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弘揚塞罕壩精神 他們交“答卷”繪“藍圖”

發布時間:2022-10-13 11:30:00來源: 新華網

  近年來,河北大力弘揚塞罕壩精神,下鐵腕、出重拳,條條“紅線”織就了生態保護大網。在近日河北各市陸續召開的兩(liang) 會(hui) 上,各地不僅(jin) 交出了生態環境保護的“答卷”,還規劃了未來五年生態文明建設發展的“藍圖”。

  讓綠色成為(wei) 美麗(li) 河北最動人的底色

  從(cong) 茫茫荒漠到百萬(wan) 畝(mu) 人工林海,塞罕壩務林人創造了世界生態建設史上的奇跡。作為(wei) 塞罕壩精神發源地,承德自覺擔起“擔子”,積極探索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的“橋”和“船”,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

  承德市召開的“兩(liang) 會(hui) ”中提到,過去五年是承德推動綠色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的五年,PM2.5平均濃度由每立方米47微克下降到30微克,優(you) 良天數由248天增加到312天,森林覆蓋率由57.67%提升到60.03%,綠色產(chan) 業(ye) 增加值占GDP比重從(cong) 35%提高到50%。

  好生態,是承德核心優(you) 勢;讓生態更好,是承德堅定不移的目標。承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就將高品質改善生態環境,進一步鞏固擴大生態文明建設成果,列在了承德今後五年著力抓好八個(ge) 重點工作的首位。

  當下,承德正不斷完善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的舉(ju) 措,優(you) 化生態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提高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水平,用實際行動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上下遊治理“一盤棋”使河流水質實現跨越式改善

  在距離塞罕壩幾百公裏外的華北平原上,清風吹過白洋澱水泛起淡淡的漣漪。白洋澱,上承九河、下注渤海,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濕地生態係統,有著“華北明珠”的美譽。

  保定市全域屬於(yu) 白洋澱的上遊,當地把抓好白洋澱上遊治理作為(wei) 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舉(ju) 全市之力改善水環境質量。

  保定堅決(jue) 守住不讓一滴汙水進澱底線,使得水環境質量達到近20年最好水平。製定出台《保定市白洋澱上遊生態環境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為(wei) 白洋澱生態治理築牢法治之基。

  保定市“兩(liang) 會(hui) ”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明確提出,未來,保定將繼續開展生態治理提質行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繼續實施白洋澱上遊生態綜合治理,落實“河湖長製”,推進河道治理、生態補水、沿岸農(nong) 業(ye) 灌溉水源置換、華北“大漏鬥”和地下水超采治理等工作,堅決(jue) 不讓一滴汙水進澱。

  水環境、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wei) 雄安建設成為(wei) 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奠定了堅實基礎,更為(wei) 做好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提供了優(you) 美生態環境支撐。

  讓“母親(qin) 河”成為(wei) 城市的生態屏障

  初秋的滹沱河碧波蕩漾,兩(liang) 岸的綠地公園在暖陽下顯得分外美麗(li) ,然而這裏20年前卻不是這樣的景象。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以後,石家莊的“母親(qin) 河”——滹沱河變得黯然失色,昔日秀美的河流,變成了一條滿目狼藉的垃圾帶,成為(wei) 石家莊市區的主要沙塵汙染源。

  在各界的熱切期盼中,2007年,滹沱河石家莊城區段16公裏綜合整治工程率先啟動。2017年,石家莊市對境內(nei) 滹沱河全域實施生態修複工程。2021年,滹沱河生態修複主體(ti) 工程全線完工。

  河道內(nei) 垃圾被清走,采砂留下的大坑被填平,荒蕪的兩(liang) 岸被綠色裝點,幹涸的河床得到了河水滋潤……經過多年的努力,如今的滹沱河已蝶變成為(wei) 水清岸綠、花海成片、魚翔淺底、鳥棲水麵的美麗(li) 之河。

  “大力實施擁河發展戰略,拓展城市發展空間,在滹沱河城區段重點布局現代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和服務功能,建設產(chan) 城融合、開放包容、低碳綠色的高水平生態經濟帶,打造引領和支撐省會(hui) 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石家莊市政府工作報告再次聚焦提升和深入挖掘滹沱河生態功能。

  重拳出擊,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

  地處太行山脈東(dong) 麓的邯鄲,蘊藏有種類繁多的礦產(chan) 資源,是有名的“鋼城”“煤都”。作為(wei) 產(chan) 業(ye) 結構偏重的工業(ye) 城市,生態環境是邯鄲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大短板。

  在剛剛召開的邯鄲市兩(liang) 會(hui) 上,邯鄲交出的“成績單”卻讓人眼前一亮:地表水國省考核斷麵全部達標,全市森林覆蓋率由29.2%提高到35.1%,邯鋼老區、邯電退城搬遷項目全麵建設,關(guan) 停整治30271家“散亂(luan) 汙”企業(ye) ,鋼鐵、焦化、電力等重點行業(ye) 企業(ye) 實現超低排放,滏陽河全域生態修複強力實施。

  此外,邯鄲市還計劃在今年關(guan) 停20座1000立方米以下高爐、20座100噸以下轉爐、106家磚瓦窯企業(ye) ,對437家涉VOCs企業(ye) 實施“一企一策”治理,實現空氣質量再突破、再提質。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讓青山常在、綠水常流、空氣常新。邯鄲市大力推進礦山綜合治理和生態修複工作,持續推進“礦區變景區”的綠色轉身,曾經的采礦區“瘡疤”逐步消失。

  唐山將深化全域治水、清水潤城工程項目建設;

  邢台將加快淘汰以損害綠水青山為(wei) 代價(jia) 的企業(ye) ;

  秦皇島將加大海岸線、沿海林地保護力度;

  ……

  讓山更綠、水更清、地更淨、湖海更美,透過河北地市兩(liang) 會(hui) 不難發現,河北各地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ge) 生命共同體(ti) ,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讓山川林木蔥鬱,讓河湖魚翔淺底正在成為(wei) 常態,讓美麗(li) 河北的生態底色更加亮麗(li) 。如今,一個(ge) 充滿希望、信心滿懷的美麗(li) 河北新畫卷正在徐徐鋪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