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滬蘇浙皖三省一市再發力 建設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

發布時間:2022-09-21 16:34: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日前,上海市科委和江蘇、浙江、安徽三省科技廳聯合印發《三省一市共建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ti) 行動方案(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聚焦重大科學問題、重點技術領域、重要產(chan) 業(ye) 方向,依托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集中力量持續突破,到2025年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高地。

  《行動方案》指出,要打造高水平人才團隊,深化科技體(ti) 製機製改革,提升國家實驗室體(ti) 係原始創新和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關(guan) 能力,推進國家重點實驗室重組,建立長三角地區國家實驗室體(ti) 係協同機製。依托長三角區域腦科學、新材料、醫學、物質科學等領域重要研究機構,建設長三角高水平研究機構。

  圍繞如何利用科技領軍(jun) 企業(ye) 的困局,《行動方案》明確,要以市場化方式聯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大中小企業(ye) 、產(chan) 學研等力量,跨區域組建創新聯合體(ti) ,提升長三角地區進入全球研發投入2500強企業(ye) 數量。2021年,長三角地區GDP在全國占比達到24.1%,研發經費投入在全國占比達到29.8%;長三角獲得的發明專(zhuan) 利數為(wei) 18.2萬(wan) 件,較2018年增長63%,在全國占比達到26%。截至目前,長三角地區集成電路產(chan) 業(ye) 規模占全國近60%,生物醫藥和人工智能產(chan) 業(ye) 規模均占全國約1/3,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占全國38%。

  建立科技部、三省一市協同的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ti) 聯合攻關(guan) 機製、建立生物及化合物信息資源庫、加快推廣應用減汙降碳技術……《行動方案》強調,要聚焦長三角重點產(chan) 業(ye) ,強化科技賦能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項目、人才、基地、資金一體(ti) 化配置,推動在科技成果轉化、主體(ti) 培育、精益品質、產(chan) 業(ye) 鏈保障能力等方麵實現創新突破,打造長三角科技協同新標杆。

  除此之外,《行動方案》還係統推進長三角區域全麵創新改革,聚焦構建多主體(ti) 協作機製,推動科技成果跨區域轉移轉化,深化創新要素自由流動開放共享,提升創新創業(ye) 服務能級,深化一體(ti) 化創新空間布局五大方麵,深化創新空間布局,推進科技創新治理體(ti) 係建設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營造更高效、開放、有活力的創新生態係統。

  在深化支持協同創新“樣板間”方麵,《行動方案》提出,要加快打造科技和製度創新雙輪驅動的先試走廊,建立關(guan) 鍵核心技術聯合攻關(guan) 項目清單並探索實踐路徑,打造跨區域一站式路演共享平台推動建立國家高新區,布局建設綠色技術銀行分行,探索建立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示範區科創孵化載體(ti) 。數據顯示,8月中旬,2022年度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拍賣會(hui) 現場成交額達3.27億(yi) 元,新一輪科技成果累計成交額超過50億(yi) 元,遠遠高於(yu) 上一年度。

  9月以來,長三角陸續推進示範區高質量發展。以9月15日正式發布的《關(guan) 於(yu) 進一步支持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ti) 化發展示範區高質量發展的若幹政策措施》為(wei) 例,該支持政策是長三角兩(liang) 省一市支持示範區發展的第二批政策,共包含17條支持政策,涉及科技創新、綠色低碳、產(chan) 業(ye) 協同、人才流動、社會(hui) 治理等10個(ge) 方麵,有效加強了跨省域政策協同,推動示範區建設再上新台。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