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積極推進國家組織藥品耗材集采落地 減輕群眾負擔
人民網北京11月8日電 (記者鮑聰穎)通過深入推進集中帶量采購,持續降低醫藥價(jia) 格,讓更多患者受益,這既是國家倒逼中國醫藥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變革,也是解決(jue) “看病貴”問題的關(guan) 鍵舉(ju) 措。
記者獲悉,自2019年起,北京市已完成六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落地實施,第七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中選結果預計於(yu) 11月份在北京市執行,國家集采藥品累計達到294個(ge) ,品種覆蓋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見病、慢性病用藥,以及肺癌、乳腺癌等重大疾病用藥,藥價(jia) 平均降幅超過50%,協議任務量平均完成率達150%,累計降低藥品費用75億(yi) 元。
高質量療效中選藥品市場份額大幅提高
2019年國家第一批集采試點起,以原研藥等高質量療效藥品為(wei) 參比,隻有通過國家藥監部門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jia) 藥品才有資格參與(yu) 集采中選,北京市按照國家要求將其他低標準生產(chan) 供應的仿製藥暫停掛網采購,高質量療效中選藥品市場份額大幅提高,百姓用藥質量普遍提升。在國家第一批集采試點實施之際,北京市前瞻性的組織開展了中選藥品臨(lin) 床療效和安全性真實世界研究,經2年用藥患者樣本量超過11萬(wan) 例的研究,在臨(lin) 床真實診療環境中,中選仿製藥與(yu) 原研藥在臨(lin) 床療效和使用上等效,不良反應無統計學差異。
降低手術耗材費用 一年預計節省費用4億(yi) 元
2021年1月,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結果落地後,中選冠脈支架均價(jia) 從(cong) 平均1.3萬(wan) 元降至平均700元水平,平均降幅93%,累計為(wei) 北京市節省采購費用8億(yi) 元。今年4月落地執行的國家組織人工關(guan) 節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平均降幅82%,一年預計節省費用4億(yi) 元,其中初次置換髖關(guan) 節平均價(jia) 格從(cong) 3.5萬(wan) 元下降至7000元左右;初次置換膝關(guan) 節平均價(jia) 格從(cong) 3.2萬(wan) 元下降至5000元左右。北京市大型公立醫療機構積極參與(yu) ,簽約采購冠脈支架近10萬(wan) 支,人工關(guan) 節近2.7萬(wan) 套,大幅降低了群眾(zhong) 就醫負擔。
北京市製定“一降一升一平移”配套政策舉(ju) 措
以北京市落地國家組織冠脈支架集中帶量采購結果為(wei) 例,北京市製定“一降一升一平移”配套政策舉(ju) 措,實現多方獲益。“一降”是指通過帶量采購,中選冠脈支架采購價(jia) 格大幅降低,從(cong) 平均1.3萬(wan) 元降至平均700元水平,並全額納入醫保報銷範圍,明顯降低了群眾(zhong) 手術耗材費用。“一升”是指按國家指導意見精神,參照周邊省份冠脈支架植入手術當前價(jia) 格水平,適度提升手術價(jia) 格,進一步體(ti) 現醫務人員價(jia) 值,調動醫務人員積極性。“一平移”是指在全市推廣實施冠脈支架置入疾病分組DRG付費改革,將醫保基金原來用於(yu) 購買(mai) 支架耗材的費用平移轉換為(wei) 購買(mai) 醫院醫療服務的費用。
創新地方集采模式 持續擴大集采成效
按照國家統一部署,根據藥品市場供需總體(ti) 情況,結合臨(lin) 床實際及患者需求,北京市在國家集采帶量競價(jia) 模式的基礎上,率先建立了帶量聯動、帶量談判和短缺藥訂單式采購等多種集中帶量采購新模式,不僅(jin) 將藥品範圍由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的仿製藥、原研藥擴展至未通過一致性評價(jia) 的藥品,同時也將競爭(zheng) 不充分的獨家藥品、短缺藥品納入了帶量采購範圍。
