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創造活力競相迸發 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發布時間:2022-09-20 16:2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guan) 鍵在黨(dang) ,關(guan) 鍵在人,關(guan) 鍵在人才。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統攬偉(wei) 大鬥爭(zheng) 、偉(wei) 大工程、偉(wei) 大事業(ye) 、偉(wei) 大夢想,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xing) 、贏得國際競爭(zheng) 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推動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

  當前,我國人才工作站在一個(ge) 新的曆史起點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偉(wei) 大實踐,正在中華大地火熱展開。

  領航向、謀布局,堅持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

  治國安邦,人才為(wei) 本。縱覽百年奮鬥史,我們(men) 黨(dang) 始終重視培養(yang) 人才、團結人才、引領人才、成就人才,團結和支持各方麵人才為(wei) 黨(dang) 和人民事業(ye) 建功立業(ye) 。

  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進入新時代,麵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和艱巨繁重的國內(nei) 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把人才工作擺在治國理政大局的關(guan) 鍵位置,作出一係列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為(wei) 新時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進航向、注入了強勁動力。

  新思想照亮新征程——

  “我們(men) 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宏偉(wei) 目標,我們(men) 也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人才資源作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第一資源的特征和作用更加明顯,人才競爭(zheng) 已經成為(wei) 綜合國力競爭(zheng) 的核心。”

  2013年10月,在歐美同學會(hui) 成立100周年慶祝大會(hui) 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對時代發展大勢作出科學判斷,深刻闡明了人才資源、人才競爭(zheng) 在綜合國力競爭(zheng) 中的關(guan) 鍵作用。

  2014年9月,在與(yu) 北京師範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進一步強調,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

  …………

  2021年9月27日至28日,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時刻,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在北京召開。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出席會(hui) 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用“八個(ge) 堅持”精辟概括出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ju) 措,其中,“堅持黨(dang) 對人才工作的全麵領導”居於(yu) 首位。

  新理念引領新實踐——

  2021年5月,黨(dang) 的曆史上第一部關(guan) 於(yu) 組織工作的統領性、綜合性基礎主幹法規《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組織工作條例》印發,設專(zhuan) 章對黨(dang) 的人才工作作出規定,明確了黨(dang) 管人才的體(ti) 製機製。

  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領導下,各地普遍製定了黨(dang) 管人才工作的實施意見。黨(dang) 委統一領導,組織部門牽頭抓總,有關(guan) 部門各司其職、密切配合,用人單位發揮主體(ti) 作用、社會(hui) 力量廣泛參與(yu) 的黨(dang) 管人才工作格局日益完善。

  各省區市黨(dang) 委以及地市級、縣級黨(dang) 委均成立人才工作領導機構。一些省區市建立人才工作目標責任製,創新開展省、市、縣三級人才工作專(zhuan) 項述職。一些地方成立人才工作局、招才局、引才辦等專(zhuan) 門的人才工作機構。

  事業(ye) 因人才而興(xing) ,人才因事業(ye) 而聚。在黨(dang) 的堅強領導下,我國人才發展頂層設計不斷加強,黨(dang) 建工作和人才工作深度融合,形成自上而下的人才發展路線圖,統籌推進人才隊伍建設。

  新使命呼喚新擔當——

  黨(dang) 的十九屆五中全會(hui) 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建成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

  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上,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錨定了新坐標、樹立了新標杆: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wei) 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wei) 2050年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各地區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中央人才工作會(hui) 議精神,推動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落地生根、開花結果。北京、上海、浙江、安徽等地著力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戰略支點;廣東(dong) 以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為(wei) 牽引,推出戰略人才鍛造、人才培養(yang) 強基等“五大工程”;廣西打造區域性人才集聚區和麵向東(dong) 盟的國際人才高地……

  熱心發現人才、誠心使用人才,精心愛惜人才、用心聚集人才,群賢畢至、群星璀璨的新時代生機盎然。

  破藩籬、激活力,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

  “抓創新不問‘出身’,隻要能為(wei) 國家作出貢獻,國家就會(hui) 全力支持。誰能做好都是國家的功臣棟梁。”2021年3月,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福建考察時的一席話,在各行各業(ye) 人才隊伍中引起強烈反響。

