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文化

懷舊綜藝的情懷,要由與其匹配的價值輸出點燃

發布時間:2022-11-10 11:05:00來源: 文匯報

  近日,真人秀《快樂(le) 回來啦》連續三日熱播後收官,該節目以六位07屆快樂(le) 男聲選手在象山養(yang) 鵝、珍珠、海鮮產(chan) 業(ye) 的體(ti) 驗為(wei) 內(nei) 容,既創新了男團公益的綜藝形式,更發揮了07男團綜藝的一貫優(you) 勢。事實上,如果算上之前收官的《快樂(le) 再出發》《想唱就唱的夏天》以及正在錄製的《我型我秀》團綜,這種以早年選秀團體(ti) 的重新“合體(ti) ”引發觀眾(zhong) 懷舊情懷的慢綜藝,開啟了一種“團綜”真人秀的新趨向。

  然而,與(yu) 07快男的《快樂(le) 再出發》《快樂(le) 回來啦》的高口碑高熱度不同,09超女的《想唱就唱的夏天》卻不僅(jin) 熱度一般,更全程引來一片譏評。其冷熱反應表明:單純的情懷消費並不能保證節目的口碑,隻有建立在準確的節目定位與(yu) 恰當的價(jia) 值輸出基礎上,才能讓懷舊情懷發揮最大的能量。

  懷舊團綜的出現,是近期湧現的新型懷舊綜藝的一種類型。包括《披荊斬棘》《乘風破浪》《聲生不息》《歡迎來到蘑菇屋》《快樂(le) 再出發》《想唱就唱的夏天》《快樂(le) 回來啦》在內(nei) 的一眾(zhong) 節目,盡管沒有將“懷舊”作為(wei) 主打標簽,卻在“我要喚醒”“我要突破”“再就業(ye) 男團”等口號下,包裹著懷舊的情感內(nei) 核。這些節目充分挖掘“舊”人、“舊”作、“舊”事、“舊”情的若幹要素和層麵,通過“舊人+新模式”的方式,多維度激發情感與(yu) 記憶的互動,引發情懷消費。從(cong) 文化經濟學的角度,懷舊綜藝本質上是文化資源IP化運作的一種方式。它將“舊人”“舊作”作為(wei) 一種文化資源,通過挖掘和撬動其所蘊含的集體(ti) 記憶和懷舊情懷,來實現文化資源的再生和文化價(jia) 值創造。

  事實上,主打“懷舊”主題或元素的綜藝節目並不鮮見。但與(yu) 《年代秀》《圍爐音樂(le) 會(hui) 》《王牌對王牌》等傳(chuan) 統衛視綜藝,或將懷舊作為(wei) 節目的主題,或在節目環節中設置懷舊元素不同,近期這些網絡綜藝則充分挖掘藝人資源,將“懷舊情懷”與(yu) 成長敘事結合起來,凸顯真人秀的製作方式。其模式可以分為(wei) 兩(liang) 種:一種為(wei) 以《聲生不息》《披荊斬棘》《乘風破浪》為(wei) 代表的舞台型快綜藝;另一種則為(wei) 生活流慢綜藝,《快樂(le) 再出發》《想唱就唱的夏天》等懷舊團綜就采取這種製作模式。

  從(cong) 對懷舊情懷的調動的層麵來看,舞台型快綜藝將舞台表演作為(wei) 懷舊的重心,以經典作品所包含的獨特的、豐(feng) 富的記憶為(wei) 媒介,勾連起包括藝人和觀眾(zhong) 在內(nei) 的不同主體(ti) 在過去與(yu) 現在之間的情感和經驗的多維度關(guan) 聯,通過撬動經典作品在不同代人之間所形成的懷舊能量來達到節目效果。與(yu) 之不同,生活流慢綜藝則建基於(yu) 某種充滿細節的生活情境,通過選擇一群觀眾(zhong) 熟悉的人,讓他們(men) 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共同生活,借助彼此之間的熟悉與(yu) 親(qin) 密無間以形成獨特的化學效應。嘉賓之間的生活態度、生命感受、理想追求和彼此之間的友情的總體(ti) 融合形成一種具有時間感的精神治愈力量。前者以舞台表演競技為(wei) 中心,串聯起藝人的生活與(yu) 夢想,後者則以生活為(wei) 中心,串聯起音樂(le) 與(yu) 故事。

  然而,單純的懷舊情緒的調動未必能成就一檔既有熱度又有口碑的優(you) 秀網綜。作為(wei) 舞台型快綜藝的《乘風破浪》與(yu) 《披荊斬棘》的口碑差異,與(yu) 作為(wei) 生活流慢綜藝的《快樂(le) 再出發》《快樂(le) 回來啦》與(yu) 《想唱就唱的夏天》的冷熱分歧,就凸顯出懷舊網綜背後更為(wei) 根本的節目定位與(yu) 價(jia) 值觀輸出問題。

