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走進縣城看發展】長子:丹朱故地綠意濃

發布時間:2022-09-27 15:41:00來源: 山西日報

  秋意漸濃,一排排五彩斑斕的樹葉裝點著筆直而寬闊的丹朱大街,在陽光下搖曳;一架金水橋橫貫其間,浸潤的水意滋養(yang) 著這座老城;精衛湖邊晨練的人們(men) ,或舞劍打拳,或步道跑步,或打球踢毽子……朗朗笑聲“點靚”了又一天。

  這就是長子,一個(ge) 以堯王長子丹朱封地命名的古縣,一個(ge) 誕生精衛填海神話故事的故土……這個(ge) 被厚重文化滋養(yang) 的縣城,以綠色產(chan) 業(ye) 為(wei) 驅動,不斷升級前行,已經成為(wei) 一座綠意盎然、生機勃勃的美麗(li) 城市。

  科技促農(nong) 大棚撐起致富夢

  一輛輛車來往穿梭,田頭市場工人們(men) 正忙著分揀、包裝、裝箱、稱重,一箱箱包裝好的西葫蘆等待裝車外運,它們(men) 將遠銷全國各地。這是記者在長治市長子縣丹朱鎮西寺頭村丹西龍鑫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看到的熱鬧場景。

  丹西龍鑫現代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園建設於(yu) 2016年,占地麵積436畝(mu) ,2017年被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評為(wei) “全國農(nong) 村創新創業(ye) 基地”。近年來,在當地各項惠農(nong) 政策的扶持下,長子縣像這樣規模的現代化農(nong) 業(ye) 園已經有21個(ge) ,全縣蔬菜種植達七萬(wan) 餘(yu) 畝(mu) 。在推動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轉型的同時,產(chan) 業(ye) 園積極反哺村民,為(wei) 產(chan) 業(ye) 扶貧、鞏固拓展脫貧成果開辟了一條新路子。

  今年6月,丹西龍鑫園區的西葫蘆、甜椒通過“圳品”評價(jia) ,獲得了“圳品”標誌使用權。這認證不僅(jin) 可以有效推動長子縣優(you) 質綠色農(nong) 產(chan) 品走出去,更好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提升知名度和市場競爭(zheng) 力,而且對於(yu) 全縣加快農(nong) 產(chan) 品標準化、品牌化、規模化建設也將起到積極作用。

  一排排葡萄架上,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綴滿枝頭,微風拂過,甜香嫋嫋。在鮑店鎮占地110餘(yu) 畝(mu) 的金澤葡萄產(chan) 業(ye) 園裏,絡繹不絕的遊客拎著果籃,摘葡萄、拍照、遊玩,歡聲笑語裏體(ti) 驗采摘樂(le) 趣,盡享田園風光。

  像這樣的采摘園在長子並不鮮見,從(cong) 春天的櫻桃到秋天的葡萄、火龍果,果香四季。園區負責人宋紅兵信心滿滿地說:“待產(chan) 品技術成熟,就可以聯絡周邊農(nong) 戶加入進來,共同種植、共同致富,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貢獻力量。”

  不斷追求農(nong) 業(ye) 科技進步,聘請專(zhuan) 家指導,提高種植技術,引進全新設備,提升蔬果品質產(chan) 量,長子縣的大棚裏結出了一串串發家致富的幸福果。

  逐綠前行 打造發展新引擎

  紅葉黃花秋意晚。山西潞光發電有限公司院內(nei) 秋意盡染,絲(si) 毫不見能源公司的氣息,宛若一座街心公園。或許這亦可聽到他們(men) 在“雙碳”路上逐綠前行的號角。

  在潞光發電主控室,大屏幕上顯示著2號機組的實時監測數據,這台66萬(wan) 千瓦燃煤機組每標準立方米排放的二氧化硫為(wei) 23毫克、氮氧化物為(wei) 32.5毫克,均低於(yu) 國家燃煤機組超低排放標準值,其中,粉塵更是接近零排放。

