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碳市場累計成交額達85.8億元
本報北京10月27日電 (記者劉溫馨)生態環境部27日發布《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yu) 行動2022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經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降低3.8%,比2005年累計下降50.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6.6%,風電、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6.35億(yi) 千瓦,單位GDP煤炭消耗顯著降低,森林覆蓋率和蓄積量連續30年實現“雙增長”。
《報告》指出,2021年以來,中國積極落實《巴黎協定》,進一步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有力有序有效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取得顯著成效。中國已建立起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ti) 係,製定中長期溫室氣體(ti) 排放控製戰略,推進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編製實施國家適應氣候變化戰略。
2021年7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正式啟動上線交易。截至2022年10月21日,全國碳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達1.96億(yi) 噸,累計成交額達85.8億(yi) 元,市場運行總體(ti) 平穩有序。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介紹,總的來看,經過第一個(ge) 履約周期的建設和運行,全國碳市場已經建立起基本的框架製度,打通了各關(guan) 鍵流程環節,初步發揮了碳價(jia) 發現機製作用,有效提升了企業(ye) 減排溫室氣體(ti) 和加快綠色低碳轉型的意識和能力,實現了預期目標。
李高說,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重點從(cong) 五個(ge) 方麵紮實推進全國碳市場建設。一是健全全國碳市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ti) 係。二是強化數據質量管理。三是進一步強化市場功能。四是進一步完善國家自願減排交易機製,研究製定相關(guan) 的交易管理辦法和配套製度規範。五是加強市場主體(ti) 能力建設。
《報告》還闡述了中方關(guan) 於(yu) 即將舉(ju) 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hui) (COP27)的基本立場和主張。《報告》指出,COP27將是氣候多邊進程的重要會(hui) 議。中方願全力支持COP27主席國埃及舉(ju) 辦一屆成功的締約方會(hui) 議,期待與(yu) 各方一道將COP27打造成為(wei) 以“落實”為(wei) 主題,以適應和資金為(wei) 成果亮點的一次大會(hui)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