實現三大藥品領域集采全覆蓋
藥品類別方麵,也實現了從(cong) 化學藥品、生物製品,到中成藥三大藥品領域的全覆蓋。目前,北京市已組織開展38個(ge) 化學藥品和84個(ge) 中成藥品帶量集采,品種覆蓋常見病、慢性病及臨(lin) 床短缺藥品等,除已經落地執行的9個(ge) 藥品外,其餘(yu) 藥品中選結果將全部在年底前落地實施。屆時,北京市藥品價(jia) 格將進一步降低,預計平均降幅超40%,年降低藥品費用達10億(yi) 元。
已執行5類醫用耗材帶量中選結果
長期以來,高值醫用耗材使用體(ti) 係複雜,各醫院醫生手術用耗材品牌意識較強,高值耗材市場呈現單體(ti) 金額大、品牌單一等特點,致使規模化複帶量采購模式製難度大。北京市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堅持一品一策的原則,有針對性地設計采購方案,需求導向,結果導向,量身定製適合的集采規則。避免部分必要的部件因未中標而短缺,也避免部分部件因未被納入集采而漲價(jia) ,確保臨(lin) 床治療的整體(ti) 性和安全性。截至10月,北京市牽頭組織、參與(yu) 完成了京津冀“3+N”起搏器(降幅50%)、冠脈藥物球囊(降幅71%)、人工晶體(ti) (降幅54%)、冠脈擴張球囊(降幅90%)、吻合器(降幅88%)5類醫用耗材的帶量采購工作並已執行中選結果。目前,正在組織骨科創傷(shang) 類耗材集中帶量采購,通過帶量聯動,共享兄弟省份骨科創傷(shang) 類耗材中選結果,通過專(zhuan) 家談判,進一步降低北京市常用骨科創傷(shang) 類耗材采購價(jia) 格,預計年內(nei) 產(chan) 生中選結果。
附:典型案例
從(cong) 北京某醫院了解到,在冠脈支架降價(jia) 之前,一台支架植入手術費用動輒數萬(wan) 至十幾萬(wan) 元,嚴(yan) 重製約一些經濟困難患者手術治療。院方舉(ju) 例說,一位61歲大爺因突發急性心梗送來,由於(yu) 大爺的冠脈多支血管病變嚴(yan) 重,醫生建議他植入4根冠脈支架。其中兩(liang) 根因為(wei) 病情緊急必須馬上植入,另兩(liang) 根可以推後擇期進行。前兩(liang) 根支架植入一個(ge) 月後,大爺去醫院隨訪,並和醫生探討其他兩(liang) 根支架植入時間,得知北京即將落地國家組織冠脈支架結果,價(jia) 格將大幅下降,大爺和醫生商量,將手術時間擇期至北京新政落地後。61歲大爺自述,同一品牌的4根支架,降價(jia) 前每根的價(jia) 格約為(wei) 14000元,發生總費用28000元,第二次手術,每根支架隻要690元,發生總費用1380元。
繼冠脈支架集采落地後,2022年4月北京落地執行國家組織第二批高值醫用耗材人工關(guan) 節中選結果。北京市某醫院,成功為(wei) 一名69歲的老人進行了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術後5天基本可以進行簡單鍛煉,老人自述從(cong) 鄰居老人手術了解到新政落地前膝關(guan) 節置換手術費用預計3至5萬(wan) 元,這次趕上了集采落地新政,手術費隻花費了7千餘(yu) 元,一下就少掏了兩(liang) 三萬(wan) 元,切實減輕了患者及家屬的經濟負擔。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如何使用醫保個賬繳費?“北京普惠健康保”參保問題解答
- 長城腳下“四海”為家 京郊生態長廊鋪就幸福路
- 東城城管規範“冬儲菜”售賣點環境秩序 市民群眾安心囤貨
- 北京: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各項疫情處置工作要快上加快
- 11月8日北京新增32例本土確診病例、48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 京城再添一條橫貫東西的軌道交通大動脈 市郊鐵路副中心線西段將整體提升
- 北京:"管家式養老"試點一個月零差評 試點範圍明年將擴展到10至15個街道
- 下半年小客車指標申請資格審核結果公布 申請人複核申請隻能提交一次
- 北京:1501套共有產權房開始申購登記 麵向城六區和順義區家庭
- 北京:共享單車預付金不得超百元 購卡7日內未用可全額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