  以《乘風破浪》為(wei) 例,該節目創意在於(yu) 突破其時火熱的青春偶像團綜節目的單一類型,而以一群上了年紀、或曾退隱的藝人明星的“理想、激情的再出發”“對自我價(jia) 值的再肯定”為(wei) 中心開辟新的節目賽道。然而節目卻沒有堅守這一定位,而是或陷入對青春偶像女團唱跳競技模式的追逐(第一季),或過於(yu) 突出團隊的內(nei) 部衝(chong) 突與(yu) 矛盾(第二季),又或者過於(yu) 強調輸贏競爭(zheng) (第三季凸顯聯盟賽製本身),導致“女性再出發”“價(jia) 值再發現”的節目創意內(nei) 核沒有真正得到表達,真人秀的介入未能真正將中年女性更為(wei) 豐(feng) 富的人生經驗,及其在表演內(nei) 外的真人秀情境中所呈現的、與(yu) 之匹配的人生態度和價(jia) 值選擇上。《想唱就唱的夏天》的“遇冷”同樣源自於(yu) 對節目所標榜的“她們(men) 對音樂(le) 的熱愛”“因為(wei) 不同際遇而走上不同道路”的內(nei) 核缺乏深度的挖掘,導致懷舊情懷缺乏匹配的載體(ti) 與(yu) 靈魂。節目既沒有通過深入挖掘這群“超級女聲”在當年賽後至今不同個(ge) 體(ti) 背後的經曆與(yu) 故事,去展開她們(men) 走向不同人生選擇的主題及其背後的生命感受,也沒有通過節目的環節介入激發觀眾(zhong) 的懷舊記憶與(yu) 情懷,以重溫她們(men) 的音樂(le) 夢想和熱情依舊。更為(wei) 關(guan) 鍵的是,她們(men) 之間缺乏“0713”(07年快男全國13強)的那份親(qin) 密無間,使懷舊團綜缺乏給人價(jia) 值輸出的團魂。

  構成鮮明對比的是,《披荊斬棘》盡管其框架也是舞台競技,但其口碑熱度俱佳主要得益於(yu) 準確地挖掘這群中年男性為(wei) 主體(ti) 的“老藝人”的多重懷舊特質,而弱化輸贏觀念,賽製、訓練與(yu) 日常表現的是這群“老男人”所具有的中年姿態、人生智慧與(yu) 葆有的少年情懷和兄弟情感,讓“懷舊”與(yu) “重燃”相得益彰。與(yu) 之類似,《快樂(le) 再出發》《快樂(le) 回來啦》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於(yu) 一群雖經曆滄桑而葆有對音樂(le) 理想主義(yi) ,熟悉而又毫無包袱的中年藝人(07年快男全國13強)的真實而自然的碰撞,善意的自我調侃、真實的情感流露、本真的性格呈現。真實、純粹、真誠、實力、感情好、感動等成為(wei) 出現頻次最高的彈幕詞匯。網友“夜禮服假麵”在豆瓣上這樣評價(jia) ,《快樂(le) 再出發》“讓我看完後突然不害怕年紀漸長了,因為(wei) 隻有你足夠老、老到能對經曆過的事不在意地說起、甚至能夠自己調侃自己,那些事才算真的過去了,你也才叫做真的長大了。”這可以說是對節目價(jia) 值觀最好的表達。而這樣的節目效果,有賴於(yu) 節目的準確定位,通過各種節目環節(猜歌名、猜圖片等)的介入最大程度地調動觀眾(zhong) 的懷舊記憶,隨時歌唱隨時創作讓音樂(le) 理想與(yu) 堅守具體(ti) 直觀地觸動觀眾(zhong) ,而“兄弟”之間的默契、包容與(yu) 理解更產(chan) 生感動的力量——一種讓人懷念、日久彌新的團魂。

  如果說,《披荊斬棘》是《乘風破浪》的後來者,其能夠“青出於(yu) 藍而勝於(yu) 藍”的關(guan) 鍵在於(yu) 找到適當的的節目定位,能夠充分、深刻地去挖掘不同藝人對象身上的懷舊特質,並以之形成準確的價(jia) 值輸出的話;那麽(me) 《想唱就唱的夏天》對《快樂(le) 再出發》的複製卻是“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敗筆,其口碑熱度的“冷遇”既反映出節目對懷舊團綜作為(wei) 一種慢綜藝所需要的“有趣的互動”與(yu) “人生韻味”的規律的把握不足,更暴露出其缺乏準確的節目定位和價(jia) 值輸出的誤區。

  事實上,真人秀模式下的懷舊網綜,無論是舞台型快綜藝還是生活流慢綜藝,都需要處理好人們(men) 對“懷舊感”的三個(ge) 層次:“重逢感”所帶來的期待感和好奇感:他們(men) 現在過得怎麽(me) 樣?“異質感”所帶來的與(yu) 時下不同的特質:他們(men) 有什麽(me) 我們(men) 不認識的一麵?以及“真實感”所帶來的那種互相之間的純粹與(yu) 快樂(le) :感情和理想上,他們(men) 還是我們(men) 認識的那樣!懷舊因素的呈現隻是懷舊情緒的表層,隻有對“懷舊感”背後的故事和價(jia) 值的深入開掘,才能呈現出懷舊網綜的真正魅力。(作者鄭煥釗為(wei) 暨南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責編:常邦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