  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是構築人才製度優(you) 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ju)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著力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ti) 製機製障礙,讓各類人才的創造活力競相迸發、聰明才智充分湧流。

  破除體(ti) 製機製障礙,讓人人都有成長成才的通道——

  “現在有相機就能當攝影師。”有多年攝影愛好的萬(wan) 先生說,他準備加入一個(ge) 攝影工作室,本來擔心沒有攝影師資格證不夠“名正言順”,隨著該項資格的取消,他的顧慮打消了。

  “向用人主體(ti) 放權、為(wei) 人才鬆綁”是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的核心內(nei) 容。2013年以來,國務院將減少和規範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作為(wei) 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改革的重要內(nei) 容,先後分7批取消了434項國務院部門設置的職業(ye) 資格許可和認定事項,削減比例達到原總量的70%以上,持續降低就業(ye) 創業(ye) 門檻,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促進創業(ye) 創新。

  黨(dang) 中央的運籌謀劃,帶動各地區各部門積極推動人才工作領域改革,以政策突破促進體(ti) 製機製創新,不斷優(you) 化人才發展環境。

  從(cong) 《關(guan) 於(yu) 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jia) 、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到《關(guan) 於(yu) 完善科技成果評價(jia) 機製的指導意見》,再到《關(guan) 於(yu) 深化實驗技術人才職稱製度改革的指導意見》……一份份改革文件接續出台,破解人才工作體(ti) 製機製障礙,中國特色人才製度優(you) 勢進一步彰顯。

  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為(wei) 靈活的人才管理機製——

  人才工作如棋局,機製活則滿盤皆活。近年來,為(wei) 充分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改革完善中央財政科研經費管理的若幹意見》,賦予科研人員更大經費管理自主權。與(yu) 此同時,科研經費“包幹製”試點從(cong) 國家層麵到地方省市深入推行,讓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

  青年時期是科研的黃金階段。為(wei) 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當主角,近日,科技部、財政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關(guan) 於(yu) 開展減輕青年科研人員負擔專(zhuan) 項行動的通知》,聚焦青年科研人員麵臨(lin) 的嶄露頭角機會(hui) 少、起步成長通道窄、評價(jia) 考核頻繁、事務性負擔重等問題,推動減負行動效果持續深化,保障青年科研人員將主要精力用於(yu) 科研工作。

  既關(guan) 注服務人才創業(ye) 創新的大事,也聚焦人才工作生活的關(guan) 鍵小事:上海市靜安區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主體(ti) 的人才安居房源籌措機製,持續增加房源供應規模,加大人才租房補貼力度和受益人才範圍;浙江省寧波市海曙區成立工程師服務中心,推動工程師“專(zhuan) 曙”保障,在安家落戶、子女入學、健康醫療、住房保障、金融信貸、優(you) 享生活等方麵給予“一碼即享”專(zhuan) 屬服務……

  完善人才評價(jia) 體(ti) 係,鼓勵人才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不光要讓科技人才專(zhuan) 注科研、聚焦主業(ye) ,持續調動人才積極性、釋放活力也是改革的“必答題”。

  2018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等5部門聯合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曆、唯獎項”專(zhuan) 項行動,對各類科技評價(jia) 活動進行全麵清理和整改。中組部牽頭開展人才計劃優(you) 化整合,建立同層級人才計劃申報互斥機製,防止和糾正對同一人才重複支持甚至各類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評價(jia) 簡單與(yu) “帽子”掛鉤、人才工作成效直接與(yu) “帽子”銜接等問題。

  近年來,江蘇省完善在急難險重工作中識別評價(jia) 人才機製,製定出台疫情防控一線醫務人員職稱評聘傾(qing) 斜政策;天津市推出“科創企業(ye) 評職稱”專(zhuan) 項服務工作方案,推廣民營企業(ye) 職稱評審“直通車”服務模式,解民企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堵點痛點……

  體(ti) 製新,人才聚;機製順,活力增。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為(wei) 育才、引才、聚才、用才打牢了堅實基礎,把各方麵優(you) 秀人才集聚到黨(dang) 和人民的偉(wei) 大奮鬥中來。

