產(chan) 城融合。

  為(wei) 了提升片區功能,濱海新區采用市場化方式,引入企業(ye) 擔當項目實施主體(ti) ,前期負責投資開發,後期享有全生命周期的運營權。前不久,濱海新區發布鼓勵和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市政基礎設施、城市更新等領域投資建設的政策措施,並列出2022年首批重點城市更新項目清單,涵蓋洋貨市場、華北陶瓷、皇冠半島(大沽化)、中海產(chan) 業(ye) 園4個(ge) 片區。

  市規劃資源局黨(dang) 委委員、副局長羅平表示,一批城市更新項目加速落地,補齊民生短板,讓居民生活與(yu) 產(chan) 業(ye) 發展相結合,培育新經濟增長點。現在,濱海新區繼續醞釀創新方案,在生活配套、生態建設、產(chan) 業(ye) 發展上製定指標體(ti) 係,出台差異化政策,使雙城聯動發展、錯位發展、競相發展,形成分工合理、功能互補、協同高效的空間布局。

  “津城”擁有曆史底蘊,古今交融;“濱城”發端臨(lin) 海之濱,開放包容,雙城互聯互通更便捷、生態格局更完善、產(chan) 業(ye) 布局更合理、生活環境更宜居。天津,這顆渤海明珠,正湧現出澎湃動能,綻放璀璨光芒。(記者 馬曉冬 王睿 吳迪 攝)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