  原來,潞光發電2×660MW超超臨(lin) 界低熱值煤發電機組,是目前國內(nei) 單機容量最大、參數最高、環保指標最先進的低熱值煤發電機組之一。它把潞安化工集團高河能源洗煤廠及當地生產(chan) 的中煤、煤泥和煤矸石變廢為(wei) 寶,用作發電原料。

  去年,潞光發電實施熱電聯產(chan) ,為(wei) 潞州區、長子縣供熱近500萬(wan) 平方米。如今,潞光發電至長子宋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區及附近村莊的供熱管道已基本鋪設完畢,供熱能力可逐步升至2000萬(wan) 平方米。

  潞光發電實施熱電聯產(chan) ,為(wei) 宋村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集聚區奠定了招商優(you) 勢。工業(ye) 蒸汽可用於(yu) 釀酒蒸餾、蔬菜脫水,潞酒廠、浩潤食品、生物醫藥等相關(guan) 企業(ye) 紛紛入駐;二氧化硫在石灰漿的作用下變成石膏產(chan) 品,粉塵也被電袋除塵器吸附在袋子裏成為(wei) 建材、煤礦填充的絕佳原料。多家固廢綜合利用企業(ye) ,把灰渣、石膏等副產(chan) 品製作成砌塊磚、石膏板等綠色建築材料……一個(ge) 集煤泥摻燒發電、熱電聯產(chan) 、多能綜合全麵循環能源特色生態產(chan) 業(ye) 集群體(ti) 係雛形漸顯。

  古今交輝 千年古縣添新景

  熨鬥台海拔千米,每一逢春,他處還餘(yu) 殘雪,唯獨這裏陽坡小草返青,即“熨台春曉”,先得春意;法興(xing) 寺三絕聞名遐邇,唐石舍利塔、燃燈塔、宋塑十二菩薩像……處處古韻,吸引了幾多遊客駐足流連。這座千年古縣總是以獨有的風姿與(yu) 時代相約、相知。

  行走在長子街頭,時常會(hui) 有唱腔優(you) 美的鼓書(shu) 入耳。“山西美味多,麵食一串串,一麵百樣做,樣樣是招牌……”,這是長子鼓書(shu) 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傳(chuan) 承人劉引紅演唱的長子鼓書(shu) 《山西麵食》,以富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唱腔、內(nei) 涵豐(feng) 富語言通俗的唱詞,曾在中部六省曲藝大賽中奪冠。

  沿著金山銀山景觀道迤邐而行,百裏連翹長廊和萬(wan) 畝(mu) 梨園花海慢慢地融入視線。南陳鄉(xiang) 龐莊村的文化旅遊康養(yang) 小鎮正在這裏開工建設。74套廢棄土坯房經過拆、改、修、建、添,實施提檔改造,建成了宜居宜養(yang) 的旅遊、休閑、康養(yang) 民宿房。采取“公司+集體(ti) +農(nong) 戶”模式,在發展鄉(xiang) 村旅遊的同時,通過分紅帶動龐莊村村民脫貧致富。

  長子縣文化和旅遊局的負責人不無驕傲地說:“未來,我們(men) 將以縣城休閑旅遊為(wei) 核心,神話山水、古城交通景觀為(wei) 兩(liang) 軸,古建文化、精衛傳(chuan) 奇、農(nong) 耕文明三大旅遊板塊並行開發,重現長子城水相依、古建院落鱗次櫛比的千年風韻,喚醒發鳩山、精衛湖的自然力量,啟動沉浸式生態與(yu) 文化融合的體(ti) 驗遊。”

  沿著北大街一路走來,路邊鮮花爭(zheng) 相怒放,回遷樓房整齊漂亮,地上沒了蜘蛛網式線纜,地下綜合管廊讓整個(ge) 縣城顯得愈發精致,就連長子縣標誌性古建築北高廟也被映襯出了新的光彩。(記者李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