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特勤消防與"世界標準"接軌 173名隊員全員取得相關領域國際安全證書

發布時間:2022-11-10 11:12: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記者 張宇

  “我是北京消防,請不要驚慌,消防救援人員正在開展營救。”冬日下午,訓練場上一句簡單的演習(xi) 廣播,在“119”這個(ge) 特殊的日子裏聽起來格外溫暖有力量。

  11月9日是全國消防日,中國記協舉(ju) 辦“走讀中國——走進北京消防特勤支隊”活動,首都消防指戰員不僅(jin) 向中外媒體(ti) 記者展示了最先進的消防救援裝備,還上演了最真實的地震救援及不同場景滅火救援演習(xi) ,這也是中國應急救援新力量麵向世界的一次集中亮相。

  一場“破壞性地震”過後,建築坍塌、人員被困,搜救犬在廢墟上敏銳地反複嗅探,救援隊員使用生命探測儀(yi) 精準定位,搜索被困人員……訓練場上,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正在針對建築坍塌事故救援展開實戰訓練。

  特勤消防“特”在哪裏?據了解,特勤支隊作為(wei) 北京消防的尖刀力量,主要承擔火災撲救、山嶽救援、水域救援、建築坍塌救援和石油化工災害處置等消防救援攻堅任務,並參與(yu) 國際地震、洪澇等災害救援任務。

  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特勤支隊支隊長王墨介紹,特勤支隊是一支與(yu) “世界標準”接軌的隊伍,隊員們(men) 學習(xi) 國際工業(ye) 繩索、國際專(zhuan) 業(ye) 潛水、國際災害與(yu) 協調等先進的技術和經驗,173名隊員全員取得相關(guan) 領域國際安全證書(shu) ,不但通過聯合國國際重型救援隊伍能力測評,在建築物結構坍塌救援、繩索救援等領域也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

  目光回到訓練場,隻見救援隊員在狹小的空間裏閃轉騰挪,使用重型支撐工具,將坍塌的牆體(ti) 支撐起來,打開生命空間。然而,“地震”導致道路阻斷,救援隊員又轉戰十幾米的空中,被困人員劃過繩索,被轉移到安全地帶。

  緊接著,高層建築滅火救援、化工裝置火災撲救兩(liang) 個(ge) 演習(xi) 依次上演。後者的處置過程中,無人機、多功能機器人、遙控移動水炮、無人駕駛高噴車第一時間開展撲救。伴隨著騰空的“水龍”以及翻飛的雪白泡沫,現場記者紛紛舉(ju) 起手機記錄下這一震撼場麵。

  “這個(ge) 是中國製造的嗎?”在裝備展示現場,一名外國記者得到講解員的肯定答複後,興(xing) 趣滿滿地盯著一台靈活踏步的機器狗觀察。水下機器人、無人機、應用北鬥導航係統的通訊指揮裝備……清一色的“中國製造”展示了首都消防精良的裝備。

  “十年來,我們(men) 的理念和技術在向著更科學、更人性化的方向轉變。這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無人機、機器人,在各種危險環境代替我們(men) 的消防員赴湯蹈火,降低了消防救援人員傷(shang) 亡的風險。”王墨說,這些令人驕傲的“中國製造”正在成為(wei) 救援隊員的戰友和堅實後盾。

  相關(guan) 鏈接

  “數說”北京消防

  到場用時縮短4分鍾

  “提五速”,即提升接警調派、登車出動、途中行駛、展開出水、內(nei) 攻搜救控火速度。通過加強三級指揮平台建設,完善“警情受理、力量調度、應急響應、遂警指揮、信息報送”機製。優(you) 化升級119智能接處警係統和移動作戰訓練係統,建立新型智能調派模型,實現分級受理、多方通話、精準定位、智能調派等功能。消防救援接警調派用時縮短26.7秒,隊站出動用時縮短20.4秒、到場用時縮短4分鍾,提速增效明顯。

  火災財產(chan) 損失同比下降51.95%

  在技術上堅持科學施訓,在實戰中堅持奮勇逆行,守護群眾(zhong) 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背後,是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多年的不懈努力。北京市消防救援總隊火場營救能力明顯提升,火災財產(chan) 損失同比下降51.95%。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