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虛擬現實技術融入傳統行業(中小企業“雲”上闖新路③)

發布時間:2022-10-28 16:32: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現在,可以幹的活兒(er) 更多更有用了。”作為(wei) 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北京諾亦騰科技有限公司依靠虛擬現實、動作捕捉等技術,積極“雲(yun) ”轉型拓市場,與(yu) 傳(chuan) 統行業(ye) “牽手”,挖掘數字文化、智慧醫療、工業(ye) 仿真等應用場景,讓技術有更多“用武之地”。

  及時切換到“線上”模式

  “新冠肺炎疫情對公司的業(ye) 務發展和產(chan) 品供應有較大的影響。我們(men) 的客戶遍及全球50多個(ge) 國家,主要服務於(yu) 影視製作、文化娛樂(le) 等行業(ye) ,為(wei) 電影提供炫酷的虛擬特效。現場觀看演示、體(ti) 驗產(chan) 品是客戶做采購決(jue) 策的重要環節。但客戶來訪率降低,傳(chuan) 統線下展會(hui) 等推廣活動受限,導致國際市場推廣工作難以按計劃開展。”對於(yu) 企業(ye) 麵臨(lin) 的困難,諾亦騰公司首席執行官劉昊揚並不諱言。

  如何破解困局?“我們(men) 積極采用數字化內(nei) 容營銷方式取代傳(chuan) 統的市場推廣活動。”劉昊揚舉(ju) 例說:“比如從(cong) 世界各地邀請到多名音樂(le) 家,請他們(men) 每個(ge) 人都穿上動作捕捉的設備,有人唱歌、有人彈鋼琴、有人彈吉他,我們(men) 把這些動作實時捕捉下來,利用虛擬現實技術融合在一起,做了一場精彩生動的線上音樂(le) 表演,吸引海內(nei) 外不少人關(guan) 注這項技術。”

  不僅(jin) 公司自身的技術產(chan) 品要轉向線上展示,還要及時為(wei) 客戶拓寬推廣思路。諾亦騰公司首席技術官戴若犂說:“從(cong) 前,公司很大的一塊收入來自麵向企業(ye) 的服務,包括企業(ye) 品牌發布等大型線下活動。現在客戶的需求從(cong) 線下轉到了線上,公司必須有能力去承接線上需求。我們(men) 主動擁抱變化‘雲(yun) ’轉型,做了各類線上直播發布會(hui) ,比如采用虛擬主播、VR(虛擬現實)直播的形式,通過特效合成最終產(chan) 出直播內(nei) 容。”

  讓年輕觀眾(zhong) 更“入戲”

  隻見諾亦騰公司的虛擬現實試驗區內(nei) 一派忙碌,一場“虛擬數字人”的調試和彩排正在進行。讓“虛擬數字人”在直播時靈活自如,成為(wei) 公司技術團隊工作的重點。看到“虛擬數字人”線上直播日趨流行,諾亦騰公司順勢推出了專(zhuan) 門針對虛擬直播的解決(jue) 方案,還為(wei) 百度等企業(ye) 設計專(zhuan) 屬的“虛擬數字人”直播活動。

  虛擬現實技術既然可以賦能影視娛樂(le) 等行業(ye) ,可否嚐試助推中國傳(chuan) 統文化創新發展?劉昊揚一直在思考如何讓公司掌握的技術在更多行業(ye) 發揮用處並產(chan) 生價(jia) 值。

  登台成為(wei) 京劇演員是什麽(me) 樣的體(ti) 驗?今年8月的首屆北京動畫周上,諾亦騰公司推出了“數劇京韻”京劇文化傳(chuan) 承體(ti) 驗展區。穿戴好動作捕捉設備,擺出各種京劇動作,在後方大屏幕上,虛擬的京劇數字人物會(hui) 實時同步擺出一樣的動作。動作細節真實豐(feng) 富,令體(ti) 驗者都驚歎自己的“虛擬化身”。

  如果觀眾(zhong) 想感受勾臉,可以通過反射屏體(ti) 會(hui) 生旦淨醜(chou) 的臉譜特色;如果觀眾(zhong) 想學習(xi) 京劇動作,可以對著智能教學鏡子模仿標誌性動作;如果觀眾(zhong) 想看戲,可以在“5G+VR”虛擬戲台上零距離觀賞戲劇表演。據悉,諾亦騰公司協助相關(guan) 部門創建了“京劇傳(chuan) 統文化數字資產(chan) 庫”,將京劇文化轉化為(wei) 觀眾(zhong) 可感知、可體(ti) 驗、可交互的數字成果,實現了現代科技與(yu) 京劇文化的跨界融合。

  “用年輕人喜歡的炫酷方式,達到耳目一新的效果。通過數字化的技術手段,能夠打破時間、空間的限製,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注入活力,吸引更多人來參與(yu) 體(ti) 驗。我們(men) 中小企業(ye) 也為(wei) 傳(chuan) 統文化傳(chuan) 播出了一份力!”談起這些,劉昊揚的言語間難掩驕傲。

  在困難中尋找機會(hui)

  然而,對於(yu) 不少人來說,虛擬現實技術還是“虛”的。諾亦騰公司市場經理肖宇坦言:“我們(men) 在做市場推廣時,會(hui) 遇到很多困難和質疑,人們(men) 更關(guan) 注這項虛擬現實技術到底能解決(jue) 哪些實際問題。”

  “虛擬現實技術似乎成了比較萬(wan) 能的工具,公司有機會(hui) 嚐試跟多個(ge) 行業(ye) 合作。但我們(men) 中小企業(ye) 資源有限,要把錢用在‘刀刃’上,到底應該針對哪些行業(ye) 去做定製化的深耕,這是公司碰到的最大問題。”戴若犂說,“希望能在一些行業(ye) 發現剛需,讓技術優(you) 勢和行業(ye) 需求真正融合起來,而不僅(jin) 是‘嚐嚐鮮’。比如,在文娛行業(ye) ,開發各類線上演出;在醫療領域,開展VR實時遠程診療指導;在體(ti) 育場所,用VR技術讓鍛煉更科學。”

  在諾亦騰公司,筆者見到一些醫生、運動員裝扮的人員。看到筆者的疑惑,劉昊揚說:“虛擬現實技術要跟不同的行業(ye) 去碰撞、磨合,公司匯聚了很多跨行業(ye) 的混合型人才,就是想深入了解行業(ye) 需求,切實幫助一些行業(ye) 轉型升級。”

  致廣大而盡精微。近幾年,該公司深入到文化之外的體(ti) 育、醫療、工業(ye) 等垂直領域。“技術是立身之本,希望通過‘練內(nei) 功、勤打磨’融入傳(chuan) 統行業(ye) ,為(wei) 人們(men) 的生產(chan) 生活帶來新氣象。”談及未來,劉昊揚充滿信心。這份信心,來自於(yu) 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的技術實力,更來自於(yu) 對數字中國豐(feng) 富應用場景的展望。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