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社會麵篩查持續發現病例 涉及人員密集行業和場所
人民網北京11月10日電 (池夢蕊)11月10日,在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409場新聞發布會(hui) 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副主劉曉峰介紹,當前北京市新增病例處於(yu) 發展階段,社會(hui) 麵篩查持續發現病例,隱匿傳(chuan) 播風險依然存在,奧密克戎變異株BF.7分支已經成為(wei) 北京市疫情主要毒株,傳(chuan) 播速度快、隱匿性強,且涉及快遞物流、建築工地、停車場、學校、餐館、賓館等人員密集行業(ye) 和場所,引發多起聚集性疫情,防控形勢嚴(yan) 峻複雜。
劉曉峰介紹,要加強人員密集場所風險排查,做好區域內(nei) 防疫管理,所有經營場所堅持一店一碼,安排專(zhuan) 人對所有進入人員進行掃碼測溫、查驗核酸陰性證明,做好場地環境消殺和衛生保潔,公共衛生間、電梯、食堂等重點公共區域應專(zhuan) 人負責,嚴(yan) 格落實防控措施,加強督導檢查;要科學規範佩戴口罩,在市場商超、影劇院、賓館酒店等室內(nei) 外人員密集場所時,乘坐廂式電梯和飛機、火車、地鐵、公交車等公共交通工具時,在餐廳、食堂處於(yu) 非進食狀態時,在醫院就診、陪護、核酸檢測時以及出現呼吸道症狀時,均應規範佩戴口罩;風險人員在處於(yu) 集中隔離轉運、辦理入住、取餐、核酸采樣、外出就醫、解除隔離等情況時,應規範佩戴N95或KN95醫用防護口罩,做好手衛生。
劉曉峰提示,為(wei) 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安全,倡導市民朋友疫情期間盡量減少外出、簡約生活,不聚餐、不聚會(hui) ,少走親(qin) 訪友,少參加宴請宴會(hui) ,非必要不前往人員密集場所。堅持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保持安全社交距離,進入公共場所配合掃碼測溫、查驗72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等防控措施,如出現發熱、幹咳等症狀,不帶病上班上學、不參加社會(hui) 活動、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打網約車等,戴好口罩,及早到附近醫院發熱門診按規定就醫,減少疫情傳(chuan) 播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