  全方位培養(yang) 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天問一號”成功著陸火星,中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九章二號”和“祖衝(chong) 之二號”量子計算原型機成功問世,“海鬥一號”成功實現萬(wan) 米下潛和科考應用……近年來,我國重大創新成果競相湧現。科技創新能力持續提升的背後,是一代代大國英才的接續傳(chuan) 承。

  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區各部門堅持“高端引領、整體(ti) 開發”,黨(dang) 政人才、企業(ye) 經營管理人才、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高技能人才、農(nong) 村實用人才、社會(hui) 工作人才隊伍建設齊頭並進,人才隊伍結構日益完善。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人才發展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

  對接京津冀協同創新發展,下好人才一體(ti) 化發展“先手棋”;服務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加快建設粵港澳人才合作示範區;服務脫貧攻堅和鄉(xiang) 村振興(xing) ,引導各類人才下沉,在廣闊天地成長成才……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到哪裏,人才工作就跟進到哪裏、服務到哪裏。

  印發《關(guan) 於(yu) 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意見》,組織開展教育醫療人才“組團式”援藏援疆援青,創新博士服務團、“西部之光”訪問學者選派方式,紮實推進“三區”人才支持計劃,以“牽手計劃”等推動東(dong) 西部地區開展人才結對幫扶……引導人才紮根基層貢獻才智,讓更多人才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

  海納百川、引才用智,人才對外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

  直擊外籍人才發展痛點難點問題,北京市開辟外籍人才辦理永久居留“直通車”,審批期限由180日縮短為(wei) 50個(ge) 工作日;上海市舉(ju) 辦“海聚英才”創新創業(ye) 峰會(hui) ,麵向全球發布高層次人才需求崗位目錄、“揭榜掛帥”攻關(guan) 項目目錄等;山東(dong) 省日照市成立“海外人才服務站”,出台《外國人來日照工作便利化服務若幹措施》,全麵推行外國專(zhuan) 家服務“一窗聯辦”模式……

  各地區各部門把握人才全球化新趨勢新特點,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創新方式方法,完善工作舉(ju) 措,大力推動人才國際交流合作。

  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回國創新創業(ye) 的留學人員首次超過100萬(wan) 名,累計發放外國人來華工作許可118萬(wan) 份。目前,中國已與(yu) 全球1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科技合作關(guan) 係,參加國際組織和多邊機製超過200個(ge) 。

  “近者悅、遠者來”的引才用才格局進一步形成,我國逐步從(cong) 世界最大人才流出國轉變為(wei) 主要人才回流國,正在成為(wei) 創新人才高度集聚、創新要素高度整合、創新活動高度活躍的全球人才高地。

  梧高鳳必至,花香蝶自來。當前,我國已經擁有一支規模宏大、素質優(you) 良、結構不斷優(you) 化、作用日益突出的人才隊伍——

  人才隊伍快速壯大。全國人才資源總量從(cong) 2010年的1.2億(yi) 人增長到2019年的2.2億(yi) 人,其中專(zhuan) 業(ye) 技術人才從(cong) 5550.4萬(wan) 人增長到7839.8萬(wan) 人。各類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480萬(wan) 人年,居世界首位。

  人才效能持續增強。人才對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貢獻逐年提升,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決(jue) 戰脫貧攻堅、決(jue) 勝全麵建成小康社會(hui) 、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等國家重大戰略和重大工作卓有成效。我國科技實力正在從(cong) 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從(cong) 點的突破邁向係統能力提升。

  人才比較優(you) 勢穩步增強。我國研發經費投入從(cong) 2012年的1.03萬(wan) 億(yi) 元增長到2021年的2.8萬(wan) 億(yi) 元,居世界第二。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等發布的全球創新指數顯示,我國排名從(cong) 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快速上升到2021年的第十二位。

  賢良之士眾(zhong) ,則國家之治厚。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堅強領導下,不同專(zhuan) 業(ye) 特長、不同職業(ye) 崗位、不同能力水平的各方麵人才各得其所、各展其長,源源不斷的人才優(you) 勢正在轉化為(wei) 澎湃不竭的發展優(you) 勢,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2年09月19日 01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