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明: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南京實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本期《黨(dang) 代表熱議》專(zhuan) 訪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shu) 記韓立明,探討如何認識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特征、本質要求,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南京實踐。
記者: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十年,南京經濟社會(hui) 發展取得哪些非凡成就?
韓立明: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南京沿著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為(wei) 江蘇工作指引的方向,將諄諄囑托牢記在心,以奮鬥腳步貫穿今昔,努力推動“強富美高”新南京建設鋪展出現實模樣,為(wei) 譜寫(xie) 現代化建設新篇章打下堅實基礎。
——十年來,我們(men)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經濟總量跨越9個(ge) 千億(yi) 級台階,首次邁進全國大中城市十強,人均GDP為(wei) 27051美元、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標準,三次產(chan) 業(ye) 結構由2.6:44:53.4優(you) 化為(wei) 1.8:36.1:62.1,研發投入強度從(cong) 2.92%提高到3.54%,獲批建設引領性國家創新型城市,“經濟強”的實力更加彰顯。
——十年來,我們(men) 深入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連續十年每年新增就業(ye) 超20萬(wan) 人、累計276萬(wan) 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翻番、達66140元,新增義(yi) 務教育階段學位26萬(wan) 個(ge) 、醫療床位3.16萬(wan) 張,養(yang) 老服務在全國公共服務質量監測中排名第一,連續12年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百姓富”的成果更加豐(feng) 碩。
——十年來,我們(men) 在經濟總量翻了一番多的同時,主要汙染物排放量削減40%,空氣質量優(you) 良率由55.3%上升到82.2%,水環境監測斷麵水質優(you) 良率從(cong) 65.2%提升至100%,沿江生態岸線占比由66.2%提高到80.3%,獲評國家森林城市、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國家生態建設突出貢獻獎等榮譽,“環境美”的色彩更加絢麗(li) 。
——十年來,我們(men) 著力推動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深入人心,全國文明城市三年綜合測評在同類城市排名第三,獲得世界文學之都、國際和平城市等稱號,“誌願之城”閃亮耀眼、“書(shu) 香南京”馥鬱芬芳,文化軟實力和城市治理能力顯著增強,“社會(hui) 文明程度高”的標識更加鮮明。
記者:在率先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上走在前列,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賦予江蘇三大光榮使命之一。南京如何牢記囑托,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多南京探索?
韓立明:南京將認真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關(guan) 於(yu)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目標任務和戰略部署,緊緊圍繞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you) 勢,聚創新之能,乘開放之勢,走共富之路,全麵建設人民滿意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典範城市,努力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上走在前列。
在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指引下,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的南京將展現這樣一幅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動圖景:世界的前沿、創新的脈搏在這裏觸手可及,萬(wan) 億(yi) 級產(chan) 業(ye) 地標、千億(yi) 級產(chan) 業(ye) 集群不斷崛起,成為(wei) 勇立潮頭的引領性“創新之都”;6500多平方公裏的大江兩(liang) 岸碧波澄澈、青山晴翠,南北田園、中部都市格局加速構建,成為(wei) 富足豐(feng) 饒的新時代“魚米之鄉(xiang) ”;每個(ge) 人都有夢想成真的機會(hui) 、幸福美好的生活、精神世界的認同,成為(wei) 近悅遠來的現代化“人文之城”。
記者: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南京如何在實踐中把握好這一本質要求?
韓立明:黨(dang) 的領導是走好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根本保證,隻有在黨(dang) 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才能凝聚起現代化建設的磅礴力量。我們(men) 將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dang) 的建設總要求,以黨(dang) 的政治建設為(wei) 統領,時刻保持“全麵從(cong) 嚴(yan) 治黨(dang) 永遠在路上,黨(dang) 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警醒,不斷砥礪“把嚴(yan) 的主基調長期堅持下去”的韌勁,持續壓實“抓好黨(dang) 建是最大政績”的責任,為(wei) 奮進新征程、建功新時代提供更為(wei) 堅強的政治引領和政治保障。強化黨(dang) 建引領基層治理,放大新時代“楓橋經驗”城市版效應,推動形成團結奮鬥、共建共治共享的強大合力。
記者: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南京科教人才資源豐(feng) 富,如何進一步發揮這一優(you) 勢?
韓立明: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相貫通,進一步突出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南京科教資源豐(feng) 富,擁有“雙一流”建設高校13所、兩(liang) 院院士96位,均居全國第三;每10萬(wan) 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文化程度人口3.52萬(wan) 人,居全國第二。我們(men) 將積極打造國家區域科技創新中心、爭(zheng) 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國家級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一體(ti) 推動戰略科技平台打造、高端人才引進和改革驅動,建設麵向世界前沿的國家實驗室和信息高鐵、開源軟件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培育萬(wan) 億(yi) 級軟件產(chan) 業(ye) 地標、5000億(yi) 級智能電網產(chan) 業(ye) 集群,推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向千億(yi) 規模邁進,著力在集成電路EDA設計、基因細胞等領域突破關(guan) 鍵核心技術,勇當我國科技和產(chan) 業(ye) 創新開路先鋒。
記者:報告強調,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文化發展道路。作為(wei) 曆史文化名城,南京如何不斷做強文化“軟實力”?
韓立明:南京是英雄之城,也是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學之都,有著深厚的曆史和文化積澱。我們(men) 將堅定文化自信,緊扣舉(ju) 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xing) 文化、展形象,大力傳(chuan) 承雨花英烈精神、渡江精神等紅色基因,切實保護、傳(chuan) 承和利用好長江文化、大運河文化,推動傳(chuan) 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繁榮發展文化事業(ye) 和文化產(chan) 業(ye) ,不斷豐(feng) 富群眾(zhong) 精神世界,擦亮特有文化品牌,增強城市傳(chuan) 播力影響力,讓“社會(hui) 文明程度高”成為(wei) 南京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標識。
記者: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南京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上有何打算?
韓立明: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作為(wei) 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南京“山水城林”融為(wei) 一體(ti) ,有著非常優(you) 越的生態本底。我們(men) 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推進沿江產(chan) 業(ye) 轉型轉移、岸線功能調整優(you) 化,提升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進一步展現“藍天白雲(yun) 、繁星閃爍、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生態畫卷;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推進鋼鐵、石化等行業(ye) 轉型升級,大力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空間結構,加快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chan) 方式和生活方式。
記者: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南京如何落實這一本質要求?
韓立明:實現共同富裕,事關(guan) 黨(dang) 的性質、根本宗旨和奮鬥目標,事關(guan) 社會(hui) 主義(yi) 的本質要求。我們(men) 將堅持發展為(wei) 民價(jia) 值導向、民生優(you) 先實踐指向,積極探索促進共同富裕的體(ti) 製機製、政策體(ti) 係,既“做大蛋糕”,也“分好蛋糕”,在優(you) 化創新創業(ye) 環境、提供發展上升通道上下更大功夫,鼓勵共同奮鬥創造美好生活。以高質量發展擴大就業(ye) 容量、提升就業(ye) 質量,拓寬財產(chan) 性、經營性收入渠道,推動教育、醫療、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標準化,著力解決(jue) “一老一小”、住房保障等民生問題,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hui) 治理製度,努力讓生活在南京的每一個(ge) 人都感受溫暖、融入城市、安寧無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