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讓“網紅食品”成為“放心食品”(百姓關注)

發布時間:2022-10-31 15:4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湖北枝江市讀者王玥前段時間去外地旅遊,發現很多網友都在推薦一家炸串小吃店。王玥滿懷期待來到這家店,不大的店鋪裏擠滿了等待的顧客。等了一個(ge) 多小時,王玥才拿到食品,發現除了價(jia) 高量少外,所謂的“色香味俱全”原來是用濃重的醬汁和厚厚的蘸料營造出來的。“沒吃幾口就覺得膩,而且食材也不太新鮮,有點失望。”王玥說。

  最近,某品牌的“熬夜水”在年輕人中悄然走紅,泡在瓶中的一整根人參尤其吸引眼球,商家廣告宣稱這款飲料可以修複熬夜造成的身體(ti) 疲勞。張女士買(mai) 了一瓶,感覺卻不好:“味道很奇怪,好像勾兌(dui) 出來的,喝下去沒啥感覺,體(ti) 會(hui) 不到修複疲勞的作用。”有專(zhuan) 家表示,那些所謂的解決(jue) 熬夜後遺症、彌補身體(ti) 虛弱等說法,更像是宣傳(chuan) 話術。

  部分商家為(wei) 迎合消費者獵奇心理,以“新奇”吸引關(guan) 注、創造銷量,但往往存在食品安全隱患。有網友表示,在電商平台發現一款名為(wei) “煙糖”的產(chan) 品,這種糖果外形酷似香煙,“有些學校周圍的小商店也在販賣,很受學生群體(ti) 歡迎。但這就是打擦邊球,容易對學生造成不良引導”。

  月銷量超10萬(wan) 的果脯被爆出菌落總數超標,多位帶貨主播推薦的蜂王漿被查出質量指標不合格,標榜健康養(yang) 生的輕食被發現存在食品添加劑超範圍、超限量使用……“網紅食品”為(wei) 何頻頻出現食品安全問題?

  一位經營網上食品店的店主表示,食品單價(jia) 低、複購率高、容易促成衝(chong) 動消費,適合網上銷售模式。有的經營者在網上營造聲勢、帶動流量,以期在短時間內(nei) 獲得大量關(guan) 注,實現利益最大化。“部分商家追求的是一錘子買(mai) 賣,沒有長久經營的打算,因此對食品安全問題並不重視。一些平台也缺乏完善的反饋和監管機製,導致不良商家渾水摸魚。”這位店主表示。

  對此,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表示,監管部門、平台、商家和消費者之間需要形成合力。“監管部門應該加強監管,細化網絡食品安全的監管責任,督促平台加強自律、暢通舉(ju) 報投訴通道、提高違法成本,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賦能食品安全監管。商家和平台需要加強自律自覺,合法經營、正當經營、健康經營。消費者應加強自身辨別能力,選擇證照齊全的商家,看清食品標簽,避免跟風購買(mai) 。”

  廣西欽州市讀者黃躍成表示,“網紅食品”存在的問題不僅(jin) 在於(yu) 食品本身,消費者買(mai) 到問題食品後維權難的案例也不在少數。“部分電商平台處理投訴時的態度不夠積極,解決(jue) 糾紛方式比較單一,加大了維權難度。”黃躍成說,電商平台應該充分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能因為(wei) 問題食品取證難、檢測難、認定難等原因,就忽視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