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加優質公平的教育
“教育關(guan) 係國計民生,關(guan) 係千家萬(wan) 戶。每一項重大改革措施的施行,都會(hui) 產(chan) 生深遠的影響,而最重要的還是要讓老百姓真正得到實惠。”秋季學期伊始,晉中市榆次區修文鎮中心小學校長範妹鎖感慨地對記者說。
範妹鎖是“全國教書(shu) 育人楷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等多項榮譽獲得者,從(cong) 教多年,他說自己體(ti) 會(hui) 最深的就是當地義(yi) 務教育均衡發展。“薄弱學校改造、布局調整、標準化建設、陽光編班、均衡編班、教師定期交流、優(you) 質高中招生指標到校……一係列舉(ju) 措的施行,讓農(nong) 村學校的辦學條件全麵提升,農(nong) 村孩子有了更多接受優(you) 質教育的機會(hui) ,還促進了城鄉(xiang) 教育的均衡發展,讓廣大人民群眾(zhong) 真切感受到了教育改革帶來的實惠。”他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堅持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牢記領袖殷殷囑托,為(wei) 了讓人民群眾(zhong) 享受更加優(you) 質公平的教育發展成果,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十年間,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增長近一倍,年均增長5%以上。特別是為(wei) 了補齊教育短板、促進教育優(you) 質公平,我省采取了一係列舉(ju) 措,“入園難、入園貴”“城鎮擠、農(nong) 村弱”“擇校熱、大班額”“放學早、接送難”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破解,極大增強了人民群眾(zhong) 的教育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為(wei) 解決(jue) “城鎮擠、農(nong) 村弱”問題,我省以縣為(wei) 單位優(you) 化中小學布局結構,持續加大公辦學位供給,全省義(yi) 務教育階段校均規模從(cong) 2012年的341人增加到2021年的551人,義(yi) 務教育階段學校和普通高中全部消除大班額。建設認定約3000所普惠性幼兒(er) 園。實現每10萬(wan) 人一所公辦普通高中,30萬(wan) 人口以上的縣均辦有1所特殊教育學校,較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zhong) 接受教育的需求。
為(wei) 推動城鄉(xiang) 一體(ti) 化發展,我省實施“全麵改薄”和能力提升工程,在城鎮地區落實小區配建中小學校政策,農(nong) 村地區建設改造1500餘(yu) 所寄宿製學校,新增學位10萬(wan) 餘(yu) 個(ge) ,辦學條件得到全麵改善。覆蓋城鄉(xiang) 的教育信息化體(ti) 係更趨完善,中小學互聯網接入率達100%。疫情期間,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在線教育,成功實現“停課不停學”。如期打贏教育脫貧攻堅戰,學生資助政策體(ti) 係覆蓋全學段,輟學學生實現動態清零,適齡殘疾兒(er) 童少年安置率達到100%,“一個(ge) 都不能少”取得決(jue) 定性勝利。每一位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都能享受同等教育權。2018年,我省成為(wei) 全國第15個(ge) 全省域整體(ti) 通過縣域義(yi) 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國家督導評估認定的省份,居於(yu) 中西部前列。
我省還積極回應群眾(zhong) 關(guan) 切,用改革推動教育向公平大踏步邁進。深化中小學招生改革,落實義(yi) 務教育階段“公民同招”“超員隨機錄取”政策;普通高中實施“陽光招生”,將優(you) 質高中招生指標的60%分配到區域內(nei) 初中學校,普通高中跨縣域招生計劃減少三分之二以上;全麵推行教育聯盟、集團化辦學等辦學模式改革,覆蓋全省學校6000餘(yu) 所,促進中小學校協同發展,努力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全麵推行,3.7萬(wan) 名公費師範生和特崗教師上崗任教,成為(wei) 支撐教育質量提升的源頭活水;高考、中考綜合改革正式鋪開,五類主體(ti) 評價(jia) 改革深入推進……近年來,我省湧現出長治基礎教育“十大行動”、學前教育城鄉(xiang) 一體(ti) 化改革的“芮城模式”、中小學校長職級製改革的“晉中方案”等一批全國典型。
2021年以來,“雙減”政策在三晉大地紮實落地,全省2578所義(yi) 務教育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全部注銷,非學科類培訓機構和高中階段學科類培訓機構全部納入監管平台,實施全方位監管。同時,通過豐(feng) 富內(nei) 容、拓展項目,增強課後服務吸引力,實現了校校全覆蓋、時間保障“5+2”;實施城區小學“放心午餐”工程,參與(yu) 學生數達到7.76萬(wan) 人,有效幫助家長解決(jue) 了小學生中午接送難、午餐無法保障的問題,在滿足人民群眾(zhong) 對優(you) 質公平美好教育的期盼上繼續不斷邁進。(記者李林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